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君 李士金
中國學術生態細節考察——以《朱熹論韓愈之文學理念及其創作》一文為例
許文君 李士金
從題目看,學界尚無專門討論朱熹論韓愈文學理念的文章。從具體文本考察可知,本文實際上也是重復前人說過的話題內容,且有不少錯誤的論述。研究生在讀書期間因為有形式主義的論文發表、外語過關等等要求,真正讀書打基礎的時間不多,真正研究思考某一學科領域的時間也受到極大的影響。朱熹 韓愈 形式主義論文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發表許家星《朱熹論韓愈之文學理念及其創作》一文。從本文摘要內容可知與標題并不符合,標題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是:朱熹論韓愈之文學理念,然后及其創作,可見前者更為重要。作者所說的關鍵詞有三個:
朱熹;韓愈;文學理念
這與標題文字所顯示之重點符合,但“摘要”文字則說明其并沒有全面探討“朱熹論韓愈之文學理念”這個問題,而是就韓愈文道關系論與朱熹文道關系論之異同而羅列學界眾所周知的資料。文章“摘要”何以游離于朱子“論韓愈之文學理念”?這就是今日中國學術生態的一個典型問題,值得反思和研究。因為倘若在標題中實事求是地說明論朱子的文道關系論,則學界研究已多,張健、吳長庚、莫礪峰等專家在朱熹文學研究的著述中多有論說,李士金博士論文《朱熹文學思想述論》中亦有比較全面系統的研討,所以,要寫這方面的論文,難有新說,更難發現新材料,倘若是真正把韓愈的文道論與朱子的文道論加以比較,則對于韓愈、朱熹的文學思想須有比較全面的了解,要下很大的功夫,其花費時間精力之多,研究周期之長,是急功近利的所謂論文作者所無法投入和忍受的。何況,即使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即使有扎扎實實的研究態度,還必須有淵博的學識和文化知識素養,而這樣的學養基礎卻不是一年兩年就獲得的。作為研究主體的基本素養需要長期的認真學習和積累,在大學畢業后至少還需要沉下心來閱讀歷史文化典籍10年以上,而現在的教育體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大學畢業生,即使是博士學位獲得者也有不少空虛不學,只是應付學業,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整個社會體制弊端問題,教育科研用的是納稅人的錢,實際上沒有責任人,巨量投資背后是掌權者個人尋租的復雜游戲。教育科研的實質被嚴重忽略,大家都在演戲。比如大學生、研究生在讀書期間有形式主義的論文發表、外語過關、計算機等級等等要求,真正讀書打基礎的時間不多,真正研究思考某一學科領域實質內容的不多。就業被權勢金錢綁架,即使博士學位獲得后,未必能找到適合的工作。三年中許多形式的東西要你去完成,就業的壓力像一把利劍懸在頭上,時時困擾,影響心情,很難安心讀書做學問。本文作者當時正是在讀博士研究生,就讀學校是著名的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發表論文的時候30歲,實際交稿日期是2007年7月29日,則其寫作時大約在29歲時。在中國的教育學術大背景下,作者在標題上變換說法,也是學業壓力所致。我們開始考察朱子文學研究的論文,從題目看,認為本篇論文應該有點學術意義價值,因為學界尚無專門討論朱熹論韓愈文學理念的文章。所以把本篇作為重點考察對象,許多論文從標題即可知是重復前人成果,不必過多花費精力考察。因為作為重點考察對象,所以本篇列入個案研究,從具體文本考察可知,本文實際上也是重復前人說過的話題內容,且有不少錯誤之論述。
《朱熹論韓愈之文學理念及其創作》全文不足六千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文字作為本篇的開始,總計408字(包括標點符號),本來應該對于朱子論韓愈的文學理念和創作加以總體的說明,至少應該引出這個中心論題,可是,實際上,作者根本沒有談到朱子論韓愈的文學理念問題,也未涉及朱子論韓愈的文學創作。顯然這樣的論文開端基本上與論題背離。作者所引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提出的“唐宋變革”問題和陳寅恪在《論韓愈》中的言論,都是說韓愈這個人物是何等重要、何等關鍵,這部分文字計171字(包括標點符號)。下面他自己的文字還是說韓愈重要卻出現了錯誤:
韓愈不僅在尊孟子、倡道統、言性情、辟佛老等方面予宋代新儒學以直接引導。
韓愈能夠給予“宋代新儒學以直接引導”么?這是一個常識性問題,說明的是寫作古代文學的論文必須要有中國歷史文化修養,否則,一說話就不符合實際情況。再如說韓愈發起的古文運動“一直延續到北宋”,這顯然不符合歷史事實,以韓愈和柳宗元為代表人物的古文運動怎可從中唐到晚唐經過五代“一直延續到北宋”呢?這些常識性的錯誤均因為作者對中國文學史的基本常識缺乏了解,在語言表達方面也缺少嚴格的訓練。云韓愈“倡導的文道二元說”,乃是因襲學界玄虛之陳說。許文第一部分最后用不足85字談到朱熹,又是因襲學界陳說。比如云“北宋以來部分理學家文道一元的看法”之類,只是作者為了表示自己高深莫測,因襲學界二元、一元之術語,高談闊論,并沒有談到他標題中的朱熹論韓愈的文學理念和文學創作。探討韓愈的文學理念和文學創作必須根據具體原著文字作出切實的論述,不是亂編幾句文道二元和一元就可以說明問題的。論文的開頭很重要,必須與題旨直接關聯,從以上分析可知,本文的開頭不但游離于題旨之外,而且出現論述的錯誤,是湊合學界資料、急忙成文的產物。
