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占祥
摘要: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置身其中,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起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而教師也致力于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本文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小學語文課堂氛圍的營造。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氛圍;營造
環境對人產生的影響雖然不是決定性的,卻也是尤為重要的,特別是小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課堂氛圍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更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充分滿足學生的情感和心理需要。那么,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如何營造小學語文課堂氛圍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往往都信奉“嚴師出高徒”,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的教師也經常如是說:“你若不嚴厲,學生就不怕你。”然而,教師的威嚴真的是依靠嚴厲才能樹立起來的嗎?我認為真正的嚴厲是不怒自威散發的人格魅力,哪怕是不發火學生也會言聽計從,更何況我們何必非要將師生角色置于對立的兩個立場要讓學生怕自己呢?這樣的教師顯然是失敗的。如果說嚴苛的教育模式適用于高學段尚可,那對于我們的教學對象-小學生而言未免有些“殘忍”。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顯然并不吃過于嚴厲這一套。我崇尚的語文課必然是美的,帶給學生一種無與倫比的情感體驗和熏陶,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暢游在語文知識的海洋里,為此,我一直致力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從自身開始轉變觀念,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應該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其次,利用課后時間主動親近學生,用一顆赤誠之心去和他們交朋友,與他們一起聊天、做游戲,無關年齡,無關身份,成為他們的“大朋友”;最后,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娓娓道來的課堂、雋秀飄逸的板書、文采斐然的下水作文......適當地“賣弄”一下自己的技能,讓學生產生一種想要模仿的欲望,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這些都會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1]。
二、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吝嗇自己的贊美
“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不難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適用于鼓勵性教育,我們以往所沿襲的從不表揚孩子的教育模式很多時候并沒有起到觸底反彈,化壓力為動力的作用,反而容易抹殺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讓孩子自暴自棄。其實退一步想,誰不喜歡聽溢美之詞呢?更何況是小學生,更加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肯定,哪怕是老師不經意間的一句話,都能夠讓他高興上一整天。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去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雙眼,并且毫不吝惜地對學生進行贊美。首先,教師切忌不要用成年人,特別是一名教師的衡量標準去衡量孩子,也許在你眼里不足為奇的一個舉動,對于他們這個年齡來說已經很了不起了;其次,創新贊美形式,做到“走心”的贊美。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溫柔的摸摸頭、一句最簡單不過的“你真棒!”都能夠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明確自己怎樣做是對的,起到正強化的積極作用,激勵學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最后,盡可能地將學生身上的優點放大,哪怕是大家眼中的“學困生”,拋去學習不談,他有可能很講義氣、很熱愛班級、樂于助人......這些都可以成為老師贊賞的理由,成為同學榜樣的資本,這類孩子雖然學習相對來說比較落后,但自尊心往往強于常人,更期待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教師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2]。
三、給予學生及時、恰當、有效的反饋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同樣不可忽視卻又最易被忽視的一個環節。當教師布置了一項學習任務,學生全力以赴地完成并且自以為完成得十分圓滿期待著教師進行點評時卻不了了之了,學生就會失落難過,影響下一次學習任務的完成。因此,既然教師布置了學習任務,或大或小,都要進行及時、恰當且有效的反饋,反饋的形式可以簡單也可以繁瑣,總之就是一定要有反饋。首先,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認真傾聽后給予中肯的評價,切忌千篇一律的“很好,請坐”;其次,反饋要具有時效性,一旦拖的時間過長學生就會遺忘,從而影響教學效率;最后,對于每一名學生所給予的反饋自然是不一樣的,要盡可能多地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充分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讓他們知道“我在老師眼里是不一樣的[3]。”
四、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程改革標準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即要求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只有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課堂氛圍才會變得輕松愉快,我們的語文課堂更是如此,情感體驗的過程是教師無法代替學生去完成的,因此教師過多的講授并不利于學生的接受,為此,一定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意義上的主人。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導者的作用,萬不能將課堂變成自己的“一言堂”;其次,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展示交流,小組討論、分角色朗讀、辯論等形式應有盡有;最后,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勇敢表達勇敢嘗試,語文課正是培養學生能力的大好時機。
例如,我在講授《學寫留言》這次習作后,一改以往教師批閱數量大、歷時長、效率低的方式,而是將學生的習作交給學生,讓他們進行互評。互評之前,我為他們進行了一次示范,并將評分標準板書在了黑板上,要求互評時嚴格按照評分標準進行評價,要求有批注,寫出他的優點、缺點和建議。互評結束后,由學生自主推選范文,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講解,我們再針對范文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意見。這樣一來,最后推選出來的范文凝結了全班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們都受益匪淺。起初,我也擔心學生完成不好這個艱巨的任務,但漸漸地我看到他們認真的模樣,煞有介事地圈點、勾畫,比對待自己的作文還要認真,我才相信那句“給孩子一個機會,他就會還你一個奇跡”,而這次的作文講評課,不僅為筆者減輕了很大的負擔,還讓學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總而言之,學生只有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不再將語文學習視作是一項任務去完成,而是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真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落實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 楊道榮.小學語文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9):209.
[2] 燕春豪.淺談小學語文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J].學周刊,2015(15):164-165
[3] 段雙利.淺談如何營造寬松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J].學周刊,2015,(05):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