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紅
【摘 要】 數學素養是人所必備的素養,沒有數學素養,我們就無法正確地把握和理解數學知識,也無法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有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才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素質和能力,讓學生獲得可喜的發展。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學生;素養;培養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視數學素養的培養,能夠讓教學為學生提供更高素質的服務。數學素養是人所必備的素養,沒有數學素養,我們就無法正確地把握和理解數學知識,也無法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由此可見數學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能夠使得教學結構更加完善。本文將根據初中數學教學素養的形成,簡單地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面向全體學生
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服務對象就是學生,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利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引導學生發揮主體地位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真正的進步和發展。面向全體學生,是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主旨。認真貫徹這一教學理念,對于教學效果的產生有著積極的影響。在培養數學素養時,我們應當重視學生的參與性,盡可能地讓學生全部都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去,并通過在活動中的實踐去理解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們越來越重視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導,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
在學習整式的加減時,我首先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整式的加減是以后學習整式乘除、分式運算、一次方程和函數等知識的基礎,同時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在教學時應當著重引導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在課堂上,我主要采用引導探究式教學方法,重點在于如何去“引”。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從而發現數學問題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學生的重點在于“探”,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問題進行探究,并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多種學習模式來對數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以便更加牢固地掌握這部分知識。在課堂的最后,我帶領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總結,目的在于讓學生加深對整式加減這部分知識的印象,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突出數學方法
經過實踐研究發現,初中生學習數學效率低下的原因與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聯系。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成為了教師的一言堂,在課堂上,教師發揮著主導作用,學生的學習狀態非常被動,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感受被忽略,其學習熱情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為了更好地完善教學結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我們應當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變,摒棄原有的教學結構,注重引導,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中走向主動學習,并學會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之后,就能夠達到自主學習的良好效果。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數學方法,也是落實數學素養的重要內容。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時,我引導學生利用探索發現,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首先,按照三角形“邊、角”元素進行分類,師生共同歸納得出:一邊,一角;再按以上分類順序動腦、動手操作驗證。驗證的過程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畫一畫:按照下面給出的一個條件各畫出一個三角形。①三角形的一條邊長是8cm;②三角形的一個角為60°;剪一剪:把所畫的三角形分別剪下來;比一比:同一條件下做出的三角形與其他同學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通過這個過程,引導學生與同組的成員進行比較,然后得出結果,小組代表說明本小組的結論,再與教師進行交流和總結。經過這樣的方法之后,學生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夠把握得更加牢固。
三、培養思維能力
想要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共鳴,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下功夫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曾有心理學家說過,學習的最好動力來源于學生對于學習材料的興趣。也就是說,為了成功地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出學生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案,通過興趣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對實際問題進行抽象化,抽象出其中包含的數學問題,然后通過解決數學問題來增強數學思維能力。總而言之,當學生的數學思維逐步得到提升之后,其數學水平也會相應地得到發展,教學的效率也會節節高升。
開展二次函數教學時,我在課堂上引入這樣一個實際問題:現有60米的籬笆要圍成一個矩形場地,(1)若矩形的長為10米,它的面積是多少?(2)若矩形的長分別為15米、20米、30米時,它的面積分別是多少?(3)從上兩問同學們發現了什么?在我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們獨立回答,通過簡單的幾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體會變量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要把注意的重心放到學生是否能夠發現兩個變量,是否能夠發現矩形的長的取值范圍上。通過對矩形面積的研究,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讓學生熱愛思考。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都在不斷的更新,我們應當高度重視數學素養,完善教學結構,讓初中數學教學變得更有效率。只有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才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素質和能力,讓學生獲得可喜的發展。以上的一些看法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希望能夠對廣大教師同行起到幫助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俊裕.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層次教學的嘗試[J].學周刊.2017(13)
[2]賈紅梅.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效[J].學周刊.2017(13)
[3]馬建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05)
[4]張明剛.初中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7(05)
[5]劉國偉.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4)
[6]趙秀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6(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