我們細細閱讀了本文的第二個組成部分即“一、朱熹以文道一元說取代韓愈之文道二元說”,這部分文字最多,達3400余字。細致查核其第三個組成部分:“二、朱熹對韓愈文學創作特點的評論”,可知此部分內容亦是因襲學界前人論述。朱熹究竟是如何論韓愈文學理念的呢?作者完全回避了標題中的主旨,采取了偷換概念的做法,而且在小標題中也不隱瞞自己的做法,具體論述內容赫然在目,并未圍繞朱熹論韓愈的文學理念這個核心問題來展開討論。作者把學界關于朱子文道關系論的資料湊合成文,卻又不愿意讓編輯和讀者從標題中一眼看破,便以一個很“新”的論文題目來掩人耳目。許文在背離論題的具體敘述中沒有新材料和新觀點,論述錯誤比比皆是,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倘若能夠很好地討論韓愈和朱子的文道關系論,體現二人不同的文學理念,即使重復前人的內容,起碼有傳播圣賢文化之功。可是,錯誤的論述,歪曲的闡述,足以使得某一領域的學術研究烏煙瘴氣,污染嚴重,影響視聽,還很難在短期內去除其影響。
作者用了1000余字談韓愈和朱熹之前理學家的文道論。其敘述文字歪曲前賢思想,令人驚異。作者說“理學家們對道愈來愈重視,并提出文道一元說”,這本來是學界玄虛的陳說,許文重復此種玄虛之說則是為了與他自己的小標題相應,可是所引周敦頤的話卻是“文以載道”說。按照作者對于韓愈文道的敘述,周敦頤的文道論也應該是二元的了。然而,作者在把學界常常討論的周敦頤文道說論述重復之后,卻說了一句這樣的結論:
這就將文道關系由韓愈的并列說轉變為虛實本末說。
許文前面還說“理學家們對道愈來愈重視,并提出文道一元說”,卻又自己轉換說法成為“虛實本末說”,那么,虛實本末是一元呢?還是二元呢?作者不顧這些,緊接又把學界常說的二程作文害道說重復一遍,與作者前文所云“理學家們對道愈來愈重視,并提出文道一元說”毫無關聯,因為程頤說作文害道證明的是文道的矛盾沖突。許多人誤解程頤的觀點,程頤所論之“文”有特殊的語境背景,這里不必細說,只就《朱熹論韓愈之文學理念及其創作》一文作者的論述而言,程頤的觀點與所謂文道一元論根本不是一回事。
作者在談到朱子文道關系論時,其資料和論述內容均為學界常識,論述經常出現錯誤,使得本來很清楚的問題被搞得混亂不堪。比如說:“在文與道的關系上,朱熹繼承理學前輩的看法,徹底改變了韓愈的文道各自獨立并行的看法,強化了文道合一這一新的文學觀”,就看出作者在自說自話,朱子繼承了前輩學者什么看法?按照作者的前文,是文道一元的看法,然而,正如我們已經分析的那樣,作者所列舉的前輩理學家誰也沒有文道一元的說法!朱子的文道關系論十分深刻辯證復雜,許文如此錯誤的機械的理解已經荒謬,其立論前提前后抵觸,反復無常,令人莫名驚詫。作者還有這樣的高論:“在朱熹看來”,“后來文人皆是犯了以文為本,以道為末的錯誤。”作者大約是想著韓愈和理學諸前輩,所以在論述的時候,就說“在朱熹看來”,“后來文人皆是犯了以文為本,以道為末的錯誤。”但這需要加注才行,從上下文看,作者是論述“朱子看來”,朱子怎么可能發現他“后來的文人”所犯的錯誤呢?
許文把學界經常引用的朱熹《讀唐志》文字大引特引,以增加論文字數,引到朱子評論歐陽修的文字,便又敘述一番。從作者的總結文字“概言之,朱熹對文道的看法是”云云可知,許文就是在論述朱熹文道關系論,而學界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但多而且全面深刻辯證,許文的論述不可能有什么新意,誤解之多反而造成學術生態之混亂。
作者大量引用《朱子語類》一三九原著文字,都是學界經常引用的文獻資料,奇怪的是,引用原著概未標明具體出處頁碼,往往只說某某卷,但卻將這些眾所周知的卷一三九中的文字都注為“《朱子語類》卷一三七”。這一點恰恰證明作者對于朱子原著是何等的生疏!本篇論文發表在《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上,其編輯同志對于朱子的論文也很陌生,所以出現了這樣不可思議的差錯。教育學術界人士為生計工作奮斗,即使有些問題,比起權貴家族對于黨和人民眼前和長遠利益之嚴重損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愛人以德,勿以善小而不為,天下興亡,匹夫與有責焉。權位越高,責任越大,作為平民百姓,亦應有憂國憂民之擔當精神。有德行者不貪,“無德而貪”者必然出現嚴重后果,社會政治體制改革必須促進人人以有德行為人生之最大目標。以義理悅心,日出而作,山林月照,樂在其中矣。
[1]許家星.朱熹論韓愈之文學理念及其創作[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2008(1).
[2]李士金.朱熹文學思想述論[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275~283.
[3]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陸德明音義.春秋左傳注疏[M].欽定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143:476.
淮陰師范學院文學院)
本文系李士金教授指導的淮陰師范學院文學院2016屆畢業生許文君同學學士學位論文,受到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5ZSJD010),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項目資助(項目編號:PPZY2015C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