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建芬
體育課大班額教學的實然因素與應然素養
文/潘建芬
本文基于對現有國家班額標準和大班額界定政策文件的梳理,從體育教師缺口、生師比和自然班額數量結構三個方面,分析了我國體育課大班額教學的實然因素。同時從應然的視角,探討了我國體育課大班額教學的對策,以及體育教師開展大班額教學的應然素養。
體育課;大班額教學;實然因素;應然素養
在教學質量被列為國家優先事項予以重視的時代背景下,當切實增強質量意識成為當前最集中的迫切需求時,當“有質量的體育教學”成為學校體育的一個基本起點時,體育課大班額的現實問題和教學困境不容忽視且需要正視,因為現階段我國的國情、校情、生情和師情都難以解決。當我們理性地正視問題、了解現狀、厘清緣由時,體育教學就會有應對實然因素的應然對策,體育教師就會主動去提高應對實然因素的應然素養。
班級是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一個班級學生人數的多少會直接影響每一個學生能夠獲得的教育資源的多寡。班額標準是多少,是否有國家標準的班額?超出多少人的班級算大班額呢?帶著這些問題和思考,我們可以從相關國家層面頒布的政策文件來進行梳理。
在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中,對城市學校規模和班額人數做了具體要求,小學階段每班45人、中學階段每班50人。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意見的通知》(教人[2002]8號)提到,原則上普通中學每班學生45~50人,城市小學40~45人,農村小學酌減。2012年頒布的國家標準《中小學校設計規范》提到,完全小學應為每班45人,非完全小學應為每班30人,完全中學、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應為每班50人。《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提到,農村和城市小學班額一般不超過45人,農村和城市初級中學班額一般不超過50人。關于體育方面的政策文件,僅有2002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通知中提到,《目錄》中所列必配類器材設施的數量是按照學生人數、班級數量所規定的最低標準,以中學48人、小學40人作為標準班。可見,政策文件中的班額人數要求多為小學45人、中學50人的班額,體育課的標準班則為小學40人、中學48人,略低于自然班。關于大班額的描述,僅有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也就是大班額的界定是56人以上,66人以上的班級人數則為超大班額。
但根據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義務教育階段班級規模的效益研究”課題組的研究結果來看,并沒有對班級規模給出研究所得的一些量化結論。道理很簡單,因為中國義務教育發展的區域性非常明顯,課題組最多給出一個區域內相對的標準,而不可能給出一個全國統一的“一刀切”式的標準,也就是說具體標準由各省(區、市)和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在筆者過去幾年承擔的“國培計劃”參訓體育教師調查來看,來自全國的700余名中小學體育教師,他們所教學生平均每班50人,且50人以上的占55.8%,最多的班級人數為90~110人。體育課如此高比例、高人數的大班額現狀,與全國的體育教師缺失、生師比高、班額大的實然現狀直接關聯。
1.體育教師編制缺口還很大
根據2015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鑒》大數據顯示,全國現有中小學體育教師565638人,其中小學體育教師296726人、初中體育教師187385人、高中體育教師81527人。根據2008年教育部頒布的《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規定的體育教師配備數,按小學6個班、初中6個班、高中8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的標準計算,共需小學體育教師428307人、初中體育教師150594人和高中體育教師55715人,小學體育教師缺口大,缺口131581人(表1)。如果確保國家規定體育課時,并確保體育教師工作量不過度超額,體育課合班、合年級上課的大班額教學是在所難免的。

