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婷
摘 要:隨著經濟增速加快,推動社會各行業發展,同時對大學生也有全新的思想要求,需要大學生樹立自立自強、自我自主、自信自重的思想意識。而傳統思想道德修養教學模式存在局限性,無法在新時代下承擔起教育使命。因此,改變有傳統政治思想理論引導的教學模式。而在本文中,高職院校應通過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項目化,以此來探討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的創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項目化;創新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所有高職院校必開的公共課,也是到課率最低、低頭率最高的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有助于增長學生的綜合素養,了解相關法律,是一項開拓見解、提高素質的專業課程,但卻不能引起學生們的重視,最大的原因在于教師講課內容太過空洞,經常性的來一番道德說辭,沒有實際性的知識,這才導致學生不愿意聽的現象。換而言之,教師缺乏對學生個體的研究,忽視對大學生自身成長的內在需求,必然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現狀
由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并非大學所學專業的重點課程,不符合專業技能需求內容,因此,該項課程并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再者,教師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講解的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性,缺乏實踐意義。而在實際教學環節重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內容空洞,無實際意義。“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依托社會性案例展開德育教育,不僅要培養素質性人才,還要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加深法律概念,使得學生具備理性辨識問題的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完全依照課本內容開展教學,沒有結合實際案例,導致內容過于理論化,缺乏實際價值。②教學方法偏向傳統。傳統教育是以“講”為主,教師是班級的主體,始終圍繞內容展開“自述”,嚴重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改變思路,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情境教學或問題調查等方式,與學生開展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③集體式教育的缺陷。各大高職院校在安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時候,均將四個班或者五個班的學生共同安排在一個教室,進行統一授課。由于學生人數眾多,導致教師無法顧及所有學生,也無法掌握學生的差異性特點,學生們的聽課效率呈現“塌陷式”下降。而教師則表現出無力感,使得政治教育內容與學生實踐教育產生脫節,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生的學習欲望。④學生對課程教育的認識度嚴重不足。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概念模糊,沒有進行系統的認識。而且,在大學生的印象中,該課程只是必修課,而考試形式以開卷為主,而解題結果側重于理論知識,忽略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容易造成考試成績與學生所具備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思想嚴重不符。并且,授課形式過于寬松,學生經常出現逃課的現象,外加上考試制度的寬松,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降低學習效果[1]。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方案
教師在準備“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案時,應對所教授的理論知識進行科學安排,統籌教學思想和法律基礎,結合社會性案例,開展實踐性教學計劃。具體方案如下:
1.確立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的時候,應確立好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即培養高素質、高水平、高法律素養的社會型人才,具備自立自強、自我提升的品質要求,成為既掌握專業知識又符合社會人才需求的綜合性人才。
2.確定教學步驟
第一,分析教學內容,整合教學重點。依據之前制定的教學目的,圍繞學生的思想道德、法律水平、法制精神為重點,再結合實際的社會性案例,加強重點知識的普及,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欲望;
第二,建立標準的課程體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重理論,學起來相對枯燥些。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應針對課程教育特點以及學生興趣方式建立標準的課程教學體系,并將教學難點以及重點進行歸納整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或微視頻教學實施授課,極大地引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并引導學生對某一案例難點進行討論。然后布置教學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合作完成[2]。
第三,考核和點評。教師要對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考核和評價,而考核標準要涵蓋問題解決能力、小組學習態度、團隊協作效率、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等多方面,并依照相關指標制定考核表,以此算出最終得分。而在整個考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將整個環節所涉及到的重點內容進行程序化編排,以此來進一步加強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
三、項目化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提高設計項目的質量
在進行項目化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特點,并對教材中重點的內容進行梳理和分解,然后開展各項教學計劃,建立科學的教學體系。同時,要依托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方式,提升項目的水平,確保項目符合實際需求。同時,還應設定相關問題進行研究,以此來提高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故而減少教學刻板化帶來的影響。依照目前的教學形式來看,單一性的教學計劃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開展多元化教學形式,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3]。
2.提升教師能力和水平
教師是開展項目化教學的關鍵,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管理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并具備較強的改革創新意識,能夠在參與項目化制定的同時,依據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同時,教師還應積極參加校內外的教師講座,拓展教學視野,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和項目組織能力。
四、結束語
項目化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現狀,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以靈活多變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習效果。當然,項目化教學模式不僅需要系統性的教學內容,還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以此來推動項目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濤,何兵,車林仙.高職項目化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1).
[2]范國輝,朱吉頂,翁梅.理論—實踐—創作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7(9).
[3]戴士弘,畢蓉.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背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