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麗曉
摘 要:本文以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Go for it》Section B 3a的閱讀材料為研究對象,尋找讀寫結合點,拓寬寫作訓練途徑,旨在探討如何深入研究閱讀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寫”的因素,并以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接受的方式組織閱讀,在學生讀通、讀透,有所感悟和體會的基礎上,進行“寫”的訓練的遷移。
關鍵詞:《英語課程標準》 立足文本 以讀促寫 圖示理論
一、背景
寫作是英語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也是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一種體現。同學們長時期以來,從英語課本所得到的,更多的只是好詞好句,而同學們覺得,這就是這本書對他們的習作最大的幫助。
那么,為什么我們不認真地利用我們的教材,扎扎實實地在課堂上滲透這一思想,并以此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呢?本文旨在探討如何立足文本,達到以讀促寫。
二、立足文本,以讀促寫
(一)明確內容目標
以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Go for it》Section B 3a的閱讀材料為研究對象。這種讀寫結合訓練方式緣于“讀”,但又不拘泥于“讀”,打破傳統閱讀教學只“讀”不“寫”的定式,讓學生在讀寫結合中升華情感,歷練思維,學會閱讀,樂于表達,從而達到讀寫結合、讀中悟寫、讀中導寫、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
(二)尋找讀寫結合點,拓寬訓練途徑。
(1) 基本模式
經過學習、借鑒和探索,我們總結出了一個在閱讀教學中拓展習作訓練的基本模式:第一個環節,課堂上應盡力營造寬松和愉悅的氛圍,讓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感受,暢所欲言。第二個環節,引導學生透過文字去整體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獲得對事物感受。第三個環節,引導學生抓文章重點(拓展點),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內容的。 第四個環節,以寫作為手段,在習作實踐中運用閱讀時學到的知識,訓練作文能力,同時使讀的效果得到鞏固。第五個環節,緊扣讀寫聯結點,采用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方式,使學生的讀寫能力都得到發展。下面以一案例來說明這一模式。
話題: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8b unit 3)
教學目標:利用知識談論過去發生的事情或經歷
第一環節,靈活導入,激發熱情
1.Free talk.Talk about the winter holidy.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愉快地聊著寒假的話題。
2.預測圖片
展示Section B 3a圖片
While I was reading, where was Linda? Can you guess what was in the opening box?為下面閱讀的開展作鋪墊。
第二環節,通讀課文,感知課文
1.快速閱讀文章,填表格
who when where to go What happened(發生)
2.帶著問題閱讀Linda couldnt see Davy anywhere.What happened to Linda and Davy?引導學生透過文字去整體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讓內部語言化成外部語言。
第三環節,找準重點,以讀悟寫
細讀文本,完成表格。
When/while who activities who activities
When
while
while
When
When
能否用when,while句型來描述過去正發生的事情是文章提供給學生寫作的文本信息。
第四環節,讀寫遷移,以寫促讀
讓學生看四幅圖來描述故事,為下面的篇章寫作降低了難度。然后,還是采取今天課堂上一直采用的表格引導學生的寫作思路。以寫作為手段,在習作實踐中運用閱讀時學到的知識,訓練作文能力,同時使讀的效果得到鞏固。
第五環節,分析評價,形成能力
在研究中,我們確定了以下幾個結合點(拓展點),以提高研究的操作性。
A.寫正確規范句子
七年級的作文教學,更關注用詞恰當,句子的正確與規范,為以后的高層次的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B.賞析閱讀文章的美
以閱讀作為應用能力提高的基石,促使學習者反復咀嚼、斟酌閱讀中所學的東西,可有效促進語言產生性運用并使其內在化。
C、尋找讀寫結合點,拓寬思維。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找到了很好的理論支撐點:圖式理論。
如7B Unit 12Section B 3a的作文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
2.
3.
要求:1、四人一小組根據習慣的分類討論,給出更多建議
2、每個同學分工完成下面的心智圖
4.Writing:
自始自終使用圖示法引導學生的注意,編碼知識,促進記憶,形成推論,激發探究精神,有效地實施了分層寫作教學。
“立足文本,以讀促寫”,做到立足于“讀”,著眼于“寫”。教師深入研究閱讀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寫”的因素,并以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接受的方式組織閱讀,在學生讀通、讀透,有所感悟和體會的基礎上,進行“寫”的訓練的遷移。由于是有所借鑒、有所感悟和體會,此時的學生對“作文”也能“夸夸其談”,也能“下筆有神”,也能感受作文所帶來的自信與快樂。久而久之,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也就養成了。挖掘英語教材隱性的功能,在閱讀教學中讀寫并駕齊驅,打破以往讀寫脫離的陋習,撐起讀中悟寫、讀中導寫、以讀促寫和以寫促讀的一片藍天。要在閱讀教學中寓寫于讀,就要做到將教材“一課兩用”,就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參考文獻:
[1] 王健文,初中英語“以學促學”課堂教學模式探討
[2] 王 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學苑出版社,2001
[3] 梁儀.初中英語教學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4] 葉未爾 圖示理論與閱讀教學[J]外語教學 19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