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慧香
【摘要】 目的:研究優質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新生兒黃疸患兒68例隨機分兩組。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化護理干預方法,優質護理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方法。比較兩組患兒黃疸治療總有效率;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首次排便平均時間、黃疸平均消退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治療前和治療后患兒DBIL水平、TBIL水平、IBIL水平的差異;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優質護理組患兒黃疸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護理組;優質護理組患兒家長護理服務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優質護理組首次排便平均時間、黃疸平均消退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常規護理組,以上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DBIL水平、TBIL水平、IBIL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優質護理組DBIL水平、TBIL水平、IBIL水平優于治療前及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護理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常規護理組(P<0.05)。結論:優質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降低膽紅素水平,增加排黃次數,加速黃疸消退,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提升患兒家長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優質護理干預; 新生兒黃疸; 護理; 應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1.04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1-0088-02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常見多發病,臨床發病率高,部分新生兒黃疸患兒在發病后一段時間癥狀可自行消退,無需進行治療,但部分新生兒黃疸需接受人為干預,避免病情進展為高膽紅素血癥或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患兒膽紅素水平持續升高可對患兒智力發育造成不良影響,臨床多采用換血、藥物或藍光治療方法。但在治療的同時需輔以有效護理,以加速黃疸消退,改善患兒預后[1]。本研究對優質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新生兒黃疸患兒68例隨機分兩組。優質護理組患兒男23例,女11例;日齡
3~22 d,平均(7.81±0.52)d;新生兒出生體重2513~4015 g,平均(3150.56±127.53)g。常規護理組患兒男22例,女12例;日齡3~21 d,平均(7.89±0.55)d;新生兒出生體重2515~4017 g,平均(3150.26±127.19)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化護理干預方法,優質護理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方法。(1)健康教育。對患兒家長進行新生兒黃疸發病知識教育,告知新生兒黃疸發生的原因、危害性、治療方法和護理要點等,注意根據家長文化水平的差異給予針對性宣教,以提高其疾病知識掌握度,獲得家長理解和配合。(2)舒適護理。注意保持病房衛生清潔,及時為患兒更換尿布,做好患兒皮膚清潔工作,預防皮膚感染和紅疹的發生。給予患兒全棉輕柔舒適衣物穿著,避免對皮膚產生不良刺激。(3)游泳護理。專業人員輔助患兒在37 ℃水溫水中進行游泳,需確保水質清潔,并在游泳中使用新生兒特制游泳圈。每次游泳10~20 min,每天1次。(4)撫觸護理。在沐浴時由專業護理人員對患兒進行全身撫觸護理,從頭部到胸部、腹部、背部以及四肢等,以促進胎糞排出。一般每次撫觸時間10~15 min,每天2次。(5)光療護理。對光療箱進行消毒,對箱內溫度進行調節,設置照射溫度為30 ℃,照射8 h,每隔1 h翻身1次,確保藍光對皮膚的充分照射。用眼罩遮蔽患兒雙眼,并用尿布包好會陰部。(6)飲食護理。根據患兒情況適當添加配方奶粉和輔食。在新生兒娩出之后可給予10%葡萄糖高滲液50 ml喂養,之后按需進行母乳喂養。(7)排便護理。記錄患兒排便的時間,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排便現象,并適當進行肛門按摩,采用潤滑劑等涂抹肛門,以幫助排便。便后保持臀部清潔干燥[2]。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黃疸治療總有效率;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首次排便平均時間、黃疸平均消退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治療前和治療后患兒DBIL水平、TBIL水平、IBIL水平的差異;不良反應發生率。
顯效:經治療1周,臨床癥狀均消失,黃疸消退,血清膽紅素水平在正常范圍;有效:經治療1周,臨床癥狀減輕,黃疸大部分消退,血清膽紅素水平顯著降低;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黃疸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之和[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統計分析所得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黃疸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優質護理組患兒黃疸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比較
優質護理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DBIL水平、TBIL水平、IBIL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DBIL水平、TBIL水平、IBIL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優質護理組DBIL水平、TBIL水平、IBIL水平優于治療前及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兒首次排便平均時間、黃疸平均消退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比較endprint
優質護理組首次排便平均時間、黃疸平均消退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優質護理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常見多發病,是出生后前幾天因血腦屏障通透性加強,導致膽紅素透過血腦屏障進入到中樞神經系統的情況,因血液中間接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引發黃疸,對新生兒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甚至可遺留后遺癥或導致新生兒死亡,需加強重視[4]。
目前,臨床對于新生兒黃疸的治療關鍵在于預防高膽紅素血癥發生,以改善患兒預后。治療方法包括藥物、藍光治療等,在治療的同時給予細致的護理干預非常重要[5]。
優質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護理干預模式,其遵循人性化護理理念,可為患兒提供從環境到生理、心理等的全面護理[6]。對于新生兒黃疸患兒來說,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可從飲食護理、光療護理、游泳護理、撫觸護理、皮膚護理、排便護理等方面進行干預,可有效刺激腸道蠕動,加速胎糞排出。其中,經過撫觸,可對背部體表神經進行有效刺激,興奮脊髓排便中樞,從而加速胎便排出。另外,因低溫可導致體內游離脂肪酸水平升高,導致黃疸加重,因此需做好保暖護理[7]。光療護理可有效促進間接膽紅素代謝,減少進入到肝腸循環的膽紅素水平,降低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另外,還加強了對家長的健康教育,鼓勵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可有效促進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加速患兒病情的好轉提供保障[8-9]。
本研究中,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化護理干預方法,優質護理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方法。結果顯示,優質護理組患兒黃疸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優質護理組患兒家長護理服務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優質護理組首次排便平均時間、黃疸平均消退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常規護理組(P<0.05);治療前兩組DBIL水平、TBIL水平、IBIL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優質護理組DBIL水平、TBIL水平、IBIL水平優于治療前及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護理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常規護理組(P<0.0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降低膽紅素水平,增加排黃次數,加速黃疸消退,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提升患兒家長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東偉.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2(4):239-240.
[2]陳瓊珍,孫彥.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EB/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8):1365,1367.
[3]孔艷霞.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治療效果及黃疸指數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6):168,封3.
[4]仇苗苗.綜合性護理干預配合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23(9):2549-2551.
[5]荊宜紅.新生兒黃疸應用多元化早期綜合性護理干預90例的效果觀察[EB/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14):2789.
[6]吳巍,李芳.退黃湯聯合藍光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臨床護理體會[J].光明中醫,2011,26(6):1251-1252.
[7]孔祥珍.臨床路徑在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71-73.
[8]康飛.人性化護理對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藍光照射治療依從性的影響臨床研究[J].醫藥前沿,2016,6(21):284-285.
[9]唐紅裝,梁麗清,謝映梅,等.短時多次藍光療法在新生兒黃疸治療中的效果觀察與護理[J].廣東醫學,2010,31(23):3154-3155.
(收稿日期:2017-03-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