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慧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學管理的重要性逐漸為人所了解,通過對教學管理方法及方式的探究,發現人本思想能夠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本文從目前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小學教學管理中人本思想的滲透策略進行分析,充分發揮教師、管理人員以及學生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我國小學教學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小學教學管理;人本思想;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人本思想,顧名思義,就是以人為本,在小學教學管理中,應該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這里的“人”,不僅指學生,還有教師。也就是說,人本思想指導下的教學管理應以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為基本目標。小學階段是人生之中的重要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形成初期,通過人本思想指導進行學生管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管理中充分掌握人本思想的內涵,以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和發展人作為教學管理的主要目標,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貼合教師與學生的發展方向,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科學化地進行教學管理,充分開發教師與學生的潛能,進而促進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發展。
一、目前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評價體制缺乏合理性
一直以來,我國的小學教學方式過分的重視教育結果,而輕視教學過程,強調知識文化的教育,卻忽略思想德育教育,而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和管理學生,不僅體現在知識文化的培養,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階段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階段,不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會影響學生的思維發展,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教師、家長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人本思想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致使學生的德育水平得不到提高,進而導致學生的教學管理工作質量不高,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尤其是班級里的“學困生”,由于其學習成績較差,教師對學生關注程度不夠,僅僅從分數上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失去學習信心,喪失學習興趣,造成惡性循環。
(二)學生學習興趣得不到開發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首要條件,但是在現如今的小學教學中,學校的教學資源匱乏,師資比例失調,嚴重分散教師精力,無法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教師為了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往往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同時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下,會為學生報名各種培訓班,學生的課余休閑時間極少,導致一些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教學方法及方式比較陳舊
傳統的小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需要,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的體現,陳舊的教學方法缺乏趣味性和開放性,忽略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能力,造成教學水平無法進一步提高,同時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造成了消極影響。
二、小學教學管理中人本思想的滲透策略
(一)人本思想在教師管理中的滲透
1.健全教師激勵制度
激勵制度與教師管理相結合,能夠有效發揮教師管理的作用,也是人本思想在教師管理中的根本體現,在制定激勵制度前,應對學校內部教師進行充分的了解,針對不同年級、不同科目的教師建立不同的激勵制度,制度的確立應以教師為主,不應對教師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強制化建議,教師有權對自己的教案進行合理化創新和變革,以期找到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為教師營造教學自由發展的空間,進而促進教師的創造性得以發揮,同時激勵制度還要與教師的職業發展相匹配,提升教師的職業自信心。
2.促進教師個人發展
學校還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培訓,將一些新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引入到學校中,與其他學校聯合搭建教師交流平臺,促進教師之間的溝通,進而擴大教師的視野,另外學校應鼓勵在職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對讀研、讀博的教師給予一定補貼,提升前線教師的綜合能力,促使教師個人得到良好發展,為教師開展教學科研活動提供支持,一些在教學中積極創新的教師,學校可以在經濟上進行獎勵,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促進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二)人本思想在管理人員中的滲透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學校的管理人員應轉變傳統的管理思想,強調管理的科學化,在了解學校各項管理內容和具體情況的基礎上,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構建完整的學校管理體系,充分發揮每一位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學校管理的效率,在管理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各項管理制度的建立都應輔助學生和教師的發展。換言之,學校管理人員不能把自己放在管理者和控制者的位置,而應轉變成為引導者和服務者,為學生和教師服務、為教學和管理服務。
2.發揚與貫徹民主管理理念
實現民主化管理是人本思想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教學管理發展的未來方向,因此管理者應積極發揚民主管理理念,將人本思想貫徹到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之中。2016年廣東某小學開展了“校務公開民主管理”活動,活動中學校聽取了教師以及家長對學校政務及管理的相關意見,以人本思想作為改革理念,對合理的建議予以采納,創新學校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此舉受到了教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真正做到民主化的教學管理。
(三)人本思想在學生管理中的滲透
1.利用人本思想管理學生情感
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應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鼓勵學生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信任,以便于教師管理學生的情感,另外,學校應鼓勵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美國著名教育學家羅杰斯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人本思想在教學管理中的關鍵,傳統的師生關系存在不平等的特點,尤其是小學階段,教師作為成年人往往以高位者的身份看待學生,人本思想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應該真誠地理解和接納學生,不僅如此,教師還應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無論學習成績好壞、課堂表現優劣,都應給予一定的關注和鼓勵,這對學生的情感發展有著極大的意義。
2.重視學生的身體及心理健康
2016年5月,廣東省英德市,一五年級學生因學習成績問題自殺;同年6月,山東省惠民縣一小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上吊自殺;湖南省婁底市12歲學生在教學樓內跳樓身亡……近期媒體報道了一系列小學生自殺新聞,可見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壓力大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目前小學生的年齡基本在6—12歲左右,正是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教學和管理中,應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予以保障,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完善校內心理咨詢室的建設,對學生的心理壓力進行及時疏導,防止學生出現更大的心理問題,定期采用問卷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測評,關注學生情商與智商的發展。另外,還應健全學校的管理工作,保證學校內部和周邊的安全,對校外進出人員進行嚴格登記,確保校內環境的安全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人本思想對小學教學管理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應對人本思想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研究,創新教學管理方式和方法,學校管理人員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同時發揚與貫徹民主管理理念,通過健全教師激勵制度,促進教師個人發展,進一步重視學生的身體及心理健康,促進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何京諾.淺談小學教學管理中人本思想的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6(8).
[2]程仁高.小學教育管理中人本思想的運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2).
[3]范頡.小議人本思想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J].讀與寫(上,下旬),2016(5).
[4]孫冬麗.如何突出小學教學管理中的人本性原則[J].新課程導學,2015(9).
[5]孫海云.基于人本理念的小學教學管理探究[J].速讀(下旬),201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