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亞光
摘 要:高校基層黨支部是黨聯系師生的平臺,是黨的領導格外重視的重點工作。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在工作手段和方式上的創新,是信息化時代給黨建工作提出的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是黨建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本文就高職院校基層黨支部以“互聯網+黨建”的工作方式前景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校 基層黨支部 互聯網+黨建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1
高校是傳播知識、創造知識的場所,聚集著大量知識淵博的教師和朝氣蓬勃的學生。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黨執政的重要基礎之一,在信息化時代下高校基層黨建活動內容的創新,可以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使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從而使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中處于領先地位,對于推進黨的現代化建設、拓寬黨建工作領域、實現黨建工作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一、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黨建工作創新的必要性
高校基層黨組織直接領導和參與學校各項改革,承擔著具體的教學科研任務,是黨員接受教育、提高素質的場所,是教師和學生認識和了解黨的窗口。但調查發現目前多數基層黨支部活動黨建活動形式較為單一,缺乏吸引力,學習效果不理想。具體表現在高校的黨員教師活動較為自由,平時上課完之后就可以安排自己的事,無需坐班,統一集中在一起不是很容易,黨內最新動態信息不能及時傳達到位。再就是各支部定期召開的支部集中學習會議就會出現某些教師因為有教學任務或者外出進修學習不能及時到會,影響整個支部集中學習的效果。還有黨支部成員之間存在較大年齡差,管理制度缺乏針對性,致使許多剛剛加入黨組織的青年黨員與其他成員的溝通存在一定困難,不利于青年黨員后期的發展[1]。
二、基層黨支部“互聯網+黨建”工作模式創新的表現
隨著微信、QQ等網絡媒介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社交方式。基層黨支部“互聯網+”的建設,突破傳統黨課教育形式,是基層黨建活動的工作手段和方式上的一種拓展和延伸。黨支部運用“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活動形式,通過網絡平臺建立黨支部網絡平臺或者微信公眾號,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增強黨員學習的機動性。黨支部書記通過網絡開展微黨課,教師黨員可以參加收看網絡直播,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看錄播,黨員之間線上互動,及時在線討論學習及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等,實現黨內動態隨時隨地傳播,黨員之間隨時隨地溝通,有效解決高職院校一線任課教師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導致無法按時參加定時定點支部會議的問題以及因高校寒暑假、教師外出開會進修等地域空間上的距離感,實現與現實黨支部工作的有效補充。
三、“互聯網+黨建”工作模式的優勢體現
1.有助于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效率
當今的黨員群體對互聯網的認識程度較高,大量信息的獲取基本都依賴于互聯網平臺。互聯網已經成為廣大黨員和黨務工作者了解黨建信息、交流黨建經驗、研討黨建理論的重要載體,例如通過建立網上虛擬黨支部實現組織生活會網絡化,在微信公眾號實行支部黨務公開實現民主監督社會化,黨員通過手機繳納黨費實現黨務管理遠程化,在微信或QQ上民主選舉投票實現民主評議現代化[2]。互聯網+黨建平臺的建立,對于推動黨務工作業務流程化、黨建工作交流實時化和黨建信息資源共享最大化注入了強有力的支撐。
2.有助于黨員和組織之間的交流
隨著高校黨員隊伍構成趨于年輕化和高學歷的特征,很多年輕教師許多都來自外地甚至偏遠外省地區,在工作或生活中難免出現適應較慢的問題或困惑,有些黨員特別是年青黨員感覺在黨內表達意見和建議形式繁瑣,而建立互聯網+黨建信息化平臺,新生代黨員可以更好利用自己在電子終端的優勢,更好更快地發出自己的聲音,支部書記或者老黨員及時給予幫助,幫助新教師盡快適應新環境,共同為高校黨建事業出力,同時也有助于提高黨員的組織歸屬感。
3.有助于更好開展基層黨組織服務
高校也可以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創新。比如說我們是醫學高職高專,學院主抓護理學,擁有像老年護理,口腔護理等特色護理專業,基層黨員基本都是醫學院校畢業,具有一定的醫學專業知識。高校通過互聯網搭建教師黨支部服務平臺,比如說“黨員之家”、“黨員愛心服務隊”,利用工作業務時間定期組織支部黨員走進福利院、養老院進行義務健康知識講解,對孤獨老人進行心理疏導,奉獻愛心[3]。每次活動結束后黨支部及時在“互聯網+”平臺發布活動情況和活動總結,將服務型黨支部落到實處,切實完善基層黨組織集黨建信息管理、思想教育、服務功能一體的信息化建設。
參考文獻
[1]于世明,林楠.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對策分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33(5):29-31.
[2]徐根義,李守成.大力推進基層黨支部建設網絡信息化進程——臨朐縣網上黨支部建設的實踐思考[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4):40-42.
[3]李婭菲.“微”時代下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工作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職業教 育,2016,(13):33-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