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銳
摘要:演示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生動展現了物理教學內容,是探索物理知識的有效方法.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演示實驗,創造一種課堂互動性較高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對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 演示實驗
物理學科的重要教學手段是,通過課堂上演示實驗,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到物理現象,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演示有關實驗,使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耳朵去感受一系列變化,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目前,在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存在一些不足,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演示實驗進行分析很有必要.
一、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現狀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大中型城市學校能夠開展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并針對教材內容按教學課標要求完成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但是,在鄉鎮中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不夠全面,甚至部分學校沒有設置專業性的物理實驗室,使物理演示實驗教學停留在教師在講臺上用語言或者文字描述,學生只需對其進行背誦記憶的學習階段.究其原因在于,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學校的教育經費嚴重缺失,沒有條件添置專業性的物理實驗器材和設備;這些地區的教師沒有受過專業的物理實驗操作培訓,或者掌握的實驗技能不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導致學校缺乏專業性的實驗員或者實驗管理人員.有些教師受一些教學環境、課堂紀律和安全等因素影響,不愿意開展演示實驗教學,使物理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畫圖或者文字傳授教學模式.
二、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新課程要求教師應注重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的自主探索能力,在課堂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打破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轉換其傳授者的角色,將自己定位于引導者,加強對物理教學內容和實驗設計的計劃和控制,以及對于物理實驗的相關探索,在適合的時機設置疑問,引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并充分尊重學生的見解,創造民主性的互動學習氛圍.例如,在講“電路的串聯”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用小燈泡和標準電壓為1.5V的兩節干電池按照串聯和并聯線路的相關原理進行連接.在簡易的串聯電路制作好之后,閉合開關,對每個小燈泡的電壓進行測量,觀察和記錄各電壓的數據情況,并得出結論:總電壓和各部分電壓之和有出入.在這樣的結論下,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2.完善實驗設施.多媒體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重要作用,改變了傳統的板書加教師傳授的單一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實現教學內容有聲形圖的結合,打造一個視覺、聽覺和感覺為一體的教學環境.學校應加大相關教學資源建設資金的投入,引入專業性實驗設備和器材,改善教學設備情況,減小與大中型城市學校的差距,推動教育事業不斷進步.
3.注重實驗和生活結合.在實際生活中,存在很多物理現象.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借助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和案例,加深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模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好奇心,使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親近感,從而最大程度地拉近學生與物理的距離.例如,在講“摩擦力”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廣口杯,一杯大米,一根筷子.實驗設計如下:將杯中裝滿大米,并壓實,用手緊壓大米,然后將筷子從手指縫隙插入杯子中央,并倒入適量的清水,放置一段時間后,大米膨脹,然后直接拿起插入杯子的筷子一端,就能直接提起整杯米.這樣的實驗,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摩擦力的作用.
4.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使用不同實驗工具,如天平、秒表、多功能電表等,使學生結合實驗動手認識各項工具的優缺點,并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學以致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生活基本技能.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師要重視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學校也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學校的實驗基礎設施.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生活基本技能,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左薇薇.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優化教學策略[J].中學物理,2016(08).
石國華.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201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