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勝
【摘要】對于大學的體育教學而言,學生所面臨的一個比較困難的情況就是就業難的問題,所以在大學的體育教學中,應結合起創業教學,將自主體育創業教育的思路進行科學的定位,將體育創業的途徑明確。基于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進行全面推廣,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適應了社會變革的大環境,結出了豐盛的學術果實,為社會提供了大部分體育產業的專業人才。與此同時,專業人才的自我創業促進了“全民創業”的發展。該文簡要探析了高校體育教學中俱樂部模式的含義及特點,然后分析了體育教學中培養創業人才的主要作用,提出了體育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以期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之深入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育創業教育 俱樂部模式
所謂的創業教育,就是對學生從事創業活動所必須具有的心理品質、能力以及知識,作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其主要的目標就是提升和開發學生的創業素質,為的是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就業能力。對于大學的體育專業學生而言,其就業的情況長期以來都不是特別的樂觀,其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式,所以基于這樣的基礎,大學體育的教學就應該和創業教學相融合起來,從而增加體育專業學生的就業率,為他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的基本含義
近年來,新型體育教學的觀念逐步推廣,各種類型的俱樂部應運而生,高校體育俱樂部變成了體育活動的主要場所。在體育俱樂部形式下,學生不僅能夠充分利用空余時間增進自身健康,還能有效提升參與體育鍛煉的自主性。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充分發展高校體育俱樂部,不僅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現狀,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在高校中建立體育俱樂部,實際上就是把學生的自覺練習作為根本,將校內的體育運動場所作為載體,圍繞具體的鍛煉項目而展開。其主要采用俱樂部這種形式,把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鍛煉項目、團隊比賽等合為一體,進而構建出新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該模式屬于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一種,旨在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體育文化素養,進而培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感情,最終幫助學生養成成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意識。從總體上講,高校體育俱樂部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別,即課內俱樂部、課外俱樂部以及課內外綜合俱樂部。其中課內俱樂部是采用現代化的手段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教學,將建設新的高校體育教學方式作為主要目標。課外俱樂部屬于課堂教學的延伸及發展,其旨在擴展高校體育教學范圍,養成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突出學生個性特點。課內外綜合俱樂部則是堅持終身體育教育理念,將高素質、高體能人才的培養作為基本教育觀,進而構建起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二、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的基本特點
(一)內容具有豐富性特點
高校體育俱樂部包含了各式各樣的活動項目,比如籃球、足球、網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此外還包括一系列校內難以實施的體育活動,比如爬山、越野、攀巖、射擊、野外生存、大型體育項目等。這些項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高校學生體育活動內容,引發學生運動積極性。這些項目所構成的高校體育俱樂部實際上就是課堂體育教學的彌補及延伸,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時,可以獲得在課堂體育學習中難以感受到的樂趣。因此,體育教學俱樂部豐富的內容能夠有效帶動學生身體及心理素質的全方位發展。
(二)過程具有主動性特點
興趣對于學生而言,是促使其積極學習、開拓思路、勇敢探究的主要推動力量。在高校體育俱樂部中,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而挑選出適合的體育項目。如果學生對某一項特定的活動項目產生了濃烈的興趣,那么就可以自主參加這項活動,并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體能和技術,進而獲得鍛煉的滿足感、愉悅感和成就感。學生有了這些感受之后,就更加容易持之以恒地加入體育鍛煉行列,并培養出優良的自主鍛煉習慣。
(三)目的具有多樣性特點
