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旭東
【摘 要】積極性缺失是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一直存在的問題,那么如何才能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呢?本文中我將結合日常教學實踐談談我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中職數學 教學方法 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31
從實際教學來看,學生學習積極性缺失一直是各階段、各學科教學的普遍現象,也一直是教師教學工作所面臨的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我看來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缺失的原因有三點:第一是天賦方面的缺乏,導致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本能性的比其他人慢,進而跟不上教學進度,尤其是在數理化這一類知識特點明顯的學科來說,當然這一部分的學生往往是少數;第二則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由于對于教師教學模式的不喜歡,對于知識內容的不喜歡等都是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缺失,進而影響學習積極性的原因;第三則是學生本身存在的惰性心理,對于知識學習來說絕大多數學生都存在惰性心理,但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的不同就導致學生學習惰性顯現比例的不同,自我約束能力弱導致學習惰性也是教學過程中非常常見的情況。綜上三點,學生的興趣低和惰性基本上可以說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罪魁禍首。
并且相對于普通的高中來說,中職學生群體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中職所招收的學生基本上是沒有通過中考的學生,所以從實際教學分析來看這一部分學生更大可能存在以上三點的原因,甚至是三點全部具備。所以相對于普通高中來說,中職數學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興趣、習慣、知識基礎等多個方面幫助學生重新喚醒學習的動力,激發其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一、興趣是最好的源動力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作為教師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相信也會深有體會,學生對一門科目感興趣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教師的肯定;有可能是喜歡這門科目的教師;也有可能是對于知識本身的喜歡,但不論是哪一種愿意最終的指向都是學生更加愿意在這一門科目中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并且學習效率也往往事半功倍,所以對于中職數學教學來說,我們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從數學這門學科的知識構成來分析,數學是一門問題解決型學科,因此,是一門對于邏輯性和推理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這一方面的特點入手。當然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其在知識基礎方面的薄弱性決定了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太多深入,所以對于知識探究來說要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盡可能的選擇其中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部分,然后采取探究式、啟發式等更為民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而教師要做好引導和啟發工作,這樣逐漸鍛煉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和學生之間的共同努力下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最大限度的給予學生學習的成就感,進而一步步重建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好感。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展現數學的推理魅力。實際上邏輯和推理都是有跡可循的,在數學方面就是依靠公式和定理等完成,而大部分中職學生由于以往數學學習方面的各種原因很大程度上導致在數學學習方面有漏洞,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最為直觀的呈現出這些內容,引導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從而讓學生從明白到感興趣,一步步提高對于數學整體學習積極性。
二、知識基礎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石
在對歷年中職學生的入學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知識學習基礎方面就存在問題,尤其是對于數學這一類客觀性學科來說,往往是思維基礎和知識基礎兩個方面都薄弱,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須幫助學生重新打牢基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底氣,有依仗。
首先,針對知識教學來說,教師要做的就是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技巧做到教學內容上的深入淺出。針對中職數學來說,本身在教材設置方面就和普通的高中有一些差異,尤其是在知識難度方面有所降低,但如果學生在初中階段相關的這是基礎沒有打牢固,那么即使再簡單的知識依舊會存在學習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緊扣課本內容,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優先選擇最為基礎、簡單的內容進行講解,務必做到讓學生學多少掌握多少;另一方面,教師還要結合所學內容追溯幫助學生溫故相關的初中階段內容,從而最大限度的幫學生補起數學基礎方面的漏洞,為往后的學習做好準備。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著手幫助學生完善數學思維,從理論上來說進入中職階段學生思維方面一定程度上已經具備數學的雛形,但在中職實際教學來看大部分學生的數學思維欠缺。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通過例題進行多角度分析問題,讓學生通過一道題掌握一類問題的思維模式和角度,甚至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三、自我約束能力是督促學生主動學習推動力
在我看來,惰性是人性格中的一部分,不可消除只能克制。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任務重,學習惰性更容易出現,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自我克制能力也會相對提高。所以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首先,習慣養成的前半段通常是非常困難的,這就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動用教師的權威。例如我在教學過程中會讓學生從自主預習開始,通過導學案的形式給學生布置預習重點,并結合所要教授的內容列出例題,讓學生預習后解答,這樣以任務的形式布置下去,學生完成的積極性則會相對較高,從而為后期的主動預習做好開端。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緊靠導學案,結合學生預習過程中所做的例題進行知識講解,這樣學生在聽講過程中更能夠將預習中的疑問一一得到回答,并且在課堂討論與交流過程中也能有代入感和參與感。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開始,逐步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各階段各方面的積極性。
總之,對于中職數學教學來說興趣、基礎和習慣的養成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在這三點結合的基礎上再通入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胡中雙.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1(7).
[2]竺仕芳,激發興趣,走出誤區——綜合高中數學教學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3(4)
[3]楊培誼,于鴻.高中數學解題方法與技巧[M].北京:北京學院出版社,1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