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德軍
2016年印刷用紙價格上漲成因及未來走勢分析
◎ 沈德軍
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的紙張價格上漲,受人民幣匯率、進口紙漿貿易、產能及供求關系、環保、企業自身發展等因素影響,上漲趨勢將會持續到2018年上半年。預計2018年下半年開始,紙價將逐步趨于回落和穩定。
紙價;上漲;供給側改革;供求失衡;走勢
印刷用紙價格平靜了四五年之后,于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上漲,大型紙企幾乎每月都要發布漲價通知,讓不少業界人士措手不及。紙價飛漲給傳統出版行業帶來很大沖擊,用紙成本直線上升,嚴重侵蝕了出版商利潤,對出版行業未來發展影響深遠。本文基于紙張原材料、人民幣匯率、供給側改革、市場供應、市場需求等幾方面,對紙價上漲成因和未來走勢進行分析,根據上漲成因及各要素的演變推導紙價未來走勢。
1.人民幣匯率因素
目前我國印刷用紙主要原材料是進口木漿和廢紙,其中進口木漿在主要原材料比例中占到60%以上,進口紙漿成本直接影響紙企盈利水平。進口紙漿價格受人民幣匯率影響很大,因進口數量龐大,對人民幣匯率波動比較敏感。2016年開始,人民幣走向貶值通道,數據顯示,人民幣2016年全年貶值約6.67%,對一籃子貨幣貶值幅度為5.13%。人民幣貶值直接導致進口木漿成本上升,抬高紙企生產成本,紙企迫于成本壓力,只能通過漲價彌補損失。
2.進口紙漿貿易量減少
紙漿貿易屬于期貨貿易,通過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為造紙行業原料供應提供保值、避險手段,幫助國內貿易商對抗市場波動。紙漿期貨貿易本來用于避險,但自2016年開始,人民幣不斷貶值,匯率持續看跌,強化了進口紙漿未來漲價預期。上漲預期下,貿易商為了避險,下單謹慎,大幅減少紙漿進口數量,2016年下半年用紙高峰到來時,一方面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進口紙漿供應明顯不足,矛盾突然爆發,紙企沒有足夠原材料用于生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客觀上推動了紙價上漲。
3.紙張供求關系失衡
第一,環保、限產政策影響。2016年1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開始正式實施,重污染、重排放行業首當其沖,造紙和火電業是整治重點。為了有效治理霧霾,地方環保部門先后出臺嚴格限產措施。以造紙大省山東為例,限產嚴重時,紙企產能僅能達到平時的60%;河北省甚至要求紙企輪候停產,一度對50噸以下產能全部關停。限產政策實施后,紙企生產能力受到抑制,紙張供應大幅減少,訂單積壓嚴重,幾年累積下來的庫存逐步消耗完畢,庫存降為零。沒有了庫存壓力,產品又供不應求,為了賺取更多利潤,紙企趁勢提價,紙價逐步走高,可以說環保、限產政策與這一輪紙價飛漲有直接關聯。
第二,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后產能。中小型造紙企業數量眾多,產能總量大,是中國造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生產中,很多企業使用落后的煤鍋爐,耗能大、污染大、生產線落后、不具備排污能力,環保問題突出。2015年,國務院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造紙業列入十大水污染重點行業治理范圍,要求關閉環保設施不達標企業。從2016年開始,全國陸續“關、停、并、轉”了一大批環保不達標的中小型造紙企業,環保高壓下,很多中小型造紙廠徹底關停,產能也隨之消失。短時間內,它們集體、集中退市,產能斷崖式下降,過度消減了造紙行業產能,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為紙價上漲推波助瀾。
中小紙企是市場中的重要一極,憑借靈活經營和價格優勢,在與大型紙企抗衡、防止大型紙企壟斷市場以及穩定市場價格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它們的存在,客觀上充當了價格穩定器,能夠有效對大型紙企進行牽制,沒有了它們的約束和牽制,大型紙企可以抱團漲價,主導定價權。
4.紙企漲價的內在動力
第一,補償心理。近十年來,各大紙企為了搶占市場,擴大銷售,紛紛舉債擴張產能,而有效需求并未得到明顯增加。產能擴張加劇紙企之間競爭,促使紙價長期低位徘徊,影響紙企贏利能力以及償債能力,紙價持續低迷達五六年之久,很多紙企瀕臨破產、倒閉。非理性低價,給紙企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傷害,紙企迫切希望通過提升紙價來緩解經營壓力,走出困境。
第二,維持財務平衡。高產能時代,紙企人力、物力、財力配比相對平衡,企業能夠維持正常運轉。限產令下達后,紙企無法維持原生產能力,產能縮水,產量減少,市場供應相應隨之減少,雖然紙漿等原材料成本會同步減少,但人工成本、企業債務、經營性支出等不受太大影響。如果維持原價格體系,和之前相比,紙企收入減少三至四成,收入與支出嚴重失衡,入不敷出,不上調紙價,紙企生產經營很快陷入困境。為了維持財務平衡,紙企不得不上調紙價。
第三,紙價持續上漲預期。國家層面,無論治理污染,還是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后產能,未來若干年,這一政策會一直持續下去。此外,由于經濟基本面沒有明顯改善,人民幣匯率2017年不會明顯上揚,導致紙價上漲兩個最主要因素依然牢不可破,對紙企的影響短期無法消除,紙價上漲預期持續存在。
第四,博弈中主導了定價權。過去紙張供應遠大于需求,庫存積壓,為了減少庫存、周轉資金,紙企只能降價或促銷;如今限產政策導致企業開工不足,淘汰落后產能使中小紙企訂單轉移到大型紙企,雙重影響下,大型紙企訂單積壓,產能無法保證,產品供不應求,紙企議價能力隨之提升,在價格談判中逐步主導了定價權。紙企利用定價權會不斷為自身牟利,直至達到新的價格平衡。
第五,汽運成本上漲。2016年9月21日,《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方案》《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三道政令一并實施,對超載、超限違規處罰力度加大,13米長貨車可裝載量從42噸下降至30噸,降幅達28.6%,承載量下降,運價不變,單車運費收入隨之減少。迫于運營成本壓力,物流企業紛紛上調運價。運價上調,紙企運輸費用增加,為了保證自身利益不受影響,紙企最終將運價上漲成本轉移到紙價上。
