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峰
摘要: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學。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今天,古詩詞在對語文素質教育的開展具有深遠影響。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闡述古詩詞中在小學語文素質教育中的應用,并通過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多個步驟,找到古詩詞和小學語文素質教學的契合點,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深化素質教育成果拓展出一條新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多角度、多層面發掘素質教育素材,古詩詞就是開展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當前,自我中心、學習態度消極、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等問題不在少數,這就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深入結合素質教育要求,將素質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而通過古詩詞引領學生進入內涵深刻的古典境界,通過勵志詩文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陶冶學生的審美性情,能夠實現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入結合,是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有益嘗試。
一、通過古詩詞培養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操
在古詩詞當中,有不少慷慨激昂的愛國篇章,這些優秀的詩詞作品內容積極向上、情感熾熱淳樸,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如陸游的《示兒》詩,就表現了作者渴望國家統一、人民團結的強烈愿望[1]。在這首古詩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當時的社會背景已經作者的創作背景,從而使學生對詩中的情感、意義、內涵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巴鯉煴倍ㄖ性铡笔菒蹏娙艘簧乃菰?,即使自己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也希望在祭祀的時候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這種深沉而厚重的愛國情感能夠引發學生強烈的思想共鳴,進而激發其愛祖國、愛人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真摯情感。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引導學生寫讀后感或者隨筆,將思想情感的升華表現在文字中,以此進一步夯實素質教育成果[2]。
二、通過古詩詞培養學生寬容豁達的道德品質
在現代家庭生活中,全家人圍著孩子轉的現象非常普遍,這就使不少學生在家中備受寵愛而形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在學習和生活中抗挫折能力缺失,態度消極而且對親情友情很是淡漠?;谶@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古詩詞教學培養學生寬容豁達的心胸,引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正視困難和挫折,并能夠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應對。例如在劉禹錫的《秋詞》就有“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豁達之語,即使是面對萬物蕭條的秋天,也能發現其中的生機和美麗,進而引導學生學會在逆境中看到希望,不氣餒、不放棄,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教師也可以通過拓展閱讀使學生感受到詩人在逆境中不屈服、不自欺的堅強品格,如蘇軾在《惠州一絕》有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首詩不僅僅是贊美荔枝的美味,更是在作者被貶之后樂觀豁達心態的重要表現。教師可以為學生深入講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從而使學生認識到面對困境怎樣做到自我超越、自強不息[3]。
三、通過古詩詞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普及,不少小學生也成為“自身網民”,閑暇時間消磨在網絡娛樂和電子游戲中,學生們很少走出家門親近大自然,對于自然美景、四季秀色視若無睹。沉迷網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也背離了素質教育的指導理念。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以古詩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領略中國古典文字中詩情畫意。例如春天到來后,教師可以整理關于春天的古詩詞,組織一場“春之歌朗誦會”,將淺顯易懂、符合學生知識能力特點的古詩詞匯集在一起,和學生一起朗誦、品味、解讀。如將《詠柳》(賀知章)、《春日》(朱熹)、《春曉》(孟浩然)、《送元二使安西》(王維)、《絕句》(杜甫)等匯集在一起,在詩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進而激勵學生走出家門、親近自然,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4]。
四、通過古詩詞培養學生的人文思想和道德價值觀
通過古詩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思想和道德價值,在古詩詞當中有不少蘊含人文哲理的名句,在學生朗讀、賞析的過程中,不但能夠感受到古詩詞的韻律節奏美,而且還能從中發掘思想道德之美。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通過詩句品讀能夠使學生了解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正直品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則是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典范[5]。
五、結語
詩言志,塑性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古詩詞強化素質教育成果具有極高的可行性。通過古詩詞的理解、分析、朗誦、品味等一系列過程,能夠陶冶學生性情,發掘其中的真善美,理解其中深刻的人文意蘊和精神內涵,從而與素質教育形成良好的互動、互促作用,鼓勵學生以更積極、更進取的心態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最終實現素質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有機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德平.比較閱讀法在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32):51-52.
[2] 文藝.探究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求知導刊,2015(05):48.
[3] 錢少洪.古詩詞教學:要讓文字活起來[J].教學與管理,2011(35):41-42.
[4] 李娟.小學古詩詞教學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5(07):58-60.
[5] 任曉梅.以“寫”促“悟”,品味“詩情畫意”美——談小學古詩詞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福建質量管理,2016,No.266(01):2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