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君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邏輯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 一定要明確數學這門學科本身的邏輯性、嚴謹性、漸進性。 不能做違背學生認知規律的事情,要進行個性化的針對性教學。 同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讓學生們進行輕松愉快的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文就對小學數學的趣味性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66-01
學生獲得知識主要都是通過課堂這個媒介。 教學過程以及教學過程的延續,基本上占據了小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 在實行了新課改之后,教育部對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讓他們'從授之于魚'漸漸向'授之以漁'進行轉變。 具體來說,就是將課堂的主體轉移給學生,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他們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而不是簡單的學會數學知識, 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習參與度。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一般年齡較小,與中學生和大學生相比,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較差。 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 要盡可能的將數學知識中那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 用直觀形象充滿趣味的方法表達出來。 老師不能一味的只顧教學進度悶頭講,而是要多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反應, 如果學生的基礎比較差,那么就要多多進行認真細致的講解, 如果老師在進行課堂講解的過程中學生的反應比較平淡, 那么老師就應該對學生有疑惑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的講解配合反復的練習。 采用趣味性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上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讓學生可以在學習數學的同時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美。 這樣就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大幅度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2.緩和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
師生關系是一種復雜的人際關系, 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接受程度。 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比較和睦,那么學生在跟隨老師進行知識學習的時候, 也會比較的放松,學習效率就會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不是很和睦,甚至說是存在巨大的矛盾, 那么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的時候,就會帶有一種抵觸的心理, 那么學生的知識學習也會心不在焉,效率低下,嚴重時還會影響學生人格和三觀。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采用趣味性教學,可以讓師生處在一個輕松和諧的環境中, 師生關系就能得到顯著的改善。 在這種大環境下進行學習,學生就會感覺是在和一個大朋友相處, 學生和老師之間就能夠保持一種美好的師生間的情誼, 這時課堂就會成為學生和老師這對朋友之間交往的一個平臺, 學生就能夠化被動為主動,自動成為課堂的主體,主動的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 如果老師再對學生進行一些言語上的表揚, 那么學生就很容易產生一種被認同被肯定的喜悅, 就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 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用那種上級對下級的那種嚴厲的語氣, 而是要學會與學生做朋友,用平等的、溫和的語氣與學生進行交流, 解答他們的疑惑。
3.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人才能的一個重要指標,當今社會最看重的就是創新能力。 而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一個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抽象難懂的特點,老師在進行某些知識點的教學的時候, 不僅僅圍繞書本內容展開,還可以讓學生對實物模型進行手工操作, 讓他們能夠通過實物模型輕松直觀的學習數學知識。 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間接的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老師在進行趣味性學習的時候,還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個性的不同, 讓他們進行不同的操作,達到趣味教學的目的。 而且,老師也要多多的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真正的熱愛學習,熱愛操作。 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進行手工操作。 在學生手工操作的過程中,老師也要激發學生的思考, 讓學生能夠將實物模型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聯系起來,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4.豐富課后復習內容,加深知識鞏固
課后復習是學生在課后對課堂知識的鞏固,是知識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后復習這個環節一般都是由老師布置與課堂知識有關的習題, 學生在課后做習題。 這就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應付作業的心理,課后復習的效率非常低。 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使用趣味性教學的理念,可以顯著的提高學生課后復習的效率。 比如,老師在課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釋一些自然現象; 解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等等。 這些都能夠讓學生進行課后復習的同時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知識的美妙, 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
5.結語
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同時在課堂上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師生能夠打成一片, 讓學生可以自主的進行知識學習。 這樣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對學生的人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珂. 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 學周刊, 2016, 31(31):151-152.
[2] 朱雙利. 以趣促效 展別樣課堂--小學數學趣味課堂教學設計分析[J]. 學子:理論版, 2016(21).
[3] 程莉. 趣味教學,讓小學數學課堂魅力四射[J]. 求知導刊, 2015(20):117-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