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
摘要:本文分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以期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的本質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動手操作的方法,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教學注重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引導者.在新課改背景下,分析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能力等非常有必要.
一、在探究性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實驗教學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學生不僅要在原有物理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驗,還要創新實驗.這就要求學生將物理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進行有效融合.
例如,在講“重力加速度測定”時,涉及的內容有:單擺法計算公式:T=2πtg,利用打點計時器法根據重物的自由下落特點用公式Δs=gT2求出g.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做這兩個實驗,大多數學生都能順利計算出g.此外,讓學生探究:把一輛小車連接紙袋與打點計數器,將其放于30°和45°的斜面上,讓小車運動至底部.提問:是否能根據力的分解求解g值,是否能設計其他實驗求解g值?引導學生根據此實驗探究.此實驗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從多方面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在反思性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有些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之后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對于學生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非常少,這對于學生之后進行實踐操作造成不利影響.而將反思性教學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主要表現為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理論知識教學逐漸轉變成實驗教學,并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指導學生完成物理實驗.
例如,在講“生活中的電磁波”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使用電磁爐做一份食物,寫一份報告,報告內容有:電磁爐加熱原理、電磁頻率、電磁波產生、做食物過程、注意事項、使用時間、相關參數及實驗體會等,并指出為何不能用陶瓷材質鍋在電磁爐上加熱.學生利用多媒體收集電磁波在不同領域的具體使用情況,并例舉一些其他電磁波應用,最終完成實驗報告.在此實驗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結合所學的物理知識,還應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反思實驗中出現的各種現象,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三、在自主設計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為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性實驗教學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根據自己收集到的各種實驗資料,按照實驗操作要求,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獨自完成實驗操作、記錄.此種實驗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
例如,在講“力的分解”時,教師可以布置兩個設計性實驗.實驗1:在斜坡上使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量并計算出1個砝碼、2個砝碼的拉力大小.實驗2:在一個豎直平面內用兩個彈簧共同拉住一個砝碼,兩個彈簧之間保持30°、45°、60°、90°、120°角度下兩個彈簧的拉力.在自主設計及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要充分應用課本中所學的理論知識.課本中未涉及的相關實驗,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將實驗任務布置給學生,使學生按照具體實驗要求設計具體演示方案,最終完成實驗.在實驗1中,學生會用到摩擦力、重力、彈簧拉力等內容,可按照下滑力公式:mg·sin角度、正壓力公式:mg·cos角度進行計算.在實驗2 中,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計算兩個彈簧拉力.這樣,安排不同實驗,使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力的分解,聯想更多力的分解情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在實驗總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只是簡單地講解實驗原理、方法、步驟等,然后安排學生完成相應的實驗,容易使學生在操作時對于操作方法不熟悉,很難得出準確的實驗結果.在學生完成實驗后,教師也只是簡單說明實驗結果,未深入總結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錯誤,導致實驗教學效果不理想.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進行多次實驗,并總結實驗問題所在,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探究性實驗、反思性實驗、自主設計實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及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