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筑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學與教育的有機綜合.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可見,教育的重要本質特征就是人性的教育.任何階段的教育都不能離開人性教育,尤其是初中階段的教育,人性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上世紀90年代初,教育專家提出了“素質教育”,其核心就是在呼喚教學要與教育有機結合,齊頭并進,將教育滲透到教學之中,重塑人文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學生人格.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課程的改革朝著素質教育的目標邁進.二十多年來,數學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就數學教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提出了一系列頗有見地的觀點和建議,深受教育同行的普遍認可,大家一致認為挖掘、發揮教材的教育功能是數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初中數學教師,當務之急是在新課程數學教學中挖掘、發揮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一、堅貞不渝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
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無論是什么學科的教育教學,任何時刻都離不開愛國主義的教育.初中數學教材中有許多重要的知識是我國古代數學家智慧的結晶.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介紹我國古代輝煌的數學成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例如,在講“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介紹“勾3股4弦5”是兩千多年前我國數學家商高首次發現的,比西方畢達哥拉斯還要早三百多年;趙爽證明勾股定理的弦圖,其構思之巧妙令人嘆為觀止,曾被2002年北京國際數學家大會選為會標,成為了中國人的驕傲,讓中國數學界引以為豪.
二、百折不撓的承受挫折能力教育功能
數學發展的道路是崎嶇不平的,許多數學家為了到達光輝的頂點,嘔心瀝血,百折不撓,寫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適當介紹這些發現的成果來之不易,傾注了無數前輩的畢生心血,對學生進行百折不撓的教育,從而培養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堅強的意志.比如,中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他在研究了圓周率π的近似值時,花費了無數的心血和大量的精力,終于得出了π=355113.這是圓周率近似值中分母小于16604的最佳漸近分數.同時,祖沖之還算出了3.1415926<π<3.1415927,其中不足近似值與過剩近似值的算術平均值已精確到小數點后第8位,是當時世界最高水平.祖沖之當時求圓周率時用的計算工具是算籌,要經過加、減、乘、除、乘方和開方,而且各種運算要進行130次以上,即使在今天用筆算也是一件繁難的工作.這樣,對激發學生執著探索、勇于發現、百折不撓、不斷進取的信心無疑是一種震撼.
三、誠信嚴謹的唯實求真品格教育功能
誠信是人的基本素養之一,也是道德的底線.數學恰是一門訓練嚴謹誠實思想品德和鍛煉堅強意志的學科.數學講究真實,摻不得絲毫的虛假,一切推理論證都必須有根有據、嚴密不落,經得起反復推敲和驗證.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解題時應養成認真分析、計算仔細、書寫整潔、思維嚴密的良好習慣.例如,一種商品的價格為a元,比另一種商品高20元,求另一種商品的價格.問題的解決并不難,答案就是(a-20)元.有些學生受負遷移的影響,給出一個類似的問題,容易出現想當然的錯誤.比如,大牛比小牛重20%,如果大牛重akg,那么小牛重幾何?有的學生回答:a(1-20%)kg.這類錯誤歸根結底就是思維品質缺乏“真”與“實”,“想當然”而缺乏嚴謹的態度所造成的.
四、抑惡揚善的審美情操陶冶教育功能
不懂數學的人總是認為數學是門枯燥乏味、缺乏情趣的學科,而實際上數學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大花園,到處洋溢著美的芬芳,有外在的形式美,也有內在的結構美.可以說,是美不勝收.不必說圓、橢圓和正方形的對稱美,也不必說N階幻方的結構美、某些方程的形式美,更不必說函數圖象的曲線美,單說一些被公認為枯燥乏味、毫無生機的數字的奇妙組合就能讓人嘆為觀止.比如,被譽為鳳凰展翅的16225679×35=567898765;孤雁出群的999×999=998001;萬眾一心的781250×128=100000000;孔雀開屏的112=121、1112=12321、11112=1234321……馬克思說:“一門科學,只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達到完善的地步.”可見,數學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不僅科學的發展需要數學,日常生活、生產勞動需要數學,把數學知識運用到音樂、美術、書法等文化娛樂活動中同樣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
總之,數學中隱含著大量不可多得的人文教育功能.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處處留心,善于挖掘和利用,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從而體現教育教學的核心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