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紅
【摘 要】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從現代教學觀看,教師的職責不僅是給學生傳授知識,而且還要教會學生遇到問題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如何探討、如何研究,總之就是交給學生正確學習的方法,逐步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和自學的能力,使學生想學、愿學、會學。特別是化學課,知識單調無味,單靠傳統的教學方法,只能是學生日久生厭。那么,怎樣才能在化學課中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的引導他們自我動手、動腦研究探討呢?經過多年高中化學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一種能充分發揮學生智力作用的課堂教學方法——誘思探究。
【關鍵詞】誘思探究;高中化學
一、誘思探究化學教學方法的理論
教師化學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和諧發展是誘思化學教學的主導思想,這是化學教育事業能夠順利發展的前提條件,它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主導課堂,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特別是高難度的化學學習中學會探索、反思,這種化學教學方式能夠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快、更好地收到化學教學中的學習效果。
現代的化學教學目標就是促使學科的化學教學能夠全面地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然而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占主導地位,教師只是負責引導學生學習、探索、反思,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了在化學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
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轉折點,所以高中的學生往往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但是化學的學習需要的不只是死記硬背,它更需要學生的思考、探究、運用、反思。誘思探究這種化學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化學教學在這方面的不足。
二、誘思探究化學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化學這門學科并不是建立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它的主要內容是實驗探索,它的理論知識是科學家們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現象總結、探索等各種方式得到的,所以要想很好地理解化學理論知識,有效途徑就是回到實驗中,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合作探究。
1.事實誘導,幫助學生憑思維的直覺性獲得知識
通過生動的事實呈現學習情景,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直覺性。如生活中有關的物品、現象、事件、經驗等。新教材在編排上也非常注重情景、資料、史話的應用。如在化學反應方向教學中筆者設計以下事實讓同學憑直覺思考從而得出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斷方法:①水自發由高處流到低處能量如何變化;②吸熱反應在高溫條件還是低溫條件更易發生;③放熱反應在高溫條件還是低溫條件更易發生;④把一碗豆子灑落到地面和把灑落的豆子撿回到碗里那個更容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或常識可以判斷,體系能量降低的反應易發生,吸熱反應在高溫易下發生,放熱反應在低溫下易發生,混亂度增大的反應易發生。進一步引導同學用焓變、熵變復合判斷反應能否發生的方法。
2.情景誘導,幫助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通過圖片、流程圖、模擬、化學史、故事等方式,模擬與真實事物相似的學習情景,有力于調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例如,在《原電池》教學時,筆者創設下面的情景來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曾經有一位格林太太鑲了一顆金牙,但有一次因意外事故,她的金牙旁邊的一顆牙齒破碎,牙醫為她補了一顆不銹鋼牙,可是自那次事故以后,格林太太就留下了“后遺癥”:經常頭疼、夜間失眠、心情煩躁,拜訪了很多當時的名醫,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儀器,都無功而返,后來,一次偶然機會,她遇見了一位年輕的化學家,化學家很快就解除了她的煩惱,你能成為那位化學家嗎?你想知道格林太太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年輕的化學家用什么方法解除了格林太太的煩惱嗎?通過設計以上情景,同學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調動,使同學能夠很快融入到課堂中去,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3.問題誘導,幫助培養學生思維的縝密性
應通過提供“懸念”問題,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地,以此來點燃他們思維之火花。特別是,當疑問解決,獲得成功時,學生會從成功的喜悅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
4.實驗誘導,幫助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化學實驗,是利用以“觀”激“趣”,以“趣”生“疑”,以“疑”引“思”,以“思”求“知”,以“知”帶“能”的手段和措施。在實驗教學中,我們積極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作準確記錄。鼓勵學生大膽從中發現問題,引導他們分析這個問題應該從何入手,解決這個問題有哪些途徑和方法,利用什么理論根據,最后得出什么結論。通過這樣的誘導活動,來開拓學生的思維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例如,在電解滴加酚酞試液的NaC1溶液時,可觀察到兩極上有氣泡產生,陰極附近溶液很快變紅色。引導學生分析兩極上是什么氣體?如何檢驗?為什么陰極附近溶液變紅色?電解產物是什么?兩極上析出的氣體體積有什么關系?邊做實驗、邊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步步深入,在探索知識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三、結語
總之,在課堂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誘思探究教學由始至終都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根本、以能力方法為中心的現代教學理念,是實施以培養創新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