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萍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應當有多種樣式的花。課堂教學應該是各種樣式、各種方法,都在競爭,都在開放,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開放出特色來,它就有生命。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么樣的姿態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如何才能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創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組織領導
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是主體性極強的學習活動,活動中不僅是知識的習得和能力的培養,還是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所以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指導下,應主要由學生來進行常規組織管理。比如在“感受自然”具體活動中,教師應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如組長,班干,組員,答題人等。在任務的完成及活動的安全等方面,還需要建立一些保障性的制度。制訂高效課堂教學的管理制度,既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開展,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習慣,養成規范化的小學意識。如在高效課堂教學中應規定各環節的基本要求,活動的紀律、成果的保存等。某些不積極參與或者有搗亂心理的學生,也必須要遵守基本的制度底限。
二、確定領域
依托教材,依托專業背景,拓寬高效課堂教學的領域,確定開放性的主題。如蘇教版第五冊第五單元的三篇課文,內容不同,體裁也不一樣,有寫景介紹一個地方的《東方之珠》,有童話介紹一個知識《小露珠》,有寫一種植物介紹它生長過程的《石榴》。這一單元的主題不是非常明確,大致圍繞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美這樣一個中心來組織。這樣的安排也符合了“學理如筑塔,學文如聚沙”的規律,理科學習它是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而母語學習具有非線性、綜合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是一個逐步積累、內化的過程,是一個語言模型、思維習慣、生活經驗、審美取向、情感體驗等多維融合、逐漸建構的過程。
三、做出規劃
教師對該主題的全過程先有一個規劃,學生在開展活動時也要在小組也應該先與一個口頭或書面的規劃。特別是課外實踐,個人或小組要先提交較為詳細的活動方案,教師備案,作為日后評估的參考。比如我們在“母親的恩情”以課就讓學生共同探討了母親的偉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適時引導,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過程匯報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隨時了解活動的進展情況。學生要定期匯報自己活動進展的情況。如果是課內或校內,教師要隨時親身了解,交流,輔導學生,提出建設性意見。比如有學生用幻燈片顯示了人類起源的過程,具體的展示方式由各組自主選擇,不管何種形式,要求能將自己小組的探究成果明確、方便地展示給大家。這樣由課文中引出、在生活中尋覓、到身邊去探究,使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探究有了濃厚的興趣,自覺主動,效果較為理想[7]。
五、交流分享
分享感受、經驗在心理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特別關鍵的一個環節。高效課堂教學的交流分享主要在課內完成,通過班級全體成員的參與,鍛煉多種表達能力,建立成就感,吸收別人的間接經驗,運用各種技術手段,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小學素質。
六、學生評價
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學生評價是高效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它對于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擴大學生成果的影響面,提高學生的接受評價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們認為,高效課堂教學評分應占到學科成績相當的比重,大約30 %-40 %的比例。同時在評價中,要遵循科學發展觀和教育規律,并結合職校學生的特點,開展全面細致、切實可行的評價工作。
七、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
課堂節奏把握的好壞是一堂課是否高效的關鍵。課堂上,有的教師給學生提出了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八、優化練習布置,鞏固學生知識
每節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題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可以使學生增加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更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九、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舒心。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因此,教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投入學習中。然后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總之,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展的必然,高效課堂的建設是一種理想的教學狀態,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平臺,是我們老師孜孜以求的一個目標。它不能靠幾句口號、幾次活動就可以解決和達成,它必須靠我們老師一步一步實踐,一堂課一堂課改善,一個一個學生去改變。首先要消滅無效課堂,減少低效課堂,其次盡量達成有效課堂,最后去追求高效課堂!讓學生能夠心甘情愿的學習,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在歡樂和諧中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