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常海+楊建勛+李定敏+潘仁杰+王世錦
摘 要:頂崗實習是中職學校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踐教學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族地區中職學生頂崗實習的成效受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素養,企業環境、有效管理等眾多因素影響,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重視崗前的學習和培訓,加強實習的組織、管理和考核,是順利完成頂崗實習任務,全面提升頂崗實習的質量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民族地區 中職生 頂崗實習 成效 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02
頂崗實習是中職學校的基本教學制度和人才培養模式,是教學計劃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關鍵教學環節。通過實習,讓學生將在校所學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練就過硬的職業技能,使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崗位知識、接受思想教育和勞動教育,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學生頂崗實習制度實施10多年來,在培養技能型人才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學校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不完善,加上管理的缺位,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職業能力低、職業道德差,對企業環境不適應、就業競爭力弱。學生頂崗實習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具體表現為“三低”,即穩定率低、合格率低、優良率低。提高民族地區中職生頂崗實習成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企業、學生、家長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民族地區學生頂崗實習普遍存在的問題
1.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是當前職業教育推進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方式,也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是頂崗實習得以順利推行的制度保障。我國中職學校通過多年的努力,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也總結了不少經驗。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校企合作發展至今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當前校企合作中,由于企業、學校、學生價值目標不一致,利益關系不協調,導致校企合作“重形式、輕內容”,“重眼前利益、輕長遠規劃”的現象普遍存在,企業參與度不高,學校培養的人才對企業業務不熟練,不符合企業需要,難以適應崗位工作要求。
民族地區的很多學校,難以和企業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系,學生每年都在不同的企業頂崗實習,校企合作更多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給學校教學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帶來多大價值,已嚴重影響了頂崗實習成效。
2.違反《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規定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實習崗位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與學生所學專業對口或相近。”“學生在實習單位的實習時間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頂崗實習一般為6個月。”安排學生實習不得有下列情形“安排、接收一年級在校學生頂崗實習; 安排未滿16周歲的學生跟崗實習、頂崗實習; 通過中介機構或有償代理組織、安排和管理學生實習工作; 安排學生在法定節假日實習; 安排學生加班和夜班。”
民族地區中職學校由于缺少穩定的合作企業,在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上常與市場脫節,在組織和安排學生頂崗實習中學校無力顧及是否專業對口。由于專業不對口,學生只是去流水線上做工人,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不能在實踐中運用,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影響到學生頂崗實習的目的和效果。也會使學生很容易產生學無以致用的想法,嚴重影響學校教學計劃的正常實施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民族地區中職學校由于辦學條件有限,投入不足,學校受利益驅動,樂于輸送學生去頂崗實習,一、二年級的學生,隨時被安排去頂崗實習,不滿16周歲的學生也躲不過。在實習期限上,則遠超6個月。由于學校和企業沒有建起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關系,到安排學生實習時,也很難直接和企業聯系,于是多數學校都是通過中介來完成的,學校沒有主動權,超時上班、節假日加班、夜班便是常態,學生的利益和身心健康無法得到保障。
3.考核評價制度不健全
頂崗實習是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專業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頂崗實習成績應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雖然學校在頂崗實習過程管理各方面制定了相關的管理措施,但在具體管理中實施的力度和深度還不夠,考核與評價方式單一,評價缺乏科學性。多數學校的頂崗實習還處于粗放型管理狀態,評價什么、怎么評價、誰來評價都尚未形成科學的辦法。甚至有的學校對學生頂崗實習根本沒有考核。由于學校對學生頂崗實習不考核和學生頂崗實習采取自愿的方式進行,學生參不參加實習、考核合不格都不影響學生畢業,這嚴重影響學生參加實習的積極性。
4.頂崗實習穩定率低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職業學校學生實習是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基本環節,是教育教學的核心部分。”從中可以看出國家非常重視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每位實習生都知道頂崗實習是必須完成的教學環節,但就是這樣,中職生頂崗實習頻頻離職跳槽的現象并非個別學校個別班級的特殊現象,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中職學校實習學生流失現象較為嚴重,能堅持到實習期滿的學生只有65%。實習穩定性普遍較差,直接影響了實習效果。
5.頂崗實習效果差
頂崗實習意義在于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并通過實習提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但由于學生學非所用,實習專業不對口,學生實習穩定性差等方面的原因,使頂崗實習的效果大打折扣,達不到預期目標。
二、影響民族地區中職生頂崗實習成效的主要因素
1.實踐教學體系
學生頂崗實習,涉及學校、企業、學生、家長等方面。學生頂崗實習的順利展開,離不開這些方面的有力配合。頂崗實習實踐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加強校企合作,搞好體系建設,構建良好的溝通機制是完成實習任務,是提高頂崗實習成效的保障。
2.報酬
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可享受實習單位給予的合理的實習報酬。實踐表明,帶薪實習更容易讓學生獲得好的體驗和成功,保持較高的實習興趣和生產效率。一般情況下,薪水越高,學生實習穩定性越高,效果也越好。endprint
