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濤
【摘要】高中化學演示實驗一直是高中化學教學必要的組成部分,將抽象的理論化的知識轉化為動態有型的實驗,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思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 化學演示 實驗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146-01
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的開展,不僅要保證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理解,同時還要重視知識體系框架的拓建,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在知識的綜合運用維度上得到提升。目前,高中化學演示實驗受機構經費、設備、理念等條件所限,實際開展效果不佳,亟需注入嶄新的思路和模式。
一、高中化學演示實驗創新的必要性
(一)直觀、有效的開展化學教育
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傳統的高中化學演示實驗停留在單一的演示層面,在課本框架內的限制內,實際教學效果不佳。很多課堂實驗都是通過教師來實驗分析的,學生僅僅是表現為觀看的狀態,在參與度方面表現較低。[1]教師在總結實驗成果,或者是對實驗過程進行推導的過程中,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往往囫圇吞棗。新課改條件下,對化學學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逐漸加深的理論知識,學生的學習難度也不斷增加,必須針對高中化學演示實驗作出創新[2]。
(二)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是學生發展的要求
高中化學演示實驗進行創新,是學生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考競爭激烈,學生必須不斷積淀知識,活學活用,才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通過將高中化學演示實驗進行創新,可以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擁有更加成熟的體系,培養和提升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讓學生在化學的素養更加豐厚,在演示實驗的基礎上,開展生活化教育,幫助學生構建廣闊的知識體系[3]。
二、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創新對策
高中化學知識本身是比較復雜,無論是在實驗方面,還是在知識層面,很難通過簡單的課堂講解達到掌握領會的目的。為了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對相對枯燥的化學知識的抗拒和排斥心理,要采取相應手段,增加和拓展學生的多元化地知識儲備,養成他們對化學知識的普遍興趣和探究習慣,學會主動提出問題并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另外,還要要求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演示實驗過程中,對教學方法、教學方式進行革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更新理念,將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功能和意義更好的體現出來。
(一)拓展課外閱讀 培養學生對化學實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興趣,就等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以高中化學實驗中的“氨氣噴泉實驗”課為例,教師在實驗課前要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布置學生閱讀相關實驗知識。如實驗的起源,實驗的發起人,實驗最終證明了氨氣的性質,有哪些意義。我們對氨氣性質的了解對學習和生活都有哪些幫助和提示。我們能否用所學的知識鑒別生活中存在的現象,判斷其危險和危害程度等等。要讓學生自覺不自覺地走進一個科普的過程,不斷提升自己的這種氣體的了解,進而養成對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的興趣。
此外,教師要與時俱進,掌握和了解化學學科內動態,在課堂教學中,要多元并舉,通過多媒體形式,在課堂中展示學科內領先的實驗技術和實驗理念,開拓學生的眼界,灌輸學生前沿的理念和思維方式,并讓學生形成書面心得體會,呈交教師進行審閱,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樹立前瞻觀念,豐富知識體系。
(二)教學環節的細化、創新及學科延展
在課前,教師要指定科學教學計劃,在細化環節中創新。首先,在班級中劃分實驗小組,在組內進行職責劃分,確定哪位學生主操、哪位學生輔助、哪位學生記錄實驗過程,哪位學生填寫實驗報告。第二,要設定打分和評價標準,每次實驗成績計入學生的期中或期末考核成績。必要時,可以邀請其他年組教師和學生進行隨堂觀摩,提升學生的重視程度和緊迫感。第三,要實現跨界啟發,融會貫通。化學作為實驗學科,不僅僅是化學符號和化學式的轉化,教師要在實驗中,培養科學精神,教師可以例舉如居里夫人、倫琴這些偉大化學家,講解他們如何全身心的鉆研化學學科理論,如何不顧危險親身實驗,最終取得偉大成就的經歷,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嚴謹地科學態度,養成其正確、高尚的科學館和價值觀,這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都有十分大的幫助。第四,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對比氮氣、氫氣、氧氣等氣體的實驗過程,讓學生主動思考,并主動發言,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對比,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總結:
本文對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創新的必要性和相關策略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和探討,針對化學學科和實驗教學的特殊性,要求廣大教師要從教學實踐出發,發掘新思路、新角度,不斷探索,開辟高中化學教學的新維度。
參考文獻:
[1]王瑞強.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改進與創新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13):353.
[2]鄭坤.淺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5,(10):162-163.
[3]朱旋農,汪三葉. 化學實驗改進簡約化策略的思考和實踐[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03):113-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