學生挑選出自己喜愛的活動項目后,可以每天堅持訓練,然后再逐層遞進,加大運動量,最終達到一定的技術水準。比如先是每天堅持鍛煉1 h,然后再慢慢增加到1.5 h、2 h感,受到自己身體素質的逐步提升。當學生經由自己的努力,獲得他人的肯定與自我的滿足之后,又會為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再一次投入體育運動當中。如此一來就能夠產生良性循環,使得學生鍛煉熱情高漲。因此,高校體育俱樂部能幫助學生樹立多樣性的運動目標,使學生在各種驅動力的作用下不斷地完善自己,在逐漸發展的同時培養出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
三、體育教學中培養體育創業人才的主要作用
(一)體育可以培養體育產業領袖人物
實踐證明,體育教育對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保持一顆穩定的心態,有著一定的正面影響。體育教育由于其特有的運動形式,有助于健全學生的記憶力、思維力、集體感等多方面的心智發展。在體育運動中,每個人都會有運動感、緊張感、興奮感、焦慮感等多種情緒的釋放,從而體驗不同情緒對人們思維、行為的影響,以提高個人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力。擁有一個健康、穩定的良好心態做到從不怕問題到樂于解決問題的心理狀態的過度,以實現學生走向社會后綜合能力的提升,成為行業之中的領軍人物。
(二)體育可以強化個人意志
中學階段的體育基礎教育,正是出于學生發展個人意志的黃金時期,也是提高學生個人意志不可代替的階段。學生在進行體育教育的時候,都需要經過學生千萬次的磨練、學習、克服多種困難,才能得到良好的掌握。因此,體育運動是超越體能、自我的挑戰經歷,是一次意志的磨練,對促進學生的個人意志發展,挑戰自我,發揮潛在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三)體育可以極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體育能夠改善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科學的手段,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培養學生的信心,加強學生之間的交往和心理缺失的彌補,是學生達到身心調節等方面的良好發展。在體育教育的德育部分中,體育教師常常教導學生應該學習優秀的體育運動員的處世態度。越是優秀的運動員,越是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在比賽中,優秀的運動員只知彼方能百戰百勝。endprint
而在職場之中,優秀的職場達人,不注重的是職場中的團隊合作精神。在講究團隊合作的企業經營管理中,注重團隊合作精神,是提高個人職場競爭能力的一個重點、要點,
而在職場中習慣一個人戰斗的人,即便再努力也無法取得事業的成功。因此,基礎教學應當有效引導了學生清晰地認識到在運動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建立學生在職場中團隊合作的潛移默化影響,對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強化學生在職場中的競爭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大學體育教學與創業教學的融合發展
(一)需注重強化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對于大學體育教學與創業教學的融合發展,需注重強化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注重強化學生的就業創業優勢,注重強化學生的就業創業信心。通過體育創業基金促進學生積極的開展體育創業實踐,提升和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促使學生盡早的了解體育創業的流程,切實的提升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還可以通過一系列的體育社會實踐,堅持體育創業實踐和專業理論的充分結合,鍛煉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統籌管理能力、協調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就業創業優勢,從而在最大的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就業創業信心。
(二)需凸顯體育社團組織聯動和團委組織聯動
以體育社團為依托對于大學體育教學與創業教學的融合發展,就是凸顯課外和課堂的聯動,凸顯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聯動,凸顯體育社團組織聯動和團委組織聯動。應該緊密的結合課外的實踐以及課堂的設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快體育教育平臺的建設,加強體育創業教育教材建設,為體育創業教學提供可靠的依據。
(三)需突出體育創業意識的培育
以創業教育為根基需突出體育創業意識的培育、創業氛圍的培育以及創業技能的培育要結合學生所學體育專業,著重培養學生體育創業意識,切實提升學生的體育創業能力。體育院校需引導學生樹立崗位創業、自主創業、專業創業、基層創業的觀念,鼓勵學生勇于參加各種體育創業活動。體育院校需廣泛開展體育教育的宣傳工作,促使學生自覺接受創業教育,還需為學生提供寬松的管理環境,改革并完善學生管理制度。要積極的開展體育創業技能培訓,以社會實踐和運動競賽為契機。學校還應注意積極開展各類體育創業活動,注重加強體育創業實踐基地的建設。
五、結語
對于大學的體育專業學生而言,其具有著非常嚴峻的就業形勢,為了對其就業的問題等進行解決,就應該在高校中積極的開設就業創業教育的課程。以俱樂部模式開展體育教育和創業教育,將進一步精細體育專業與實際相結合。教師對創業教學進行小班的指引,按照體育創業的行業性以及體育的特殊性,從現實的體育創業形勢出發,整合社會資源,協調體育公司、社會等多方的力量,加強學生對體育的創業教育,為學生提供創業平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