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永健 宋萍 黃迪佳
【摘要】 目的:在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合并低氧血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溶栓聯合抗凝療法,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次探究中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8例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合并低氧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抽簽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單純抗凝療法,給予試驗組患者溶栓聯合抗凝療法,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組間數據。結果:經過對應方法治療后,試驗組患者2周后動脈氧分壓、動脈二氧化碳分壓、臨床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6個月后肺動脈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合并低氧血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溶栓聯合抗凝療法的臨床效果較為理想,安全性較高,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以及各項臨床指標,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 老年; 次大面積肺栓塞; 低氧血癥; 溶栓; 抗凝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1.00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1-0017-02
肺栓塞在臨床上比較常見,致殘率以及死亡率均比較高,發病機制是由于患者體循環中各種栓子發生了脫落且阻塞了肺動脈以及相關肺部血管分支[1],從而引發患者出現肺部循環障礙,屬于綜合征,臨床特征是急性發作,臨床表現是呼吸困難、昏迷[2],病情嚴重的患者若未能得到有效治療會導致患者出現窒息或者死亡,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較為嚴重的威脅。次大面積肺栓塞屬于肺栓塞疾病的一種[3],臨床上一直致力于研究該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為了進一步探究在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合并低氧血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溶栓聯合抗凝療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筆者所在醫院對68例患者進行了探究,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所收治的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合并低氧血癥患者中選取68例,分為兩組,分組方法是抽簽法,對照組34例,男女患者比例是19∶15,最大年齡是79歲,最小年齡是63歲,平均(70.12±5.21)歲;試驗組34例,男女患者比例是18∶16,最大年齡是78歲,最小年齡是65歲,平均(69.54±4.5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次探究的相關內容(探究目的、探究過程及相關治療方法)進行了充分了解,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探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并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監測內容包括心率、血壓及心電圖等,給予患者吸氧療法及補液治療等對癥性支持治療。
給予對照組患者單純抗凝療法:給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療以及華法林鈉片口服治療,用藥劑量分別是0.4 ml/次、2.5 mg/d,服藥次數是2次/d、1次/d,給予患者5 d治療后測定INR,若處在2.0~3.0范圍時僅給予患者華法林療法,在治療期間,對患者的INR值進行定期檢測并作為臨床依據對華法林用量進行合理調節。連續給予患者6個月治療并觀察其臨床療效。
給予試驗組患者溶栓聯合抗凝療法,其中抗凝療法同對照組,治療順序是先溶栓,溶栓療法是:給予患者50 mg rt-PA與50 ml溶解劑混合液靜脈泵入并保證泵入速度在25 ml/h,待治療1 h后再對患者的APTT進行檢測,若小于80 s則可以繼續給予患者抗凝治療,對于存在深靜脈血栓癥狀的患者需要在植入下腔靜脈濾器后進行溶栓。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檢查結果顯示肺動脈血栓基本溶解或者殘余部分小于50%;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 17.0軟件分析所有臨床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2周后血氣對比
試驗組患者治療2周后動脈氧分壓、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2周后臨床療效對比
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更高,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肺動脈壓狀況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本組探究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是出血,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肺動脈壓狀況,試驗組明顯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肺栓塞疾病在臨床上的發病率較高且致病因子是肺栓子[4],屬于肺循環障礙性疾病,是繼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以及原發性高血壓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其發病機制是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后形成靜脈血栓的概率劇增,進而導致肺栓塞疾病形成,這是引發肺栓塞疾病的主要來源,其他來源包括脂肪栓以及細菌栓等,臨床癥狀是突發性虛脫、面色蒼白以及呼吸困難等[5],部分患者伴有咳嗽以及胸痛、出冷汗等臨床癥狀,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抽搐或者昏迷等嚴重腦缺氧癥狀,尤其是栓塞面積較大患者,出現急性右心衰竭的幾率劇增[6],患者一旦出現大面積栓塞會導致患者發生休克以及死亡,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命健康均造成嚴重影響。