通過前文分析,紙價上漲是上面所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進口紙漿價格上漲只是誘因,更深層的原因是供給側改革導致的產能減少,這將給造紙行業帶來深遠影響,也是這一輪紙張價格上漲最重要的推動力。
印刷用紙價格未來走勢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歸納起來,無外乎需求端和供應端在未來發展變化以及之間相互博弈的程度,下面分別進行分析。
1.需求端目前狀況及未來發展變化
出版社、報社、雜志社以及民營圖書出版商是印刷用紙的主要客戶。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數字出版的發展,手機閱讀已經成為最流行的閱讀方式,傳統紙制出版物受到很大沖擊,大量傳統書店倒閉,除教材、教輔、考試用書、少兒圖書等保持一定市場外,其他類型圖書銷售停滯;報紙、雜志零售疲軟,完全依靠訂閱,市場對傳統紙制出版物需求呈逐年遞減趨勢,銷售下降對印刷用紙需求也會相應減少,這一態勢會持續下去。
2.印刷用紙供應能力展望
紙張供應能力主要取決于紙企整體產能,國家層面,《造紙產業發展政策》《造紙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家“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文件明確要求淘汰環保不達標的紙企,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將繼續去除800萬-1000萬噸落后造紙產能。2015年我國造紙行業的企業單位有6 737家,全國范圍內排名前10的造紙企業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30%左右,前 100位的紙企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60%左右,造紙行業產能還有繼續淘汰的空間,規模小、盈利能力差的企業將由于環保壓力大而被迫退出。環保要求和去產能政策,將嚴重削減造紙行業整體產能,產能不足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的常態。
3.未來影響紙張價格的因素
第一,環保稅。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環境保護稅法》,該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國家將開征環保稅,從稅收杠桿入手,企業多排污多交稅,少排污則能享受稅收減免,通過約束和激勵機制,倒逼企業減排。環保稅出臺,對造紙企業而言,增加了生產成本,只能通過流通環節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第二,企業環保升級。環保監管力度和執法力度不斷加大,造紙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重金進行環保升級,改進生產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但是,中小型紙企很難在環保重負下存活,要達到整改要求,升級和購置環保設備需花費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后期維護費用也非常昂貴,每年仍要投入幾十萬元,沉重負擔致使很多中小紙企承受不起,倒閉在所難免,大型紙企能夠負擔升級成本,但最終會將升級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第三,人民幣匯率。受美元升值影響,人民幣可能進一步貶值,2017年“破7”是大概率事件,達到“7.2”“7.3”一線的可能性都存在,但隨著匯率改革沖擊消退和資本流動逆轉,2017年人民幣匯率大概率將出現觸底回升,向均衡匯率逐步靠攏。由于人民幣匯率在未來一段時期仍處于貶值通道上,匯率因素將造成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口紙漿價格繼續高企。
第四,智利山火。作為全球主要紙漿出口國,智利出口量約占全球出口量的10%,同時也是中國進口紙漿的主要來源國,約占我國紙漿進口總量的15%。進入2017年,智利遭遇近50年來最嚴重山火,近14萬公頃土地植被受到影響,智利山火導致紙漿原材料供應減少,短期內未對全球紙漿供應產生影響,但長遠看,智利紙漿供應減少必然帶動進口紙漿價格上漲。
通過分析,無論是需求端還是供應端,印刷用紙總量都呈現下降趨勢,在大趨勢下,紙張價格理應保持穩定狀態,由于2016年下半年影響紙價變動的各項因素突然出現,疊加影響使得這種平衡被打破,導致紙價上漲。未來一段時期,影響紙價變動的新因素如環保稅、企業環保升級、智利山火等會繼續推動紙價上揚,這種影響短期內無法消除。因此,從多方面來看,上漲趨勢會持續到2018年上半年。下半年開始,紙價將逐步回落,到年底紙價有望回落到2016年年底水平(比2016年8月份紙價高10%-15%),之后,紙價將保持相對穩定狀態,新的平衡將會建立,并持續兩三年,直至影響紙張價格的新因素出現。
(沈德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部主任)
注釋:
① 金海年,齊雯,陳浩. 2016年人民幣貶了6.7%,資本管制真的會來嗎?[DB/OL].金融界,http://forex.jrj.com.cn/2017/01/09025021940168. shtml,2017-1-9/,2017-4-10.
② 2016年中國造紙行業去產能及價格走勢分析[DB/OL].中國產業信息網,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01/491282.html,2017-1-26/,2017-4-10.
③ 徐遠. 2017年人民幣匯率將企穩回升年底均衡匯率或在6.6[DB/OL].第一財經,http://www.yicai.com/news/5242146.html,2017-3-8/,2017-4-10.
④ 紙漿出口國智利發生嚴重火災 國內紙價已有推漲苗頭[DB/OL].中國紙箱網,http://www.cnzhixiang.com/news/103/1/1171.html,2017-2-9/,201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