3.有效的管理
頂崗實習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管理。良好的實習管理,能夠促成高質量的實習成果;高標準的工作績效,能夠為學生提供頻繁的反饋來輔導學生職業的崗位技能,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來發展學生的職業興趣和探索。學生對實習單位管理模式的感受也會直接影響其工作的績效。
4.對頂崗實習的認識
頂崗實習能夠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聯系,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從而轉變學生的就業思想和觀念,為拓展就業渠道打下良好基礎。在頂崗實習中,部分學生往往對到第一線工作的艱苦性和艱巨性估計不足,理想和現實之間落差較大,面對頻繁加班等狀況,具備積極態度和對頂崗實習的重要性及其意義有充分認識的學生,更容易達到實習的有效性。
5.職業素養
職前教育在學生的整個教育系統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它不僅關系到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職業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協作能力,為順利完成頂崗實習任務打下基礎。
6.環境適應能力
學生初到企業,面對新環境、新任務,往往會產生一些“水土不服”。學生主動與企業交流,主動的加強與其他員工的人際關系,會讓實習得到更多的收益。如果這種不適應性不能很快調整過來,會使學生對頂崗實習產生厭倦和抵觸的情緒。
7.知識上的儲備
頂崗實習開展的前提是學生已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了進行頂崗實習的基礎。頂崗前的課程學習直接關系頂崗實習的效果,沒有專業知識技能的支撐,不能正確認識崗位的要求,沒有相關崗位職責的認知,就不可能具有勝任崗位的能力,也不可能達到實習的效果。要保證頂崗實習的有效性和高質量,就必須從頂崗前的教育入手,構建完善的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把實踐教學貫穿到日常教學活動中。
8.企業人文環境
中職學生年齡尚小,當他們來到企業陌生的環境中時,會有很多不適應。如果企業能夠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學生便能很快融入到企業文化中,使他們感受到企業的關心、溫暖,如家如校的感覺是學生真心付出的關鍵。
9.崗位認知
“實習崗位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與學生所學專業對口或相近。”然而,很多學生實習不僅專業不對口,而且成了流水線上的工人,工作單調乏味。實踐表明,工作本身的特點,例如挑戰性,較大的自主性,多任務性都能提高學生對工作的滿意度和執行效率。學生希望在靈活性的工作中,他們有更多學習的機會,甚至能給企業做出一些貢獻。所以,我們應該采取一種輪換的頂崗實習模式,使學生在幾個崗位進行實習。
10.家長態度
在學生頂崗實習中,家長的意見是極其重要的。有些家長對頂崗實習缺乏正確的認識和了解,他們不大支持子女外出頂崗實習。這些學生一旦碰上小挫折小委曲打退堂鼓時,一般都是得到父母的默許。因此,爭取家長的支持,使學生家長充分了解實習情況,以便共同教育幫助實習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三、提高民族地區中職生頂崗實習成效的方法措施
1.創新校企合作模式,認真選擇頂崗實習單位
頂崗實習,是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培養學生專業能力、企業培養合格員工的重要途徑。推動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必須尋找相互合作的基礎,要讓企業學校在合作中都能獲得預期的利益。使學校與企業成為辦學共同體。
搞好頂崗實習,選擇實習單位非常關鍵。只有通過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按照互惠互利、專業對口、相對穩定的原則,將有較為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較為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的企業建設成長期穩定的頂崗實習基地。這樣,既能給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崗位,而且也便于學生學習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和掌握先進的技術知識。
2.遵循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健全頂崗實習制度
教育部等五部門制訂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教職成[2016]3號)是中職學校學生頂崗實習的指導性文件,學校要根據《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等文件精神,制定實踐教學規范、頂崗實習工作細則、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頂崗實習指導老師職責、學生頂崗實習管理細則、學生頂崗實習評價標準等制度,明確各方在工學結合、頂崗實習中的權利、義務,加強全程監管,為安全有效的完成實習任務提供重要保障。
3.重視在校期間的教育和學習,強化頂崗實習前的崗前培訓
中職學生參加頂崗實習的時間一般為半年,學生要做好從學生角色向學生加企業員工雙重身份的轉變,并盡快適應崗位需要。因此,頂崗實習前的教育和培訓學習十分重要。學校在頂崗實習前的教學培訓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大頂崗實習宣傳,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實習目的和要求,確保學生參與實習的積極性;要加強責任、義務和權利的教育和安全與紀律教育,以保證實習的順利進行。
4.合理制定實習教學計劃,構建良好的家校企溝通機制
實習教學計劃是組織實習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為保證指導計劃的全面、專業、及時、有效,實習計劃應該由校企雙方共同來制定。在實習管理中,學校和實習單位之間、實習管理部門和教務管理部門之間、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老師之間要密切配合,形成網絡化的管理關系和協調一致的管理運行機制, 及時解決問題,優化管理方案,切實提高頂崗實習的質量和效果。
5.加強對頂崗實習的認識,強化頂崗實習的組織與管理
為保證頂崗實習順利、有序地進行,必須重視頂崗實習過程的組織與管理。要實施多級聯動,共建實習管理網絡。充分發揮企業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管理主動性,做到企業管理與學校管理有效銜接,建立家長聯系制度和學生自主管理體系。
實習前開好動員大會,使學生和家長形成正確的認識,強調增強安全生產及個人安全意識,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實習過程中,加強與實習單位聯系,主動與企業管理人員和崗位員工溝通,協調好實習單位與學校的關系。指導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應加強對實習生的輔導,及時解決學生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好企業、學生、教師等方面的信息反饋工作,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所學專業的操作技能,確保實習質量。
6.構建頂崗實習質量保障體系,嚴格頂崗實習的考核評價
實習效果要通過嚴格的考核來評價,學校和企業要共同參與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對于學生思想素質、職業意識、安生意識等方面雙方要共同評價。這樣才有助于保證評價與考核的科學性,達到通過頂崗實習提高學生技能及綜合素質的目的,只有通過嚴格頂崗實習的考核評價,才能促使學生更加重視頂崗實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譚劍,王娟.影響頂崗實習成效的因素.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8):187-188
[2]康東波.淺談職業學校如何提高頂崗實習質量.職業教育研究,2010(10):109-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