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川
摘 要:數學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其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思維認知的發展、綜合素質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純理論知識的數學課堂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小學數學教學,應力求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通過生活實踐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進而實現有效的教學。本文主要分析實踐生活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 實踐生活教學 應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被逐漸取締,各類新型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實踐生活教學法便是其一。將實踐生活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有效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拉近學生與數學學科之間的距離,從而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對學生思維創新的培養[1]。但當前仍有部分教職工對生活化教學模式與數學學科的認識不夠全面,致使教學效果不顯著,因此下文先簡要分析實踐生活教學與數學學科間的聯系,其次重點探討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實踐生活教學與數學教學分析
實踐生活教學是指將教學活動安置于實際的生活背景中,通過生活實踐激發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愿望,讓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學習,在學習中得到成長。而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在確保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之外,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抽象思維、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在價值觀、情感以及態度等多方面的發展[2]。由此可見,數學學科與生活實踐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生活中的許多活動都需要用到小學數學中的相關知識,相反的,數學中的多種知識都能在生活實踐中得到反映。例如我們在逛商場,買生活用品時需要用加減法運算,在分餅、分田地時需要用到分數等等,因而生活需要數學,數學教學也不能脫離生活實踐。但是當前多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只是單純的講解理論知識,不與生活問題相聯系,這使得數學失了根基,使得數學教學活動猶如空中樓閣,無法穩固,學生理解與學習起來也更加困難。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將數學教學立足于生活實踐,以實際的生活為數學知識的背景,有效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實踐生活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在課前導入階段的應用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有效的課前導入能有效拉近學生與數學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欲望,但是課前導入的有效性需要教師選對教學方法,將實踐生活教學應用到課前導入部分,利用學生熟知的生活事件引出需要學習的新知識,便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3]。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數”這一知識點時,如果剛開始上課,教師就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分數”不僅會讓課堂枯燥無味不說,還會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但如果教師以一個生活故事開頭,則會讓數學課堂充滿情趣。例如教師利用以下生活問題導入新課:媽媽烙了三張好吃的煎餅給小明、小花、小星吃,將第一塊煎餅分為3份,給了小明1份,小花見了說“這哪夠呀,我要吃兩份!”于是媽媽將第二塊煎餅分了6份,給了小花2份,但是小星又嚷嚷著說“不行不行,我要3份!”媽媽便將第三塊餅分為12份,給了小星3份,同學們,你們知道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分餅嗎,貪吃的小花與小星多吃了煎餅嗎?當學生對教師的問題感到困惑時,教師就適時拋出新知識“用一般的數學問題解決不了對不對?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用到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知識分數啦!”通過這樣的生活實踐教學,有效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獲得知識的欲望,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4]。
2、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高效的課堂需要建立在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上,教師能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不僅會讓課堂充滿趣味,還能通過有效的課堂活動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等,同時也能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教學活動與生活實踐中得到有效的拓展。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具體的教學活動,開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活動[5]。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統計”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利用學生都比較喜歡的“中獎”游戲來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去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理解。提前準備兩個轉盤,將其中一個轉盤設備為面積相等的三個區間,將另一個設置為面積不等的三個區間,顏色分別為紅黃藍、當學生射中藍色時獎品為鉛筆、射中黃色時獎品為圖書、射中紅色則無獎,組織學生進行多次射盤,并在射盤的過程中記錄中獎的次數,最后對中獎情況進行統計。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活動,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概念”、“統計”等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而提升學習的效率。
3、在課后學習中的應用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尤其是對小學數學來說,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與引導只能從潛在層面加深學生對某一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學生要想真正掌握這一知識,并將這一知識化作自己的能力,能將其運用到生活中,還需要課后的學習。在課后的自主學習階段,教師仍可將實踐生活教學方式運用其中,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與運用。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十以內的加減法”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后為學生布置一個小任務,自主去買一個東西,自己完成購物、結算等全過程,并將在這個過程中用到的數學知識記錄下來;或是在引導學生學習“方向”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畫下自己家的平面圖,并在圖中標明方位,讓學生分辨一下學校與自己家的相對位置等,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運用。
結 語
總而言之,實踐生活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重要且廣泛的,教師應有效運用生活實踐,做好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 魏曉霞.實踐生活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6(22):93-94.
[2] 韓能文.探究實踐生活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03):32-33.
[3] 馬新華.解析生活化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48-49.
[4] 龍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碼設計,2017,6(11):170.
[5] 史銀娟.生活中的數學更能扣人心弦——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2):22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