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遠
摘 要:尊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照顧差異,實施差異性教學,這需要教師不斷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差異性”教育理念,不搞“一刀切”,注重學生個性的差異,在教學策略上由統一規格向差異性轉變。差異教學重視人本身的發展,強調教師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差異性;語文教學;目標差異;分組差異;作業設計
所謂差異性教學,就是承認學生的差異,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探索,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對不同的學生實行的分層次教學。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等不同,導致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我們明顯感覺到學生之間的差異越來越突出?!坝薪虩o類”“因材施教”始終是教育的根本法則。作為教師,就要不斷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差異性”教育理念,在教學中不搞“一刀切”,注重學生個性的差異,在教學策略上由統一規格向差異性轉變。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因材施教,做到“不求人人成功,只要人人發展”。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實施差異性教學,有效地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呢?就此,談幾點看法。
一、目標設計,突出差異
在教學目標設計上,讓學生發揮主體性,選擇切合個人實際情況的個性化學習目標:學困生要求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學會基本方法;中等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優等生要求在中等生的基礎上,培養創新意識,形成一定的語文思想,有良好的語文素質。在這里,三個學生層次的劃分,要教師自己掌握,做到心中有數,忌直接公開。因為分層一般主要依據考試成績,這些成績有時不能客觀地反映學生素質的高低、潛力的大小,據此分層可能并不科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將目標分為“基本目標”和“提升目標”兩個層次。每一層目標又設計多個小目標,難度逐層加深,設計成“金字塔”形,將基本目標放在“塔”的底部,要求每名同學必須達標。提升目標放在“塔頂”,鼓勵學生不斷向上“攀登”。讓每個學生有一個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經過努力“跳一跳,摘到桃”,以成功來激勵自己,發揮求知的內驅力,實現自己的小目標。
二、課堂提問,體現差異
走進課堂,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每當問題提出后,后進生還來不及思考,或者思考沒個眉目,教師就把尖子生叫起來或是優等生搶先回答了問題,這樣其他學生只好吃現成飯,懶得去思考。久而久之,便養成了習慣:“課堂提問用不著我們去考慮,反正有尖子生代我們想出來?!边@就使大部分學生在教師提問時不是積極參與,而是消極等待,甚至把自己當作局外人,最終導致他們思維能力愈來愈差,學習成績每況愈下。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在課堂提問中不允許學生搶答問題,通過認真思考后,舉手發言。而教師要找哪些同學來回答問題,心中要有數。如課上給哪些學生提供直觀材料,給哪些學生提供輔助提綱,要求哪些同學做示范,提問哪些同學等。基本的原則是:簡單的問題由學困生來回答,樹立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較難的問題由優等生來回答,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從而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愛學。
三、“優差組合”,縮小差異
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充分利用差異,照顧到每個人,但僅靠教師一個人來照顧學生的差異還不夠,還應該發揮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作用。在實施差異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差異特點合理優化合作學習小組,采用差異組合式學習方式,有效地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其能夠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并能夠互相促進提高。這種“優差組合”是把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學習興趣、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組合在一起,實現“互補”。在學習中,一般要求由中等生和學困生來記錄探究學習達成的共識,以防止出現優生全部自己代勞的情況。“優差組合”學習是同學之間互幫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優生是教學中的一筆重要資源和財富,挖掘這些資源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優生能量,以“優”帶“差”。
四、作業設計,適應差異
作業作為常規教學的重要環節,既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又是教學信息反饋的重要途徑。在作業設計上,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多樣性作業,將作業分為“必做作業”“選做作業”兩個層次?!氨刈鲎鳂I”一般為基礎題,主要用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一般每個同學都能夠完成,所以要求每個同學必須完成?!斑x做作業”是指老師布置的幾組題目中,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選擇其中的一部分題目來做,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此外,在進行差異性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三個層次的劃分不能長期固定不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落伍”者,有“提升”者。對學習進步者,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肯定,使其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落伍”者,讓他明白自己的努力還不夠,找到自己的不足,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鼓勵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總之,差異教學重視人本身的發展,強調教師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策略。是金子,讓他發出耀眼的光彩;是礦石,就把他鑄煉成鋼鐵;是泥土,就把他燒鑄成磚瓦。差異是必然的,差異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
參考文獻:
陸蓓紅.中學語文探究教學的研究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