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450000)王海彥
為了探討醫護一體化模式在心胸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筆者選擇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療的順序分成兩組,兩組進行了不同的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1月180例患者,按入院順序分成兩組。研究組男女比例為47∶43,患者平均年齡(58.4±3.7)歲;參照組男女比例為為49∶41,平均年齡(58.6±4.0)歲。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這些基本資料沒有明顯性的差異存在(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有:保持的病房內的安靜、整潔,調整合適的溫濕度。用溫和的語氣向患者介紹相關疾病知識,緩解其緊張感。觀察患者心理狀況變化,及時幫助其疏導不良情緒。研究組采用醫護一體化模式,具體內容如下:①醫護一起查房,了解患者的詳細信息。護士跟隨醫師進行常規的查房,了解并記錄下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查房完畢之后護士再進行治療。之后護理人員將患者的病情告知醫師,通過全面的掌握患者的信息,展開針對性的護理和治療。②加強專業培訓。根據科室相關的操作和知識結構展開培訓工作,主要包括疑難雜癥的討論和治療,死亡病例的探討,并且每周均進行相關的理論培訓,不斷地豐富醫師和護士的專業知識,以此提升專業水平。③加強會診和病例的討論。在進行疑難病例的學習和討論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患者病情及治療的分析,因此需要鼓勵醫師和護士進行討論。因為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觀察更加的細致,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患者病情的變化,這對于臨床的治療和護理均能提供有效的幫助。④加強危重癥的管理。醫師和護理在進行交接時,需要告知患者的各項檢查、異常指標、治療以及護理方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后SAS、SDS評分、疼痛評分、睡眠指數、護理滿意度評分,評價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計算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選用SPSS22.0處理研究數據,以“(n/%),X2”代表及檢驗計數資料,以“t,(±s)”代表及檢驗計量資料,若結果對照差異顯著,表明P<0.05。
附表 兩組SAS評分、SD評分、護理滿意度、疼痛評分、睡眠指數評分比較(±s)

附表 兩組SAS評分、SD評分、護理滿意度、疼痛評分、睡眠指數評分比較(±s)
分組 SAS(分) SDS(分) 護理滿意度評分(分) 疼痛評分(分) 睡眠指數評分(分)研究組 24.37±4.02 25.87±1.54 97.9±2.8 1.4±0.3 2.5±1.4參照組 40.62±4.17 49.27±2.61 85.4±3.0 2.6±0.5 5.0±2.2
研究組切口I期愈合41例,愈合不良2例,切口感染1例;參照組I期愈合39例,愈合不良7例,切口感染8例。研究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睡眠指數評分、疼痛評分、切口愈合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參照組,數據之間的差異統計學意義明顯(P<0.05)。詳見附表。
醫護一體化模式能夠有效地緩解醫療緊張的關系,因為它更加注重專業知識之間的合作,以此不斷提升醫療業務的素質[1]。醫護一體化模式在管理過程中會不斷的改變護理的思路,激發護理人員學習的積極性,加深護士與醫師之間的溝通和協助,以此不斷地提升護理水平[2][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睡眠指數評分、疼痛評分、切口愈合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參照組,將兩組患者的數據進行對比,數據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差異之間的統計學意義突顯(P<0.05)。概而言之,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采用醫護一體化模式,臨床效果顯著,能改善患者的情緒和睡眠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