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玲
初中數學是基礎性的學科,其中的函數思想是重要的數學思想之一.函數學習所掌握的知識,包含了數量不斷變化過程及其關系的內涵.在初中數學函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引導學生學習函數的基本概念與原理
數學突出的特征是知識點的抽象性,而函數更是展現了這一特點.在接觸的初始階段,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困難.關于函數概念的掌握,需要經過長期解題經驗與練習而感悟.在函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科學方法,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記憶,掌握函數知識,為后續的函數學習打下基礎.比如,在簡單講解函數的性質、定義等理論性知識以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布置預習和復習結合的作業,讓學生放學回家以后統計各自家庭使用的各種費用,如水電費、燃氣費等,對這些數據的變化運用曲線表示,通過觀察發現規律,強化對函數知識的認識.
二、采用多元表征的方法,增強解題的趣味性
函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內容,學生不易短時間接受.在函數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對函數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函數知識.在解題階段,利用多元表征性的圖象,容易指明解題方向,把握函數思想.比如,解答這樣的應用題:某本書的原訂價是8元,如果顧客購買超過10本,那么超出的書籍將可獲得8折優惠,請分析購書數量及付款金額之間的函數關系.對于這道題,學生拓寬不同的數學思路,增強了讀題解題的趣味性.如,第一種函數表達式:在x<10的基礎上,x取值6,y取值8×6,于是得出的函數關系則為y=8x.學生容易作出相應的圖象,并由此界定自變量取值的具體范圍.第二種函數表達式:在x=10的基礎上,y=8×10,于是建立的函數關系式是y=80.同樣,在作出函數圖象后,界定自變量取值范圍.第三種函數表達式:在x>10時,x取值16,y取值8×10+8×6×80%,于是建立函數關系式y=8×10+8(x-10)×80%.這三種具有遞進化的表達式是對學生數學思維的推進,形成了對函數的認知、抽象概括、建立思維的過程.這樣的解題方式,能夠提高數學解題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引入生活實例,加強函數與生活的聯系
函數教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函數教學中,教師要引入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近的例題,拉近函數與學生的距離.比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感興趣的電影票房以及具體售出票數之間的關系,或是市場上果園利益計算與成本之間的關系,盡可能用函數表達生活各元素和場景之間的數量關系,循序漸進地將學生帶入到函數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函數的興趣.又如,有關正方形與圓形在面積公式計算之間的聯系,正方形面積S與邊長關系可以用二次函數S=a2表達,圓的面積可以采用二次函數S=πr2表達.利用這樣的不同圖形的特征和面積函數關系,使學生在日常生活面積計算的常識中領悟二次函數的含義,從而培養學生的函數思維.
四、建立目標函數模型,學習函數知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采用數學模型展開教學,用以解決實際的問題,如實際涉及的最低費用、最短路程、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等,這些問題實際就是函數中有關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問題.教師通過建立目標函數模型,確定數學函數中的條件和已知變量,從而通過建模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函數學習的實用性與重要性.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日常生活中家庭自駕游引入到函數學習中.如,出發時汽車還有汽油50升,到達旅游終點的行駛路程是120km,這時汽油剩余35升,請推算出自駕游過程中汽車行駛路程及汽油量的關系.其中采用的數學函數模型,正是汽油的指標剩余量與行駛路程的關系,那么對應的函數可表示為y=-x10+50.
此外,在函數教學后,教師應要求學生鞏固舊知,并不斷強化反思,從而形成自己的函數學習與應用方法.
綜上所述,函數是初中以及高中數學的學習重點,對學生的終身學習以及數學思維的培養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對函數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函數學習方法與策略,由淺入深地帶入函數的認知、學習和解答中,培養學生的函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從而發揮函數的應用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