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顯勝
【摘要】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睙o數事實證明,學生與教師情感越好,就越愛聽教師的課,成績就越優秀。所以,學生優秀始于師生情感的親近,每位教師只有真正熱愛學生、了解學生,把握他們的脈搏,抓住他們的興奮點,才會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魅力;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教學體會:
一、養成鼓勵學生的習慣
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給每位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教師要養成鼓勵學生的習慣,每次作業中給學生一句鼓勵的話,每天表揚學生的優點,在家長面前也盡量表揚孩子的進步。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要簡單地否定,要啟發學生多問“為什么”,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從何想起的、怎么想的,鼓勵學生不懂就問、不恥下問,并通過學生自己來設置疑問、解答疑問,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信任,學習勁頭就更足了。
二、講究課堂批評藝術
當代中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個性倔強,往往聽不進別人的批評。如果老師批評不當,很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從此排斥老師,也排斥老師教的這門學科。教師要懂得心理換位,批評學生不要使用侵略性語言和侮辱性語言。要懲罰犯錯學生,可以讓他讀優秀人物事跡材料寫讀后感,要求他概括出優秀人物成功的要素和特點,對照反思自己的缺點和問題,提出自己的改正措施,達到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積累素材、訓練寫作的目的,把學生問題變成教育資源。改變學生要從改變學生的狀態做起,改變學生的狀態又要從改變學生的心態做起,內心有感動,外在才有行動。
三、教會學生學習方法
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既離不開自身的體驗積累,也離不開教師的點撥指導。因此,教師要重視學法研究,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讓學生由“學會”過渡到“會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優秀的學生普遍掌握這九個方法:備齊自學工具書,課余時間有計劃,聽課之前先預習,課堂聽課跟思路,作業之前先復習,作業訓練要計時,建立錯題糾錯本,遇到難題查缺漏,考試之后有統計。
四、用優美的語言吸引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言語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苯處焹灻赖恼n堂語言是學生的一種精神享受,可以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運用語言的美感調動學生的情緒。教師的課堂語言與生活語言不一樣,課堂語言要干凈、清晰、親切、生動、有力,不拖調,盡可能去掉口頭禪。除了要特別強調的內容外,要減少語句重復,重復多了,容易產生聽覺疲勞。語速要恰到好處,語速太快,學生來不及體會,影響接受效果;語速太慢,則令人提不起精神。語調,以自然飽滿為主,不一定要激情澎湃,但絕對不能太過平淡,過于平淡的語調容易令人昏昏欲睡。聲音的輕重,以全班學生能聽明白為宜。此外,不要坐著講課,要增強師生互動,用肢體語言強化口頭語言的信息。
五、用優美的板書引導思維
課堂板書永遠是教師的一張名片。板書的作用不可等閑視之,好的板書是課堂教學計劃、教學流程的直觀展示,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直接呈現,是引導學生思維、推進思路過程的重要線索,是提示學生注意、防止學生走神的醒目路標。板書的設計也不能隨意為之,務必做到序號連貫、思路連續、層次合理、色彩鮮明,最好能做到一堂課中途不擦黑板,留下整板完整的板書,能夠展示清晰的教學流程和思維步驟,課堂小結時,老師可以根據課堂板書向學生提醒需要注意的關鍵點、重難點,這樣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
六、精心創設課堂導語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導語,讓學生首先聽到富有啟發性、感染力的開場白,定能使學生的精神為之一振,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也就能隨之產生了。因此,一堂課導語的作用不容忽視,好的導語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認真求知。例如語文老師教朱自清的散文《綠》時,這樣導課:
