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秋菊
化學知識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具有重要意義.物質結構知識是高中化學中的核心內容,具有比較明顯的抽象性.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空間現象能力,才能掌握相關的知識,提高化學知識水平.下面對影響學習高中化學物質結構知識的因素進行研究.
一、分析影響學習高中化學物質結構知識的因素的意義
高中化學中的物質結構知識是相對復雜的知識體系,貫穿于整個高中化學學習階段.比如,化學1中關于物質組成、結構以及性質關系的內容,化學2中關于元素與核素的翻譯、元素周期表、化學鍵等知識,以及選修課本中的許多知識都包含物質結構知識.全面掌握這些知識,能使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實際用處,體會到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
當代社會已經全面進入新科技時代.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促使人們朝著深入的方向去探索化學世界,進一步發現微觀化學世界的奧秘.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物質結構知識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空間現象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呈現出較大的學習難度,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明確物質結構知識教學中影響學習效果的具體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二、影響學習高中化學物質結構知識的因素
首先,進入到高中階段,男生和女生的成長趨勢開始出現不同的變化.在理科知識的學習上,男生逐漸顯現出更大的優勢.主要的原因是男生具有更強的空間現象能力.在學習化學物質結構時,男生往往可以在自己的思維中構建物質的結構,通過空間的想象,對物質結構的相關知識進行提取和加工.有些女生的空間現象能力相對較弱,在學習物質結構知識時存在一定的難度.
其次,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差異性,會影響其學習物質結構知識的效果.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概念分析、推理等形式,學生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概括的反映過程,就反映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能使學生在遇到問題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對物質結構知識進行內部的思考與加工,從而深入分析和掌握不同物質結構之間存在的關系.物質結構知識中包含大量的信息內容,要求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展開思維活動,在腦海中不斷對化學物質結構知識進行整合、分析、對比、分類、比較.通過這些抽象化的思維過程,學生才能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
再次,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心理認知的過程.物質結構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并且相關知識貫穿于整個高中化學之中,在沒有展開系統的復習之前,容易遺忘掉部分知識點,或者容易出現知識點使用錯誤等問題.學生只有準確認知物質結構知識,才能提高學習效果.有些學生對于不同知識點的掌握缺乏準確的認知,前期掌握情況的不足和不準確會直接影響后期的學習,導致學生無法深入展開知識結構的遷移,在學習中遇到相關的問題時就很難準確解決.
最后,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生對物質空間結構相關知識掌握程度的重要因素.物質結構知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決定了這部分知識存在較大的教學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缺乏準備,沒有實際的案例對相關知識進行佐證,也沒有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過渡和遞進,就會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出現斷層,使學生對物質結構知識出現片面化的理解.
三、提高高中化學物質結構知識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模型、圖表、實驗等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和了解化學物質結構.同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性,將化學中的相關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關于物質結構知識,常常出現大量的物質結構圖、公式等知識內容,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圖的能力,一旦出現某些特定結構時,使學生立刻在頭腦中出現相應的印象.這樣,能夠促進學生理解結構示意圖、模型等知識,并解決相關的問題.在物質結構知識教學中,教師要應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盡量將抽象化的知識變得直觀化,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和觀察,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發現、提出并解決其中的問題.同時,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探究、實踐的機會,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物質結構知識的學習,受到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認知能力以及教師教學方法等影響.教師要重視這些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