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菁
在解答時代課題中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張子菁
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是在實踐中產生的,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國人民選擇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已有近一個世紀的歷程,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在解答時代課題中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問題意識,把握時代趨勢,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馬克思主義 時代課題 中國化 發展趨勢
黑格爾認為:“哲學”“是被把握在思想中它的時代”[1],馬克思主義以深沉的理智緊密結合資本主義時代貧困大眾被異化的命運,以滿腔熱血尋找通往自由發展的科學答案。馬克思主義理論集中在兩條互相辯證的理路,第一條是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等著作中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開創了剩余價值學說和勞動價值理論。[2]第二條路徑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構建,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主義革命的任務是實現兩個“決裂”。第一個決裂是同傳統所有制關系的決裂,即私有制的決裂,反映共產主義革命同以往革命的不同——根本變革所有制;第二個決裂是同傳統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即與建立在傳統所有制關系基礎上的一切舊的思想意識的決裂。兩個“決裂”反映了共產主義革命不只是制度上的根本變革,最終目的還包含改變由舊的生產關系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共產黨宣言》)1850年,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一書中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就是不斷革命,就是無產階級專政。當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資本主義的自我調適問題和科技的進步,諸多學者反思和批判馬克思主義。但需要指出的是,批判者將馬克思主義當做亙古不變的教條和涵蓋所有領域的絕對真理,他們站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既得利益者的視角,以資本主義理論做孤芳自賞的吶喊,以其繼承西方本體論或存在論的形而上學的極端理念,以其來自三段論的邏輯推理爭奪真理發言權,試圖批判站在貧困大眾為底層人民尋找幸福真理的馬克思主義。但他們忽視了馬克思主義科學所在——實踐。
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開篇直接發問:“什么是正統馬克思主義?“盧卡奇回答說:“所謂正統,絕不是只堅持馬克思所得出的某一個個別的結論,而是堅持辯證法。”[3]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相應的思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之處在于當今時代認知社會歷史提供了方法論指導,實踐唯物主義、否定辯證法等。做為馬克思主義者,更要堅持:”以往哲學所關注的是解釋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要解釋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以科學的方法指導實踐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必由之路,這也成就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問題。
西方馬克思主義沿用馬克思主義傳統的理論向度,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論闡釋:第一個方面是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理論,第二個方面是關于馬克思主義的新革命理論。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如盧卡奇、柯爾施和葛蘭西,作為共產黨的理論家,時刻關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理論與現實問題。但后來,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越來越關注純理論問題,傾向于學院化的理論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時代的變化向馬克思主義提出的新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也必須有新的發展。為此他們提出了“重建馬克思主義”的口號。他們所說的“重建歷史唯物主義”,就是要建立這種“弱歷史唯物主義”。“重建馬克思主義”口號的提出,意味著西方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理論的研究已由部分修正進人到了新體系構建階段。在21世紀有可能出現一種有自己特色的并能得到絕大多數西方左翼學者認同的西方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和發展。西方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創新,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后期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者,更多的傾向于學院派的理論研究,主張重構馬克思主義,缺乏相應的實踐,一定程度上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宗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方面要深刻認識借鑒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相關成果,另一方面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吧中國的具體國情放在第一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保障。在人類進入21世紀之際,其面臨著新的挑戰。面對中國的社會現實,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求我們以辯證法積極吸納現代科學所取得的優秀成果,同時也應當把非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成果納入自己的哲學視野,從而對實踐中提出的新的哲學問題作出有力的回答,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適應時代的要求。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踐的產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理論成果。[4]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繼續深入持久發展必須堅持以下原則:第一,實事求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想言行,是包含著許多方面的。因此,堅持實事求是,就必須把握事情的一切方面,對事情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并在這個基礎上堅持具體分析,以求對事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鄧小平闡明,“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出發點、根本點。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根本觀點,根本方法。實事求是,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5]實事求是,首先即是“實事”,即實際情況。鄧小平指出:我們更看重的是,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因為世界天天發生變化,新的事物不斷出現,新的問題不斷出現。以后,他又使用“變化著的實際”、“新的實際”的提法。堅持實事求是,就要著力了解、研究和掌握新的實際,這對于掌握精髓,是很重要的。第二,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明辨是非。我們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實事求是,關鍵在于"求",即研究,研究要有科學的方法論,即鄧小平說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對待事情我們要采取客觀的態度,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辯證分析。第三,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以往哲學的最大方面即在于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發展完善理論,以理論指導實踐發展。
在解答時代課題中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需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在解答時代課題中繼續發展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1][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范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2][德]馬克思.資本論[M].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匈]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M].杜章智,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4]蘇鳳萍.21世紀的社會實踐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J].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1(3).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張子菁(1990-),女,漢族,陜西人,碩士,新疆大學,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