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姣蘭
【摘要】在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即在平時訓練時成績很好的學生,到了賽場卻不能正常發揮競賽水平,有的還大失水準。筆者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賽前學生心理訓練的方法,以及賽中賽后的心理輔導等解決辦法。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 心理失常 心理訓練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229-02
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如火如荼地在全國各地進行著,選手們的最好成績不斷被刷新。然而在比賽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些學生在平時訓練時表現突出,甚至是名列前茅,但是登上正式比賽的舞臺時,卻失誤不斷,成績嚴重下滑。這是什么原因呢?是競賽場地問題?是學生有問題?還是我們的訓練方法有漏洞嗎?其實,這里隱藏著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即學生參賽的心理素質。
一、參賽選手賽場發揮失常常見原因分析
通過多年指導學生賽前訓練及帶隊比賽的經驗,我發現引起學生比賽時發揮失常心理的誘因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外因和內因。
1.內因
內因即由于學生內部因素引起,如害怕失敗,自信心不足,對比賽結果的過于關注等。競爭就要有輸贏,面對強大對手,選手越想贏,就越害怕失敗,從而產生焦慮。在賽場上往往越緊張越焦慮,越焦慮越容易發揮失常。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瓦倫達效應”。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后來,人們就把專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如果參加競賽大賽的選手過于關注最終結果和名次,也會產生瓦倫達效應,造成賽場發揮失常。
2.外因
外因即由外部環境引起的。最常見是對于首次參賽的選手,陌生的賽場,陌生的裁判,陌生的對手,陌生的環境及當地氣候,以及對于賽場上出現的各種狀況等都會給選手造成干擾,加重參賽選手的緊張和焦慮。此外,學生在賽前近期內個人或家庭遭受意外事件,也是重要的干擾因素。
二、參賽選手賽前心理訓練
在賽場上不能正常發揮平時訓練水平,這無論對于參賽選手還是指導老師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最重要的是要在平時訓練中和日常學習生活中,有計劃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
針對外因的訓練方法主要是訓練環境、方式的不斷變化及高強度的競賽模擬,讓學生習慣競賽氣氛,提高抗干擾能力。針對內因的訓練,主要是增強自信心、積極性暗示訓練、放松訓練、注意力訓練以防范瓦倫達效應等。
1.訓練與模擬競賽常態化、動態化
針對外部環境因素變化而產生的干擾心理因素,我們可以將模擬競賽與日常賽前訓練緊密結合,經常變換訓練場地,訓練老師(裁判),與兄弟學校交流比賽,邀請其他學生甚至社區人員觀摩比賽等,讓變化的賽場環境因素成為常態,選手見怪不怪、處亂不驚,到了賽場也不會有過激反應了。
2.對競賽選手進行合理目標設定及自我定位
此處的目標指的是選手訓練后對自身的成績所要達到的最高水平,對于不同基礎不同特長的學生,要科學地設定目標,不能一昧地以名次為要求,將重點放在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上,每個選手對自己要有個合理的心理預期,過高過低都不合適。
在訓練過程中不是所有學生都會在每一階段都能勻速提高成績的,有時還會存在平臺期。這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分析存在問題,找到薄弱點,堅持訓練、突破瓶頸,不要因此否定自己。總之,讓選手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自我期待。到了賽場上選手就不會因為“目標”的高不可攀而產生畏懼和焦慮。
3.注意力訓練
對于因為過于關注比賽成績而造成的心理緊張,在平時的訓練中應不斷訓練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訓練過程中和操作關鍵點上,集中精力在當下做的技術細節上,而不是放在未知的結果上,這會大大減少焦慮,并有助于穩定發揮。
4.有針對性地進行放松訓練和積極自我暗示訓練
在選手的訓練計劃中,應比較緊張的模擬競賽前后穿插安排有有助于放松的訓練,以及穩定心理的積極的自我暗示訓練內容。
放松訓練是指通過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活動,改善機體紊亂的心理訓練方法。如深呼吸訓練法:閉上眼睛,身體放松地做呼吸練習。吸氣時緩慢深長,肺部盡量擴張,呼氣時要慢慢地呼,用鼻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都可以,腹式呼吸更佳。此外繃緊全身肌肉幾秒鐘后再放松,持續幾次,也可以達到放松目的。以上方法簡單易行時間短,對情緒緊張的緩解作用較明顯,可以讓每個選手都學會,并經常使用。
自我暗示訓練是指利用語言或內心的自言自語方式對本人心理施加影響,從而控制和穩定行為的過程。積極的自我暗示訓練關鍵在于,一定要用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言語來鼓勵自己,對抗消極情緒,穩定心態從而穩定動作技能的正常發揮。自我暗示訓練在平時訓練中要經常使用和訓練,一旦養成習慣,在關鍵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
三、賽中賽后心理調試
除了賽前的心理訓練,在重要的大賽過程中,應該配備心理輔導專家全程陪護,以便及時針對選手在賽程出現的情緒困擾或心理失常等狀況進行疏導和幫助。指導老師或參賽助理等老師們則應隨時收集比賽信息,在賽程間歇及時與選手溝通,幫助解決碰到的困惑,維持良好競賽心理狀態。對于時間長消耗體力的賽項,指導老師還要在營養、飲食等各方面給予幫助,讓選手在比賽中保持體力和身心舒適感,更有利于保持良好競技狀態。
比賽結束后心理調試常常被忽略。其實,賽后無論成功或失敗,對于選手都會產生特殊的情緒體驗,這種情緒會影響以后的學習甚至是將來的工作生活。指導老師要及時總結,并給予相應的心理輔導。賽后心理輔導重點在于,指導教師和選手一起總結分析,正確對待自己的成功或失敗,避免因成功而產生的自信心膨脹,或是因失敗而情緒一落千丈,對于后者,指導老師更要關注并及時疏導,避免學生因失利產生心理陰影或心理危機的發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