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海麗且木·買托乎提
【摘 要】新課改下,當前小學教育中將品德與社會課程作為基礎課程。小學生因為年齡及社會經驗的緣故,人生觀與價值觀往往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各種影響。因此,抓好小學生的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對于提高民族素質起著重要作用。幾年來,我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學校特點,循序漸進地抓好學生的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并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
【關鍵詞】小學生 思想 道德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25
葉圣陶說:“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習慣。”抓養成教育,實質上就是抓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階段,兒童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是養成教育的關鍵期。孔子說:“少成若天性?!本褪钦f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穩固,甚至說就變成了天性。所以必須在小學階段抓好抓實學生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為孩子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個人的良好習慣往往是在兒童時期養成的。曾經有一個母親,每次晚餐后吃水果,她都讓自己幼小的兒子來分配,而兒子每次都是給爸爸媽媽和自己一人分一個,突然有一天,兒子發現只有兩個橘子了,就問:“你們都要吃嗎?”“當然!”盡管心中不情愿,孩子還是把兩個橘子遞給了父母,而父母則坦然接受了。之后母親非常痛苦地說:“我覺得這橘子一點味道都沒有?!钡沁@位母親做得對,一定要讓孩子心中想到別人,并能正確處理“你”“我”“他”之間的關系,養成有孝心的習慣。因為行為是偶然的,當某種道德行為達到自動化程度的時候,就成為道德習慣了,如果德育能夠讓刺激和反應之間形成穩固的鏈接,它的目的就達到了。
二、堅持不懈、潛移默化地訓練
習慣是需要訓練的,有研究表明,一種行為重復21天就會變為習慣動作,而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堅持的時間越長形成的習慣就越牢固。比如:學生畫橫線要用尺就得訓練。剛入學的孩子小手還不是十分靈活,用不好格尺,能不用就不用。老師就必須嚴格要求:無論是卷紙還是練習本都要用尺畫橫線。剛開始學生一著急可能還偶爾忘用,到后來他們就不用提醒了,就如同早上起來洗臉刷牙一樣。這就是習慣!養成了習慣就成了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孩子的習慣養成就是一個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過程,因此必須堅持不懈地訓練。
另外還應該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習慣。學生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學習不主動、馬虎。無論是好學生,還是差生都不乏其人。為了培養學生主動、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筆者把全班同學按學習水平分成幾組,每次測試時,取每組前三名獎勵。以前都是全班同學放在一起比較,好學生越得越多,差生永遠得不著,漸漸的就失去了激勵的作用。人就是這樣,輕而易舉地成功他不會去珍惜;成功的希望太渺茫,他又會放棄努力。現在同學們看到是根自己組的幾個水平差不多的同學比較,差生充滿了信心,好學生提高了警惕,一個個躍躍欲試,奮力向前。甚至一些比較細心的差生,在優秀學生偶爾疏忽的時候,戰果還有超過他們的趨勢。一位差生在這樣的比賽中,表現得非同尋常,不但上課集中精力聽講了,連下課都不出去玩,自己在教室里復習。他每次考試幾乎都能達到優秀,在他所在的組里名列前茅,戰果與班長一樣多。這樣的比賽也讓全班學生認識到了檢查的重要性。測試中往往一道小題的疏忽,就會被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學超過,就不能為自己增加戰果。人往往都是這樣,輸掉近在咫尺的成功才是最難受的。所以每個人都在努力使自己會做的題不答錯。久而久之,主動、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也就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潛移默化地形成。整個班級形成了比較濃厚的學習氛圍。
三、培養學生自理能力
勞動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勞動是最光榮的。然而,目前的未成年人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太陽”。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熱愛勞動人民,不懂得珍惜人們的勞動成果。為了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我一方面經常創設一些情景讓學生進行模擬或實練;另一方面,與學生家長配合,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進行自我服務,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從中獲得勞動體驗,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
四、家校聯系
我校通過召開家長會,組織家長來校學習,使他們的教育觀念有了很大轉變,深刻認識到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學到了一些具體的教育方法。我們還通過家訪,與家長電話聯系等渠道,一方面使家長了解學校德育教育的目標和對學生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家庭來了解學生在學校以外的一些行為習慣,從而積極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通過家庭與學校相互溝通和配合,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愛因斯坦曾說過:“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里所學的一切,那么所留下來的就是教育。”從這一意義上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的過程。好習慣將伴隨孩子們的一生,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做人或者是處世。它以一種無比頑強的姿態干預著人們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從而主宰人生,決定命運。對于孩子來說,要成就學業、事業,要擁有美好人生,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陳智慧.新課改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3).
[2]周丹紅.淺談如何進行小學生思品養成教育[J].讀與寫.2014,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