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聰立
摘要: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作用是其他人不能取代的。班主任和學生接觸最多,是學生效仿、學習的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做好班級工作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策略
現在的學生光顧著學習了,所以很多教師和家長相應地對學生的一些個人小節問題還有一些做人的道理方面的教育就相應地比較少。其實德育教育應該是一個學校教育的主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高中教育。從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展情況來看,高中階段應該是一個多變的階段,也是成型階段,教師應該抓住這個階段的學生的一些特點,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一、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實效的重要性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而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是實施德育教育的基礎載體,因此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是使德育教育落到實處的有效方法。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拋棄落后陳舊的觀念,探索富有時代氣息,又合乎德育規律性的班級管理工作思路,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已是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充分認識德育工作的復雜性。高中的學生大都處在十七八歲的特殊年齡階段,精力充沛,追求時尚,興趣廣泛,心理的自我調節能力、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以及行為的自控能力還不成熟。同時,學生品德的形成還受到社會、家庭的影響,這些都造成學校德育的復雜性,為班主任的工作增加了許多困難。社會、家庭的消極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學校的正面教育。作為班主任首先應充分認識德育工作的復雜性,對社會、家庭對德育產生的負面影響加以正確的引導。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對學校的德育工作產生了很大的沖擊。我們不能否認網絡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認知空間,拓寬了接受信息的渠道。但也正因為如此,學生同時可以接受其中的不健康信息,那些消極甚至反動的信息自然對學生道德觀的形成產生負面影響,這就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2、傳統德育方式的落后。反思目前的德育工作,仍以灌輸為主。傳統的教育強調“師道尊嚴”,追求教育者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服從,被動地接受訓導和灌輸,這種不民主、不平等的關系同樣使班主任工作缺乏實效性。班會往往是教師的說教和學生對條文的死記硬背,這種方式違背了德育的規律性,無視學生的主觀感受和接受能力,自然引發學生的反感,也造成了德育工作的“失效性”。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網絡的大舉入侵,由此生發的學生思想和學習問題也越來越趨于個別化,班主任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他們的個體發展。
二、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是學校領導進行教導、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溝通協調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教育的橋梁。建設健全的班集體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務。
1、培養班干部隊伍。班集體的面貌,很大程度取決于干部的帶頭作用。班級干部對全班學生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培養班干部隊伍,有助于能搞好班級工作。班干部應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對班干部隊伍的培養,不能作為一種形式,而應當精心培養:其一,要發揮班干部優點,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其二,鼓勵班干部大膽工作,講求工作方法,同時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其三,培養班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增強班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
2、引導教育學生。班主任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擺事實、講道理,分清是非,明確方向,提高思想認識。進行思想教育要以理服人。學生的思想問題大量屬于認識問題,對學生教育應采取“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對學生無論是激勵,還是批評,都應使他們明白道理。這并不是對學生的錯誤言行放縱、容忍,而是剖析說理,使學生心服口服。如果班主任不采用說理方法,而是采用體罰、變相體罰、大聲訓斥的方法,其結果就會適得其反。因此,引導學生坦露思想,武裝頭腦,接受正確的思想觀念。思想教育的其形式,有課堂講授、專題講座、討論會、個別談話和寫評論文章等。不管采用哪種形式,都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3、關心并理解學生。關愛學生是我們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只有對學生真摯的愛,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得到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學生把教師當作可以信賴的朋友,這樣教師的教育就容易被接受。熱愛學生最忌偏愛,偏愛不僅有損教師的形象,不利于學生的團結和學習,而且不符合師德規范。作為班主任應熱愛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并處處表示對他們的愛護和關心。理解學生要深入學生,從關心學生入手。這樣要求班主任要做到了解班上每位同學的家庭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況。對學生的關心,他們會以努力學習來回報。
4、尊重學生人格,發展學生個性。每個人都有自尊,同時也需要別人的尊重,學生亦如此。教育家杜威說過:尊重的欲望是人類天性最深刻的沖動。我們知道大多數中學生都很愛面子,有較強的自尊心。雖然許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點,但我們絕對不能不顧學生的自尊,按照統一的教育模式去約束學生的個性。當前,創新教育極力提倡尊重學生,重視學生的獨立個性,就是要求教師從維護學生的自尊開始來考慮學生的發展,從而使學生能更自覺、更充分、更主動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對待進步較慢的學生更是如此。
總之,班級德育工作是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研究解決的很多。教育有法,法無定法。作為班主任,應當不要拘于傳統的管理模式,抓住現象、分析本質、對癥下藥、尋找規律,根據新時期德育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與日俱進,探索新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好方法。只要教師真誠地奉獻一顆“愛心”,加深理論修養,不斷完善自己,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一定能做好德育工作。
參考文獻
[1] 何偉雪.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廣西教育,2007(28):44-44.
[2] 陳向平.新形勢下再看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J].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
[3] 羅宗.淺談如何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