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玨
【摘要】模仿行為是一種積極的、具有創造性的學習過程,是幼兒感知認識周圍世界的第一步,而學前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種模仿教育。因而模仿行為對個體身心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本文將從模仿行為現狀出發,闡述模仿對幼兒行為的影響,并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幼兒 模仿 行為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26-01
一、幼兒模仿行為的現狀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任何新鮮,有趣的事物都會表現出極大的好奇與模仿沖動。因幼兒接觸的世界范圍和個人經驗的局限,幼兒依賴于對熟知的人、事、物進行模仿。比如:對家長、教師以及同伴的言行舉止,動畫片里的動作情節等一系列的模仿。同時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弱,在沒有成人正面的引導下,很容易做出不當的行為。我將從負面行為和正面行為兩個具體案例來論述。
(一)負面行為
近日,一則新聞報道稱:一對雙胞胎兄弟模仿動畫片情節,用打火機點燃對方,造成弟弟前胸腹部7%面積Ⅱ—Ⅲ度燒傷。
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 5歲孩子模仿動畫片場景,撐傘從11樓跳下,導致嚴重摔傷;10歲女孩模仿動畫片人物,用電鋸將5歲妹妹鼻子鋸開等,一次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在幼兒園里也經常表現在有一個幼兒哭鬧會帶動整個班級的情緒,也會跟著哭鬧說要回家。課堂教學中,幼兒大聲說話或拍桌子,其他幼兒會跟著效仿,若幼兒教師缺乏經驗,很容易造成場面失控。
(二)正面行為
案例:均均被樂樂一把推倒在地上,均均含淚站起來,還沒來得及反應,軒軒走過來,把均均拉到旁邊的小椅子上坐著,把均均的頭放在他的肩上,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并對他說:“別哭別哭,沒事兒了,媽媽說抱抱就沒事了。”說完還沖他來了一個大大的微笑。均均雖然一愣,但也給他了一個大大的擁抱,嘴里還說:“不哭不哭,沒事兒了。”
軒軒模仿媽媽的行為是有意模仿,是秉著給予安慰的動機,有期望效仿媽媽的行為。而這種模仿大多是發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對長期相處的他人,會不自覺的模仿,并無意識的表現出來。最常見的是幼兒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俗稱“小大人”。
二、模仿對幼兒行為的影響
班杜拉提出模仿是行為的復制并對其進行強化的過程。幼兒因個體身心發展的限制,更容易產生模仿行為。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模仿行為對幼兒個體發展的影響。
(一)正面影響
(1)模仿正確的行為方式,使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2)“重要他人”在面對生活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幼兒通過效仿,自然擁有良好的心態來面對生活。更懂得尊重他人,也會富有同情心。
(二)負面影響
(1)自控力和判斷力的不足,讓幼兒分不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他們只是一昧的模仿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這也是安全事故頻發的重要因素之一。
(2)家庭和學校教育不一致,家長因溺愛而不制止幼兒的錯誤行為,使幼兒養成不良的習慣。
三、應對策略
幼兒教育是一種模仿教育,處在學習期的幼兒,好奇心強,模仿力強,可塑性高。但由于心智尚未成熟,不能較好的明辨是非。模仿行為帶給他們的往往雙重影響。因此我們必須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對幼兒的模仿行為進行積極的引導。
(一)避免盲目的模仿,需提高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
幼兒的模仿帶有很強的盲目性,由于他們年級尚小,心智發育不完善,辨別是非的能力弱,往往從個人的興趣愛好去模仿,因此要引導他們明確該模仿什么,追求什么。留心觀察幼兒,在幼兒出現行為問題時,及時干預,并指出問題以及解決方法,一定要讓幼兒明白不良行為的危害。
(二)凈化幼兒的成長壞境,關注幼兒的模仿行為
幼兒所生活的環境,對幼兒的行為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良好的家庭環境成長的幼兒,他會通過模仿,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生活與挫折,與他人相處。作為家長、教師是幼兒成長的風向標,更是幼兒的引路人。因此,更應該盡可能地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生活教育環境。然而環境又充滿了不可控因素,但在此過程中,只有家長和老師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凈化幼兒的成長環境,才會降低,改正幼兒的不適宜的行為。
(三)樹立模仿榜樣,引導幼兒進行模仿
(1)以身作則,做幼兒的榜樣。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言行舉止,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修養,是家長和教師給予幼兒的最好的教育。但是人無完人,家長和教師同樣也會犯錯,敢于承認錯誤,及時改正,也是為幼兒樹立良好榜樣。以平等,尊重,真誠的姿態面對幼兒。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要,尊重他們的選擇,多鼓勵幼兒發展自己的興趣,保持他們的個性。
(2)引導幼兒做同伴的榜樣。幼兒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幼兒期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它決定了幼兒在學校生活的快樂與否,相對于家長和教師的認可是同等重要的。若幼兒保持爭當榜樣的作風,同樣也有助于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建立。
身為幼兒教師,我認為應把做思想型教師作為發展目標,利用有效的媒介,提供有支持的策略,投放標準的材料,提供有準備的環境,造就有能力的孩子。
參考文獻:
[1]《模仿(心理學名詞)——百度百科》
[2]《教育中的模仿——人類模仿行為的教育學考察》,沈陽師范大學,2012
[3]《幼兒模仿行為的案例分析》——《小作家選刊》,2016 (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