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枝
摘要:班級文化建設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全面構建班級文化建設,既是增強校園文化內涵的發展要求,也是提升班級凝聚力的前提條件。通過有效建設班級文化,為學生提供一個成長舞臺,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班級;學生;文化;舞臺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230-01
一個優質班集體的構建,需要一致的發展目標與樂觀向上的學習精神。小學班主任為了學生能夠健康成長,需要積極構建班級文化,為學生創建溫馨、自由的班級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基于此,本文主要結合工作經驗,對小學班級文化的構建策略進行分析。
1.小學班級文化構建的必要性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對于學生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作為學生形成認知能力與道德品質的關鍵階段,直接關系到學生日后的學習發展。因此,班主任必須要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工作,利用優質的班級文化,對學生的學習思維、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心理健康造成積極影響。當前如何高效構建班級文化已經成為小學班主任廣泛熱議的話題。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以班級文化構建為重點,依據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構建方案,按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開展針對性訓練活動,從而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教育作用。
2.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具體措施
2.1 創設文化環境。其一,裝扮教室環境。教室作為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場所,美麗的外部環境能使學生產生安逸美好的感受,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由學生自主收集名言警句并民主票選出一至兩條作為班訓,如"齊心協力,勇創佳績",將其放置在比較顯眼的位置,從而起到很好的警戒效果。其次,保證班級內桌椅擺放整齊,桌椅間距離比較均衡。最后,保持好教室內衛生,安排好值日生。同時,以"秀才華、出彩人"為主題布置教室后墻,張貼學生的手抄報作品,增強學習氛圍。整潔美觀的室內環境能夠使學生喜歡上課堂,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從而實現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其二,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定期展開班級內部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團體性的實踐活動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比較高漲。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班級文化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產生學習感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班集體意識,對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具有幫助。
其三,設定主題班會。班會作為開展學生情感教育的最佳途徑,學生群體在交往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矛盾,教師可以以此為主題開展班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問題,有效化解學生間的矛盾,從而不斷增強班級凝聚力[1]。
情境:馬上到六一兒童節了,學校要求各班組織開展娛樂活動,形式不限。班級中的舒婷同學聽到這個消息非常興奮,自告奮勇的說要編排一個情景故事,并邀請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報名。但是在排練過程中舒婷同學經常忘詞,佳娜誤以為舒婷沒有用心準備,便質問舒婷,舒婷覺得自己非常委屈便哭了起來。班主任在聽到這件事后第一時間找到佳娜舒婷,并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在發現自己誤會舒婷后佳娜十分羞愧,佳娜主動擁抱了舒婷,兩人重歸于好。同學間相處需要雙方的理解與寬容,在誤會解開后佳娜舒婷全身心投入至排練中,節日當天不僅出色的完成了表演,而且還收獲了純真的友誼。
2.2 開展自主管理。就是指學生自主管理學習行為。選取班級干部作為落實學生自主管理的前提條件,班干部的選擇可以采取競選、推選、自薦等多種形式,或者采用輪換制也可以。學生自主管理最為關鍵的是引導,班主任必須要使班干部準確認知工作職責,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2.3 重視愛的教育。班主任需要將學生學習理想的培養作為首要工作,通過變換班級文化墻的主題,更換校風校訓、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等方式,滲透愛的教育。以真誠的心灌溉學生的心靈。班主任的愛作為激發學生潛能的鑰匙,也是通往學生內心世界的唯一捷徑。一旦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愛,并會愛屋及烏的喜歡上班主任的課。因此,班主任要想開展好班級文化構建工作就必須要保持愛心與耐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并在班級某角設置一個"愛心信箱",還有利用課室的布置,我張貼一些我心中的話,激勵學生,如"積極表現才是愛自己"、"讓別人開心才是愛自己"、"認真完成作業才是愛自己"等等,讓學生自己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愛。引導學生將平時很難說出口的話以文字的形式敘述出來,從而學會愛人,才是真正愛自己。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級文化作為集體文化修養與精神財富的融合,也是增強班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的物質基礎。班主任必須要重視班級文化的構建,為學生創設優質的文化氛圍,結合針對性教育指導,使其在良好文化氛圍下茁長成長。
參考文獻:
[1] 張艷芬. 班級文化建設現狀及問題分析--以B市四所小學為例[J]. 當代教研論叢,2016,(10):60-61.
[2] 史海英.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問題與措施[J]. 課程教育研究,2017,(0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