大家學過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背影》,他的文章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寫景如詩如畫,寫事情真意切。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綠》一文,我卻認為是一篇失敗之作。理由有三:一是全文僅寫了一潭清水,境界狹窄,思想價值不高;二是文章首尾兩段只兩字之差,結構上有重復之嫌;三是對梅雨潭的感覺突出“驚詫”一詞,用詞呆板。此語一出,學生或搖頭,或頷首,或面有疑色,或直言反對。這時,老師說:“如果你有不同看法,請找出理由反駁。”一句話,激起了學生探索的欲望,自覺地深入鉆研課文。
七、善于創設課堂高潮
課堂高潮能形成熱烈精彩、生動活潑的教學場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避免課堂的沉悶和疲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高潮點應該是教學的重難點、學生的思維點和興奮點,這就要求教師要從多個知識點中篩選出主攻點,因勢利導,把課堂教學逐步推向高潮。
例如有一堂物理課,老師在上電學這部分內容時,在中間故意扯開話題,給他們講一個小故事——富蘭克林做了一個實驗,想電死一只火雞,不料剛接通電源,電流竟通過了自己的身軀,被擊昏過去。醒來后,富蘭克林說:“好家伙,我本想弄死一只火雞,結果差點電死一個傻瓜?!敝v到這里同學們哄堂大笑,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接下來老師繼續講新課,效果相當不錯。
八、讓生活走進課堂
學習的材料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時,學生對學習才會感興趣。教師要盡可能創設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富有信息的情景,把生活知識導入課堂,使所講內容變得淺顯易懂,使學生在熟悉的現實生活中領悟知識,使學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離不開本學科,本學科存在于生活中,從而對本學科學習產生親切感。
例如政治老師講授“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關注最近全國一些城市發生的克扣農民工工資的問題,了解許多城市為解決上述問題相繼出臺的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啟發學生思考今后應如何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從而使他們加深理解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九、增強學生的課堂念想
知識的連續是有階段性的,可以設計一些懸而未決的大任務,最大可能地聯系各個知識點,讓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不滿意、不滿足,于是不斷催發新的學習念想,對下一堂課充滿期待。學生的這種念想就成了學生繼續學習和深入學習的強大驅動力,這樣的課堂不僅能實現自主學習,而且能實現深度學習。
例如數學教師以“生活中的容器為何大多設計成圓形”為探究課題進行“圓”的教學,學生學了《圓的認識》后還不能解決疑問,于是期待下一節課的學習;而學完《圓的面積》后,問題還是沒能解決,于是又期待再下一節課的學習,一直學完《圓柱的體積》后,才徹底明白其中的奧秘。
十、讓學生參與成功的體驗
打棗總比買棗甜。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揚,十次表揚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在課堂上不要急于給學生答案,只提問題不給答案,讓學生去絞盡腦汁、去查找資料,去探討爭論,去百思不得其解,自然會興趣盎然。挑戰性學習,除了不給答案外,還可以用任務驅動法、限時完成法等等,目的是激發好奇心,激勵斗志,增加緊迫感。
例如語文老師講《活板》,按常規,應該先講文學常識和印刷術,但老師沒有講,開課導語說:“學這一課之前,我認為我們應該對兩個人物心懷敬意、心懷感恩,你們知道是誰嗎?為什么?我給大家五分鐘時間去找答案,然后準確條理地回答?!庇谑墙淌依镆黄y,查資料的,翻字典的,左右討論的,沒有一個說閑話的,也沒有一個開小差走神的,不到五分鐘,就紛紛舉手了,“一個是畢昇,宋代的一介平民,他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大大優越于此前的雕版印刷,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而且比西方早了四百多年,這是我們祖國的驕傲;另一個是沈括,他是北宋著名的科學家、政治家,他博學善寫,留下一部《夢溪筆談》,30卷,記錄了北宋以前的各個方面的關于自然科學的成就,內容浩瀚,給后人留下了一筆珍貴的財富?!敝唤涍^三四個同學發言,這個標準的答案就互相補充出來了,和老師準備的教案幾乎一樣,而老師一字未講。
讓學生喜歡課堂、留戀課堂的方法很多,只要老師熱愛教育、熱愛學生,做教育的有心人,一定有很多辦法讓課堂魅力無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