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軍+金凱璇
【摘要】統計學作為一門方法論的學科。就當前的教學現狀而言,大部分的學校對統計學這門課程的教學還是停留在理論教學上,學生機械地接受統計學原理卻不知道要如何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小班討論課的開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新方向,使同學們可以在相互學習討論中了解統計學的應用。
【關鍵詞】大班授課 小班討論 統計學
【教改項目】湖南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專項(2017年)——統計學本科專業綜合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213-01
“大班授課,小班討論”的學習模式源于國外。是為了解決班級規模過大、師生配比低、師生互動少、教學效率低等情況而設置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大班授課”就是集中授課,最大的特點就是:老師一人講,同學一起聽,聽課的學生人數較多(可能是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班,超過100人);“小班討論”則是由主講教師或助理教師根據大班授課講授的相關內容,提前給學生布置討論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討論、相互交流;或者教師為同學們答疑解惑。特點是:將以獨立的班級為單位將學生分成幾組,分組進行課程展示與討論,學生負責演講、討論,老師當聽眾和評委。
隨著大學生課程改革制度的不斷推進,這種新型的授課形式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所采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授課模式存在的缺陷進行修正。例如:傳統授課模式多是老師講,很少有時間讓同學們現場提問和思考,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儲備不同,對老師授課內容的理解程度也不盡相同,很難使每一個同學都理解老師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小班討論”則可以有效的解決此類問題:提前將要討論的任務布置到各個班已分好的小組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查閱相關的知識點資料,制作PPT。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如何測定、收集、整理,歸納和分析反映客觀現象總體數量規律的方法論科學,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有力工具。統計學既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知識,又要求學生熟悉統計學分析方法以及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因此,統計學本科專業開設小班討論課尤為必要。現就統計學本科小班討論課的設計與實施方案,提出以下個人見解:
一、討論課的基本設置與分組安排
授課教師根據學校大綱規定的學時設計、組織和實施小班討論課,如統計學4學分,課堂講授總課時64課時,小班討論課為每個小班16課時。可以設計為:統計學課堂教授課時為每周4節課(大班),第1-16周,小班討論課每周每小班2節課,第一次小班討論課一般安排從第8周開始,第8-15周。參考選題如:統計學的前世今生,大數據與統計學,統計學專業本科生就業調查分析,房價收入比,基尼系數,恩格爾系數,等等。
在統計學的第一節課堂授課時,選出課程負責人,并且將準備好的備選討論選題供全班同學自由分組選題,也可自擬題目。假設一個小班32人,分成8個組,每組4人,由課程負責人整理好的最終分組結果及各組選題交給任課老師。
每次討論課(1個討論小組)時長為2課時(90分鐘),每組的匯報時間為60分鐘,剩下20分鐘留作全班同學就這一次匯報的內容進行提問與討論,最后10分鐘由老師或助教對本組的表現進行點評,提出建議,并且對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涉及到但沒有解決的問題給予解答。每一次討論課題都應該與大班授課內容有一定的聯系,同時也應該注重統計學理論、方法與實際應用的結合。
在本學期結束時,可以讓同學們每人選一個角度提交一篇小論文,內容包括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對統計學的新的認識;本學期的討論課學習心得;對統計學大班授課和小班討論課堂建設的一系列看法和建議。
二、討論形式以及匯報交流
確定小班討論課的選題和分組以及每組討論的大概時間以后,每組同學應該提前收集本組展示所需要的資料,提前進行小組合作。每組的選題應當是不同的,如果存在多組選擇了同一個題目,則讓各組私下協商解決。
討論課上,進行展示的小組,每組成員都必須上臺進行演講。各組成員在負責各自部分展示的同時,必須熟悉本組其他成員的展示內容。每組成員在演講時可以向在座的班上其他小組成員進行提問。同時,演講完成以后,班上其他組的成員也可以就本次演講的內容向演講小組成員進行提問。
為了鼓勵所有同學積極參與到討論來,每次討論課均采用積分形式,提問或回答問題都可以為自己累積分數,討論課所積累的分數將以一定的比例進入每一名同學的平時成績里。匯報工作做得好的小組、提出好的問題和較好回答問題的同學可以酌情加分。
三、教師點評
教師對本次討論課進行點評是討論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次討論課進行點評:
1.匯報組對討論題目理解的深刻程度;匯報的邏輯清晰程度;PPT制作的精美程度以及組員匯報時的表現。將組員表現好的地方點出來(最好點評到每一個人),希望他們繼續堅持,并且鼓勵其它小組進行學習;將不足的地方指出來,希望他們下次可以改正也希望其他組引以為戒。
2.其他組的表現情況以及整場討論課的具體情況做一個系統的點評。針對匯報組的匯報不完善之處進行適當的補充。
3.根據每組的匯報情況做出相應的記錄,并且根據每位同學的表現為每位同學打分。
總之,統計學小班討論課程的建設不僅僅只是基于任課教師的安排,更應該是同學們自主學習的一個平臺,我們需要讓同學們樹立這樣一個意識:大班授課學到的是知識的大體框架,而小班討論課才是真正的對所學知識的一個深入具體了解。要構建一個適合統計學本科專業發展的教學模式,讓所有同學更為深刻地掌握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春,葉子弘,張雅芬.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教學模式在生物統計學課程中的實施[J]高教論壇.2017.1(1):35-37.
[2]陳彬兵,賈紹芝,周群,劉婕.理工科課程的“小班討論”實踐[N].四川大學電氣學院.
[3]朱艷敏,陳超.“大班授課,小班討論”合作性教學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電力教育.201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