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世明
由捂月子之殤說開去
●齊世明
坐沙發,清蒸;出去一趟,爆炒;游了個泳,水煮;進了家門,回鍋……看看中央氣象臺發布的全國高溫地圖,多地熱到發紫(色)。值此境,實擔心“情緒中暑”,更可悲“陋習中毒”!此話怎講?7月9日,山東淄博一產婦因為“捂月子”而中暑不治,又釀熱殤之悲(已有發生)!
常人尚需空調、電扇,可憐這產婦遠此“標配”,還“全副武裝”,捂著被子,于科學昌明之而今,機器人已走進家庭、“科學養生”在人們每日至每頓“佐餐”,竟生此等“陳年”悲劇,實在令人痛哉!
產婦熱殤孰之過?恍惚之間,筆者似聞熱播電視劇《白鹿原》中那張嘉譯版白“族長”笑道:“在餓(我)清末,那小白靈纏足還被餓(我)生生擋了呢,難道時至今朝,你們還留著清朝時的大辮子?”
話糙理不糙。細想下,果有一條老祖宗遺傳之無形的大辮子系在一些國人的心頭哩,其古已有之,傳將下來,自然有名有字,其名曰:傳統,其字曰:習俗。
既是傳統習俗,按東北方言講,那是老老年的事了,其“輩份”忒大,其“說頭”也是一代代后人匪夷所思的多。例如坐月子,除了讓山東產婦熱殤的“捂(悶)月子”,尚有六種“說頭”:

1.懶月子:月子里必少下床,甚至要“炕吃炕屙(撒)”;2.素月子: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3.淡月子:“食之不可有味(鹽)”,只能吃“白食”;4.臭月子:不能刷牙;5.蛋月子:將產婦“淹沒”在雞蛋堆里,天天“蛋”,頓頓“蛋”;6.湯月子:產后當多喝湯,但天天“湯”且頓頓“湯”?
現時人觀之,此“眾說”不明明是悖科學、不衛生、損健康之陳規陋習么?其“陳”其“陋”,自不待言,自當如過街老鼠,怎么反倒成了不少人“蕭規曹隨”之遵循竟至執迷不悟?
陋習,是一種粗魯、丑陋、不文明的壞習慣。陋習不可怕,可怕的是迷信——現代迷信,作為一種心理狀態,盲目地追崇與相信其實就是一種盲信。更可怕的是,迷信陋習成為一種傳播性、生命力都極強的“惡之花”,擠占文明和進步的生長空間。
當代人眾,即使都追求時髦,與時俱進,也“現代(科技)化”了,可有的人思想還停留在中世紀,逃不脫要成為迷信陋習的擁躉,那么清人“必配”之大辮子也會留在他的腦后,甩來甩去。
果然,放眼四海,這盲信的“惡之花”豈止未絕跡,且有“汪洋恣肆”之態。與捂月子并列“榜單”的,還有“看風水”“合八字”。而因為“雞猴不到頭”便廢了一樁姻緣者,可笑之余,當嘆有多少“陋習中毒”之人?
嗚呼!產婦熱殤已矣,“陋習中毒”還有多少后來之“大辮子”?沒錯兒,“戰斗正未有窮期,老譜將不斷的襲用”,這是魯迅在《偽自由書·后記》中總結的歷史經驗。歷史的經驗,不值得永遠吸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