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
【摘要】本文探究會計學專業“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即SPP模式。闡述了該模式的構建及運行機制,并對具體的應用進行相應的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智力資本 區域經濟增長 國家開放大學 教學模式
一、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一)實踐教學體系與區域經濟發展
1.實踐教學體系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模式。學校的專業實踐教學模式與地方經濟建立起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關系,主要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家開始的。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高等教育的區域經濟發展促進作用機理。人才的需求和專業實踐的角度出發,高校教育質量的提升途徑研究成為近幾年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加強實踐教學是提高地方高校教育質量,促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會計專業區域經濟增長實踐教學體系。開放大學的專業建設要體現院校所在區域的特色,同時也要促進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這就要求開放大學的要與所處區域或相關區域范圍內的政府、科研機構、用人單位等開展合作,開展專業的聯合共建,這是處理好院校、地方和市場的關系,實現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共同發展的教學理念,和開放大學的戰略發展目標相契合。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通過學校與區域智力資本模型中相關單位的互動來實現的,校內外實踐環節相互貫通、相互推動。
二、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
會計學專業在區域增長實踐教學體系下建立的“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即SPP實踐教學模式。所謂三位一體,就是在具體實踐教學模式上,采取了社會認知、崗位體驗和項目參與的三位一體、相互制約和關聯的教學模式。(Social cognition、Positions expe-rience、Project participants,SPP),并在其探索和實踐中建立CS應用模式(即課程實踐與專業實踐。該模式包括四個層次,即培養目標層、平臺層、內容層、途徑層。四個層次層層遞進,從目標指導到操作層面,層層深入,使模式能得以順利執行。
(一)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目標層。目標層是該模式的靈魂,是整個模式的根本指導。主要表現為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宗旨。培養目標就是強調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也就是人才培養規格。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應用型人才,在此目標基礎上,專業實踐教學目標就是培養高素質的適應社會能力強、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在服務宗旨上,提出“以服務地方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核心”。
(二)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平臺層。平臺層指的是依賴什么條件進行實踐教學。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里,主要是以“社會化需求為”的人才培養為目標導向,在實踐中,通過學校與社會機構、院系與社會機構合作,搭建了多種不同渠道的實踐教學平臺,簽訂實踐教學合作培養人才協議,并通過項目、資金、崗位等多種形式進行實踐教學。
(三)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內容層。在實踐教學內容方面,采用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即社會認知、崗位體驗和項目參與。社會認知實踐主要強調學生對地方社會經濟環境發展的認識,了解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了解政府機構設置及運行模式,其形式主要以社會調查為主,其目的是為以后項目實踐、專業實踐及工作打下基礎。崗位體驗主要是通過政府或企業提供的會計實踐工作崗位,學生在工作崗位上進行專業認知實習、專業實踐操作實習,其形式為崗位工作為主,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項目參與主要是指CS應用模式。包括實踐課程的基于網絡形成性考核任務的完成、實踐課程紙質會計實務處理、專業集中實踐環節、專業技能證書考試等。項目參與的目的是鍛煉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能力。上述三種模式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四)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途徑層。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主要依賴三種途徑,即項目支持的實踐教育途徑、崗位支持的實踐教育途徑、資金支持的實踐教育途徑。項目支持主要是通過課程實踐和專業實踐項目的參與和認證,從而達到實踐的目的:崗位支持是通過政府或企業提供相關工作崗位,學生在具體崗位上工作,從而達到實踐的目的:資金支持是通過提供資金支持,學校安排相應的模擬實踐教育場所和教學內容,學生通過參與實習達到實踐的目的。
三、會計學專業SPP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運行方式
(一)制訂實踐教學計劃
在總結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實踐教學納入會計學專業教學計劃。開放教育會計學專業課程共設置7個模塊,分別是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通識課、專業拓展課、綜合實踐、補修課。每類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種課程屬性。正式把校地合作實踐教學模式納入了專業課、專業拓展課及綜合實踐課程中,作為實踐教學部分。
(二)改革實踐教學授課方式
1.社會認知實踐授課方式。會計學專業的社會認知實踐教學模式,其授課方式根據不同的合作途徑來決定。對于社會認知生選課,選擇相應指導老師,在指導老師安排下,選擇具體某個簽訂合作協議的地區,有時根據學生占有的資源,也可自行選擇簽約之外的地區,對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自然資源、區域條件、產業發展狀況、政府機構設置、政府運行模式、重要的企事業單位情況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調查,調查方式可以采取實地調查、網絡調查、問卷、觀察、文獻資料收集等方法。在調查基礎上寫出詳細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交指導老師修改評定。
2.崗位體驗授課方式。對于專業實踐,學生主要參與到政府或企業提供的相關工作崗位,學生直接參與到實際工作中。通常要求地方政府、企業配備相應的指導老師,由指導老師安排學生具體實踐內容,學生要寫出具體的工作方案,實習完成后寫出崗位實習工作總結。學生以指導老師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的崗位實習總結作為實踐成果。
3.項目參與授課方式。以項目為依托的實踐教學,根據學生對項目的參與情況,安排有項目的指導教師,學生參與到課程項目、綜合實踐項目或單項實踐項目之中。指導教師必須明確的安排實踐學生研究的內容,學生要制定具體的研究方案,指導老師給出指導意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