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時期是學生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而思政教育則與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思政教學中有效融入核心價值觀,可以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和對錯觀,實現思政教學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目標。本文基于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重點探究了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學;核心價值觀
思政教學是培養學生愛國思想和提高道德修養的重要途徑,而其教學性質就決定了核心價值觀培養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大學階段是學生思想觀念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而作為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關鍵平臺的思政教學課堂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政治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價值觀指的是人們對于價值的基本判斷,其是內在的價值認知標準,是對外界事物進行評價的標尺,以大眾的普遍價值認同為基礎,對事物進行是非、對錯、美丑以及正邪的評判。而核心價值觀則是價值觀體系的核心表現,源于一般意義的價值觀,但又高于普遍認知的價值觀,其處于價值觀體系的中心位置,是大眾對于價值認同的集中表現,對整個價值觀體系起著領導作用。
而具體到大學生群體時,核心價值觀就不僅僅是普遍意義中的價值觀念,更是大學生群體之中的核心價值標準,是我國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形成的主觀價值認同。具體來說,就是指基于大學生的實際價值觀需求,反映大學生對于價值觀的普遍認同,凸顯大學生的價值觀個性化認知,并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起到全面促進作用的價值觀念認知、理性價值判斷以及道德價值標準等等,是存在于大學生群體之中的一種主導性價值理念。
二、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途徑
(一)提高教師素質
高校思政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效果,而教師自身對于核心價值觀內涵的掌握和踐行是實行核心價值觀培養的良好示范,可以說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的成敗在根本上由教師素質決定,因此必須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師的綜合素質。高校思政教師人才隊伍的建設是一項全方位工程,具有系統性和綜合性的特點,主要內容包括有教學能力建設、職業素養建設以及道德修養建設。其中,政治素養是高校思政教學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這是因為核心價值觀中就蘊含了豐富的政治思想,隸屬于意識形態中的核心領域。因此,思政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緊跟時代變化不斷進行價值觀念地更新和變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工作。在提升思想素養的同時也必須重視教師的職業素養,只有具有良好的教學水平,才能切實發揮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效果。
(二)優化教學內容
高校思政教學內容的本質與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相一致,同時高校思政教學的目的也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的目標相吻合,這就證明了高校思政教學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之間的統一性和協調性。因此,在實際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核心價值觀內涵和價值的基礎之上,對目前的高校思政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和系統性的優化和重組,從而讓核心價值觀培養內容和思想能夠有機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通過實現高校思政教學內容與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核心價值觀的主旨思想,讓學生能在課程學習的同時不自覺地掌握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多項內容,同時也要以中國夢來不斷激勵學生,使其能夠擺脫個人主義,樹立遠大理想,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質,從而在實際行動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實施對話教學
在高校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轉變傳統教學理念,積極開展對話教學模式,摒棄以往的說教式或填鴨式教學方法,將平等互動教學方式作為核心價值觀培養的主要教學方式,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與學生建立起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在日常交流互動過程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此外,在思政教學中,教師也應營造自由愉悅的教學氛圍,運用多種新型教學模式開展多樣化的圍繞核心價值觀主題的教學活動,如演講比賽、專題討論活動、情境體驗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等等。教師要盡量保證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利用現實生活的實際案例讓學生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從而使得學生能在輕松自由的教學課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啟迪。總的來說就是,教師要基于教學平臺,與學生之間實現平等對話,并在交流對話過程中實現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工作。
二、開展實踐活動
高校思政教學是實現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重要措施,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把培養工作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環節,更應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讓高校的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工作不流于表面,真正發現高校思政教學的重要作用。此外,從核心價值觀的本質來看,價值觀的形成本身就是一個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際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因此,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工作離不開實踐活動。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只有不斷進行社會實踐,才能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體會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涵,才能真正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從而在核心價值觀的強大精神支持下不懈追求人生理想。在這過程中,思政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如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義務勞動以及專業崗位實習實踐等等。通過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更加透徹地了解核心價值觀的中心主旨,從而逐漸成長為兼具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的全能型人才,為社會和國家貢獻更大的力量。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思政教學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思政教師必須不斷轉變自身教育理念,提升教學素養,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積極實施對話教學,同時將課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此來充分發揮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效果,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張云飛.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研究——基于“百校連百鎮”高校思政課校外實踐教學的探索[N].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0:141-142.
[2]荊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堂教學研究[D].山西大學,2015.
作者簡介:
劉玲(1982.5—),女,漢族,籍貫:安徽淮北,廣西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工作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思政部,講師,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專業,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本文系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社科思政項目: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社會化問題研究(編號:SKYB1403)階段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