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青
【摘 要】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新穎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調動歷史教學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同時,這些教學方法的應用也大大地提高了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在哪一個學科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都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切實地為學生考慮,并設計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學需要采取多種形式的方法,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歷史水平。本文將針對如何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展開簡單討論。
一、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上,多媒體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節省教師板書的時間,除此之外,它能夠將一些抽象化的理論知識直觀地呈現在學生們的眼前,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靈感。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對一些重要的歷史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歸納,并利用知識網狀圖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樣一來能夠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印象,以便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因為它能夠拓寬學生接受知識的渠道,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利用多媒體開展歷史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如在學習青銅文明的時候,我首先在課堂上利用提問的方式導入本節課的課題: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青銅文明”?隨后我打開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并利用網絡搜索了許多相關的圖片,通過多媒體展示眾多的青銅器,使學生對青銅器有切身的體驗與感知;并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出青銅器制作的特點,加深學生對夏、商、西周青銅器“工藝高超”的理解。緊接著我為學生展示了提前準備好的視頻,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青銅文明,引導學生歸納出當時青銅器具有應用普遍、品種繁多的特點。并通過介紹夏至西周青銅鑄造業發展過程,引導學生歸納出青銅文明具有一脈相承、延續性的顯著特征。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確實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二、在歷史教學中應注重歷史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眾所周知,初中歷史教材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有許多的聯系,歷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并能夠將在學習過程中所接收到的思想借鑒到當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古為今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學應當盡量地與實際生活中的時事事件聯系起來,這樣一來既能夠加強學生的歷史知識運用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對當前社會中所發生的事件進行歷史性的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歷史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還可以有效地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有的時候,學生對于學習歷史的興趣遠遠不如對于時事新聞的關心,注重歷史與現實的聯系還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之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開展“和同為一家”的教學時,我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述了唐朝的民族關系,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與吐蕃的聯系與交往;各民族共同締造了祖國文明。唐朝先進文化吸引與開放的民族政策是和睦的基礎,少數民族首領也為友好和睦做出了貢獻。隨后我將目光對準新疆和西藏的歷史史實,在藏獨和疆獨破壞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時,作為歷史教師有義務將真實還原給學生,并引導學生明白這些分裂的勢力的存在是與歷史相違和的。因為早在唐朝的時候漢族和藏族同胞就已經和同為一家了,而現在藏獨的幕后黑手——達賴喇嘛,他的封號也是中央政府冊封的,因此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當明白藏獨事件的本質,幫助學生對這些事件有清醒的認知,并通過歷史與現實的聯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是非觀。
三、利用有關的歷史題材的影視劇與歷史事實進行比較
一直以來,很多中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較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他們在主觀上認為歷史是枯燥的。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通過筆者對學生的了解,發現有一些學生雖然對學習教材中的歷史知識興趣不太濃厚,但是卻很喜歡看一些具有歷史色彩的電視劇或者電影。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在課堂上利用有關歷史題材的影視劇與真實的歷史進行比較,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念,這樣一來學生對于歷史就具備了更加全面的認知和理解。
在這里,我們可以一些影視劇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如《康熙大帝》、《漢武大帝》、《康熙微服私訪記》等等。就拿《康熙微服私訪記》來說,歷史上的康熙皇帝果真如此嗎?事實上,康熙皇帝作為專制君主,是不可能深入民間接近群眾的,他的微服私訪故事于史無證,不過屬于后世的戲說而已。雖然康熙皇帝未必有過微服私訪,但他確實是中國歷史上到地方上巡察社會與了解民情最多的皇帝之一。《圣祖仁皇帝圣訓》設有“省方”類目,記載康熙皇帝有關巡幸的一些諭旨,表明康熙皇帝的行政特色。省方,就是視察四方。通過將影視劇與歷史事實進行比較,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辨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
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新穎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調動歷史教學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同時,這些教學方法的應用也大大地提高了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以上幾點看法僅代表個人意見,希望可以對廣大教師產生幫助。
【參考文獻】
[1]梁永恩.關于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水平的研究[J].學周刊.2014(02)
[2]李紹慶.當前西部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現狀之我見[J].甘肅科技.2014(03)
[3]魯德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
[4]黃燕.初中歷史教學應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02)
[5]李輝.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3(32)
[6]許小琴.初中歷史教學的方法論創新研究[J].海峽科學.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