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體育鍛煉也越來越重視了,可是小學生卻不愛鍛煉。本文就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體育能力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興趣;體育能力;激發;情感
小學生活潑好動,本來應該是喜歡體育課的,可是,由于安全問題,有的體育教師都不敢讓學生大膽的運動,生怕學生受傷。在體育教學中根本沒有發揮小學生的特點,因此,學生對這種沒有樂趣的體育課根本不感興趣。但長此以往,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就成問題了。現在的小學生中,有許多的肥胖兒、近視眼、“豆芽菜”,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我們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要在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高他們的體育能力。根據我多年從事小學體育教學的經驗,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想法和體會:
一、從情感上關注學生
我們常常以為只有在語文、音樂等學科中才需要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關注,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小學生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而且感情豐富而敏感,在學校里的任何時候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肯定。如果我們能在體育教學中,從情感上去關注他們,注意他們的興趣點,關心他們的歡樂與煩惱,則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我們應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對他們進行愛的教育、美的教育,讓學生充分體驗各項運動帶來的樂趣。我們還要改變傳統體育教育中過于注意競技和成人化現象,對學校體育部分內容和方法進行以體現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技能性相結合的改革,使學校體育更適應廣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體能、個性等方面地差異,實施快樂教學。創設有樂有趣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體育運動所具有獨特樂趣,滿足學生的運動欲望,發展體力和智力,培養自我體育能力和完美人格。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只要我們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情感,注重他們的發展,學生雖小,也同樣能明白老師的愛。這有助于我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形成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中,從愛護學生出發才能客觀地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使他們能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特別是對一些“問題學生”,教師只要把全部的愛心獻給他們,對他們給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時刻關注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就能把問題學生轉變過來。
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有幾個“問題學生”,這些學生的特征是:無組織無紀律,學習態度不認真,把老師的批評教育當耳邊風。某同學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曾有一段時間經常逃課。班主任到處找他,但一見到班主任就躲,真拿他沒辦法。在一次課外活動時,我有意的接近他,“某同學,你的協調性很好,歡迎你加入體操隊。”一聽這話,他來勁了,開心了。然后我話鋒一轉,“某同學,老師可以跟你聊聊嗎?我們到那邊草地上坐坐好嗎?”他點了點頭,跟著我來到草地上。“某某,老師很孤獨,很想跟你交個朋友,你能答應我嗎?”說完用期待的眼神望著他。“老師,其實我也很孤單,我們班的同學個個都不愿意跟我玩,我覺得沒意思,所以我想逃課。”“你覺得逃課這種行為對嗎?還有,同學們為什么不跟你玩?”“可能是我太愛捉弄他們了。”“那你覺得對嗎?”……就這樣耐心地和他談了很久。經過這次的交談,他不僅愿意上體育課了,而且每次都表現地很積極,也練習得很認真。我在課堂上表揚了他,課后他告訴我,因為喜歡我,所以愿意努力上好體育課。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小學生活潑好動,常常靜不下來,有意注意的時間短,總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如果我們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他們就會覺得枯燥無趣,不感興趣。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常常是講解動作概念、要領,示范,然后學生隨教師進行模仿練習,方法單調,吸引不住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根據我多年教學經驗,我覺得激發學生興趣的最好方法,就是我們設計的體育活動能給他們帶來快樂,要充滿變化。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變換教學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如在教一年級學習課間操時我把示范動作的標準語言改成學生容易接受且容易記住語言,把“向前俯身,兩臂后舉。五指分開掌心向上”改成“模仿小鳥飛的動作”。這樣地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易學易記,從而達到了寓教于學的目的。我還把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謠游戲引入課堂,讓他們邊唱變玩,一邊做動作,一邊唱歌。他們都覺得很有意思,非常投入。有時候,我又用比賽的形式來激發他們的好勝心,以便更加專注。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法,要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常變常新,步步深入,始終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想學、樂學的自覺行動。
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用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和健美的體魄、優美的示范,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教師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直接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信心、激發體育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使他們在學校里健康快樂地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