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姿霖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時代到來,新媒體的出現雖然給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帶來較大的機遇,同時也給高校學風建設帶來嚴峻的挑戰。目前,新媒體已經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和思想中,高校的學風建設又將面臨新的矛盾。本文將對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風建設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幾條合理性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 學風建設 道德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27-02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新媒體已經逐漸影響著高校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給大學生的誠信素養、就業觀念以及課堂學習等多個方面帶來較大的沖擊和挑戰,也在無形中增加了高校學風建設的難度。因此,學校必須加強重視,提高網絡監督力度,提升學生媒介素養,以此來促進高校學風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風建設的現狀
新媒體作為一把“雙刃劍”,具有知識的海量性、共享性等特點,但是其個性化、社群化的特征也將為高校的學風建設帶來挑戰。
(一)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較大
當前,大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不夠成熟,對思想和觀念的辨別能力不足,而網絡中具有的虛擬性、隱蔽性等特征,容易使不良信息藏入其中,潛移默化的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影響。同時,部分西方文化中的不良價值觀、腐朽思想以及虛假信息等都將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接近大學生,進而對其價值觀和道德觀方面進行腐蝕,使其難以靜心學習。
(二)影響課堂教學
新媒體背景下,學生能夠利用電腦、手機等網絡終端通過各類APP獲取所需信息。電腦和手機已經在學生中普及,QQ、微信、微博、選課、評課、實驗預約、網上圖書館、網絡課程等等已經深入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更多的學生利用手機將老師的PPT或板書直接拍攝下來,省略了記筆記的環節;并且還出現部分學生坐在后面看電視劇、打游戲等行為,嚴重破壞課堂秩序,教學效果明顯下降。
(三)滋長了考試作弊的不良風氣
新媒體網絡信息中具有的快捷性、開放性等特點,為許多學生投機取巧提供了機會。部分學生寫作業是到網上搜答案,寫一些課程論文、報告也是網上搜索拼湊,個別學生在考試中甚至利用手機實施作弊行為。近幾年,學生在考試中利用手機作弊的趨勢逐漸上升,除了自己利用手機進行信息的查詢和資料的查找之外,還出現建立“QQ群”等形式的集體作弊現象[1]。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風建設的策略
(一)加強學生誠信教育
新媒體環境下,學校要想加強學風建設,則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新媒體中不良思想觀念的傳播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害,進而影響其思想和行為,因此,學校更應加強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采用多渠道、全方位的方式宣傳和動員,營造出濃烈的校園誠信氛圍。同時,學校還應加強誠信教育融入到四年的大學教育當中,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不但向學生普及我國在此方面的政策理論,而且還以經典案例講解的形式,向學生說明后果,并對班級重點人群多交流溝通,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道德規范的意義,提升自身的誠信意識。
(二)強化監督管理工作
針對目前部分高校中存在的學生課堂紀律差、考試作弊等行為,高校應強化監督管理工作,從而實現學風建設。學校應將班級負責人、輔導員以及學院相關領導動員起來,結合眾多力量一起解決上述問題。班級負責人在日常學習中應及時進行班級自查,輔導員可以采用定期檢查的方式督促學生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學院相關領導也要積極發揮作用,在考試中嚴格進行監督檢查工作,抓好課堂和宿舍兩個關鍵地點,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早解決”,加強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從而為學生打造出一個健康良好的人文環境[2]。
(三)積極創新教學方法
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教師應打破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德育人”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將以往單一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多樣化、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利用新媒體中的技術和手段,開展“微課”“慕課”以及“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為以往枯燥無味的課堂增加一味“調味劑”,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當中,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都得到顯著的提升。此外,教師與學生間要加強交流和溝通,使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新媒體作為一把“雙刃劍”在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腐朽思想、錯誤觀念等,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不利影響的同時,也阻礙了高校學風建設的步伐。因此,高校應加強對此方面的重視,積極采用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強化監督管理工作以及創新教學方法等措施,提升學生的媒介素質與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和諧的校園人文環境,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藏楠.基于大學生手機依賴癥背景下高校學風建設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7.
[2]羅琳.我國高校本科生學風建設政策執行的存在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