次大面積肺栓塞屬于肺栓塞疾病中常見病型,伴有右心功能不全,臨床上在治療該疾病患者時主要應用溶栓治療以及抗凝治療,臨床療效較為理想。臨床上在治療次大面積肺栓塞疾病時應用的治療原則是及時溶解栓子以及將待溶解栓子推送至遠端肺動脈[7],將血流阻礙進行顯著減少并將右心負荷降低,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以及降低患者死亡率,恢復有效供血的同時并促進外周小血栓的快速溶解以及進一步改善血流動力學,進一步發揮其阻止栓塞進展的臨床作用。其中溶栓治療可以快速減少患者右心負荷并緩解患者血管阻塞,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發生死亡的概率,實現有效治療以及有效搶救的臨床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給予患者溶栓治療時易并發出血并發癥,因此臨床上在給予患者溶栓治療時不僅需要密切觀測患者的用藥反應,還要對用藥劑量進行合理把握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據相關性文獻報道,在次大面積肺栓塞合并低氧血癥患者的溶栓治療中應用尿激酶的臨床療效較為理想,可對患者的血流阻斷癥狀進行有效緩解并對右心負荷進行顯著降低,對肺組織的有效血供起到顯著恢復作用,可促進患者外周小血栓迅速溶解并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起到阻礙栓塞進一步發展的臨床目的。endprint
另外,在次大面積肺栓塞合并低氧血癥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溶栓治療以及抗凝治療可以有效減輕肺動脈血流所引發的高壓問題并便于患者肺通氣功能的改善[8],明顯降低患者右心負荷并有效預防栓塞再發。在給予患者溶栓治療后可以使凝血酶活性顯著升高并使患者機體處在高凝狀態從而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康復,所以需要給予患者抗凝治療。另外,據相關性文獻[9]報道,在次大面積肺栓塞合并低氧血癥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溶栓治療以及抗凝治療有可能導致出血事件的發生,因此在給予患者有效治療期間需要密切監測患者是否出現了出血癥狀,若出現異常需要及時給予患者有效處理。抗凝治療可以防止血栓擴大,可以通過對機體自身纖維蛋白溶解來對血管內已存在血栓進行有效溶解并顯著降低患者死亡率,正確及時給予患者抗凝治療可以降低疾病再發率[10]。在給予次大面積肺栓塞合并低氧血癥患者抗凝治療后,可有效防止血栓擴大,通過對機體自身纖維蛋白溶解系統發揮作用來對血管內已存在血栓進行有效溶解并降低次大面積肺栓塞發生概率。
給予患者溶栓治療時,患者體內凝血酶活性會獲得顯著升高且促使機體處在高凝狀態,因此臨床上先進行溶栓治療然后再進行抗凝治療,由于凝血和纖溶系統間的平衡狀態會對栓子的發展方向造成影響,因此,臨床上非常重視抗凝治療。
本次探究中,試驗組患者治療2周后動脈氧分壓、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分別是(88.6±9.8)、(38.6±0.5)mm Hg、臨床總有效率是94.11%,治療6個月后肺動脈壓狀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是(29.2±3.7)mm Hg、2.94%,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綜合以上可知,在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合并低氧血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溶栓聯合抗凝療法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動脈氧分壓、動脈二氧化碳分壓以及肺動脈壓狀況,可將其作為有效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姜鵬程.溶栓聯合抗凝療法治療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2):1321-1323.
[2]費建文,唐燕,姜俊杰,等.中老年人創傷后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的溶栓和抗凝治療[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7):734-737.
[3]焦雪.阿替普酶聯合低分子肝素鈉溶栓治療老年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062-3063.
[4]李小鳳.溶栓聯合抗凝療法治療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58-59.
[5]周建國.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采用溶栓聯合抗凝療法治療的臨床體會[J].當代醫學,2015,21(24):62-63.
[6]楊學杰.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采用溶栓聯合抗凝療法治療的臨床體會[J].醫學信息,2014,27(35):293.
[7]王清玉,王靜.溶栓、抗凝療法對老年次大面積肺栓塞患者治療效果探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33):62-64.
[8]成元志,吳凡,王金,等.尿激酶聯合序貫抗凝治療次大面積肺栓塞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1):50.
[9]韓禮良,劉金萍,金具勝,等.128層CT肺血管成像對急性肺栓塞嚴重程度的評估[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4):134-137.
[10]范姝文.D-二聚體陰性的非大面積肺栓塞誤診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4):111.
(收稿日期:2017-03-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