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文惠
在美術課堂里能不能讓孩子有興趣學,有興趣聽,有興趣做,這確實是我們作為美術教師不可推卸的要思考的問題,這些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出,非常多的優秀美術教師培育出了大量的美術人才。
在我的美術課堂理念里,我也為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喜歡美術,熱愛美術在不停的實踐,思考,反思,再實踐,以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堂教學四環節
在教學課堂里,以領為主的課堂、學生悟為主的課堂,欣賞為主的課堂,創作實踐的課堂這四個環節,在美術課堂中是循序漸進的。
1.“領”的課堂
美術課堂中,教師也要給學生很清晰的思路,這就需要教師有一個領的過程,把學生領到美術課堂來,怎么領?可以用各種方式去領,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可以用傳授的方法,可以借助多媒體活躍一些的方式,等等很多方式,領的過程其實就是傳授美術基本技能的過程,比如前面講到折紙這樣的課堂,要領著學生們學會折紙最基本的折法,需要傳授一些基本折紙技能,正著怎么折,反著怎么折,對角怎么折,等等。
很多課程都涉及到領為主的課程,比如國畫學習、手繪線條學習,還有有關色彩知識的課堂,所以領的過程很關鍵,不是說對于每個學生領進來就能學會了,有些基本技能掌握還是有難度的,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把這個難度分解開,不同年齡段掌握接觸哪個程度的學習,教師就要領到一定的程度,比如低年級學生學習毛筆畫,調墨對于學生來說是個難度,就先領學生不許調墨繪畫,先熟悉毛筆,蘸上墨在紙上涂涂畫畫,熟悉工具就是他們這個年齡段需要教師領的過程,領的過程中,可以增加氣氛,選擇鮮艷的色彩涂上去,學生興趣就更大了,這樣的課堂,在教師領的過程中對于低年級學生難度不大,但既學到了相關知識,同時增加了課堂氣氛,學生越畫興趣越高,所以課堂上教師領的過程非常重要,要用基本技能領,激發興趣,再讓興趣領,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清晰的學習思路。
2.“悟”的課堂
悟的課堂,或者是以悟為主的課堂,也就是領的課堂的延伸,也是實踐的課堂,這個課堂要和實踐生活、學生身邊的大自然相聯系的課堂,在產生興趣的基礎上,是發揮學生主動性較強的課堂,悟的課堂才得以發揮,讓學生學到基本技能后有所延伸,有所感悟,有所靈感,比如七年級賀卡設計這樣的課堂,應該是基礎知識的延伸,有了折紙折疊造型的基礎,有了色彩圖案的基礎,還有生活中親情朋友的那份真摯情感獲得靈感,這個賀卡設計才能順利的設計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3.“欣賞”的課堂
欣賞的課堂,這是拓展學生美術知識面、開闊視野的課堂,也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課堂,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對學生自己本身掌握的知識給予了補充和調整的課堂,是自己學得到知識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的課堂,比如《向日葵》這一課,以欣賞為主的課堂,這一節課欣賞對色彩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以前的色彩基礎之上得到鞏固和補充,對色彩的感覺和感悟也會在以后的實踐練習中運用進去。
4.“創作”的課堂
美術課堂如果真正做到了領、悟、欣賞,那么創作能力的培養,只需老師們輕輕地去推動學生大膽的發揮,想象,完成,較難的創意教師可以輔助完成,學生的學習美術的信心會越來越強。
藝術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獲得感悟,用所學知識得以表現發揮。
二、讓孩子接近生活,接近大自然,培養創造能力
感受自然,自然界才是學習美術真正的老師,講到遠古人的藝術時,讓同學們自己想象,那時遠古人是沒有老師的,遠古人的盾牌、陶器上的花紋、圖案產生是來源于大自然界中,是大自然賦予了他們藝術靈感,是當時生活環境造就了他們的創造能力,創造了火,創造了生活用品,創造了陶器,創造了弓和箭,所以,藝術應該是來源于生活的。讓大自然拓寬孩子的視野,拓寬孩子的想象力。
三、結語
美術教育是普及性教育,并不是針對個別特長生的,既然是普及性的教育,我相信,就應該讓所有的孩子從小喜歡美術,愛好美術,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讓美術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大眾文化,普及在生活當中,說話之間提筆就可以表現出來,很輕松,很自然的表現。
在素質教育全面推廣的今天,美術教育怎樣才能使學生不是機械的完成繪畫創作,而使其成為以內心體驗為基礎的自我個性表現和創造性表現活動,讓孩子尋找原本屬于他們的充滿快樂和欣喜的學習生活,讓他們親近自然,恢復已變得遲鈍的感覺和知覺,美術教育就應該把每個學生的眼睛和耳朵的潛在能力喚醒、點燃、開發、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