表1 2015年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余缺
2.體育教師生師比還很高
生師比是描述教師資源配置水平的一個關鍵指標,生師比較小,表明教育投入較大,教師數量相對充足。2015年我國小學生96921831人、初中生43119500人、高中生23743992人,各學段體育教師的生師比為327、230和291。從2006年到2015年,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生師比雖然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到了2015年,小學、初中和高中體育教師生師比還高于全國生師比17倍、12倍和14倍(表2)。從高于其他學科教師十余倍的生師比來看,體育課大班額也是不可避免的。
3.體育課班額也很大
體育課一般為正常的教學班上課,極少數有條件的學校會采用分班教學,班額相對偏小一些;絕大多數學校還是以自然班為單位上體育課,或是兩個班男女合班上體育課,班額相對會更大一些。如果以2015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鑒》中班額數統計為依據來看,小學班額為38人,初中班額為48人,高中班額為57人;小學班額為36~45人的班級數最多,初高中班額均為46~55人的班級數最多;小學小班額班級較多,初中中等班額班級較多,高中大班額班級較多(表3)。可見,僅從班額來看,60人以上班級的體育教學就占有一定比例,初高中比例則更高。
2012年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中提到,學校班額要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消除“大班額”現象;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18年基本消除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額。可見,從國家層面落實來看,離消除大班額教學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從體育課的實際情況來看這段距離還會更長。作為體育教師,面對大班額教學,除了具備開展體育教學應有的教學素養和專業素養外,還需要尋找應然對策,更需要提高開展大班額教學的應然素養。
1.情感素養
試想,一個體育教師一個哨,面對50人以上的大班體育課,在開放式的室外環境中,難免會讓人頭疼、有壓力感,會有聲嘶力竭或疲于應付感,有措手不及或無能為力感,有心煩焦慮或暴躁情緒出現。于是有的體育教師怕麻煩、圖清閑就隨便應付,就會以大班課難組織管理之由縮減教學環節,有的出于安全等因素考慮就站站隊、學一些簡單的內容,還有的潛意識中就認為大班額上課就無需教學質量。面對大班額體育課,更需要體育教師有接受體育課、接受學生的情感世界,有培養正面情緒、善于調控的情感世界,有責任使命、愛心耐心的情感世界。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的:“當你跨進學校的大門,決心把自己的一生獻給塑造人的崇高事業的時候,要記住,你可能有陷入難以控制、時常發生矛盾情緒之中的危險。要做火熱的情感與冷靜的理智融為一體的大河,而不可匆忙地、貿然地作出決定。”因為情感素養是人的一切素養的血肉,沒有了情感,教師就沒有什么素質可言;有了情感,體育教師心底就有了投入傳播的陽光。

表2 2006-2015年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生師比——全國生師比

表3 2015年我國中小學校的班額情況
2.集體教育素養
大班額的體育課教學,不僅需要體育教師有好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更需要具備集體教育的能力,也就是面向大群體學生進行集體管理和教育,不放任、不隨意、不散漫,有紀律、有規矩、有要求,這是大班額體育課開展的前提,也是確保教學實效和教學質量的前提。開展大班額的集體教育,還體現在發揮體育運動中到處都是的集體現象,開展諸如體育教學比賽、小集體體育學習、小群體教學法等教學活動,讓大班額的運動技術教學過程成為一個集體學習的過程,成為一個集體交流、集體思考和集體行動的過程,成為一個蘊涵著許多集體教育因素的過程。同時,結合很多體育項目都是集體性項目的特性,如籃球、足球、排球等,通過一些活動或比賽,利用體育集體提高學生的社會性和良好品行,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培養個人服從集體利益的大局觀念,培養為集體利益和榮譽盡力拼搏的觀念,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也就是體育教師需要具備結合大班額群體,結合運動項目技術的特質,具有加工集體教學和集體教育因素的能力,進行集體意識和良好集體行為的教育,最終實現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能夠“在集體中、通過集體、為了集體”的集體精神。
3.構建體育學習共同體素養
體育課大班額教學,往往與場地器材使用多、人多組織難、活動次數少、無法顧及學生個體差異、難以提高運動負荷、學生安全隱患多等困難有關。分組教學、小組教學、學習集體是體育教學可見的一類教學形式,其通過體育學習形成的學習共同體是大班額體育課的基本載體,也是實現大班額有效教學愿景的重要途徑。以體育學習共同體進行大班額體育課的課堂管理,就可以改變體育教師常態的權威模式、教導模式或放任模式,就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根據場地和器材、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小集體學習,就可以充分利用體育特長生、體育小干部等學生資源參與教學組織,進行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學習、練習、活動或比賽,構建起體育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的“師個互動”、體育教師個體與學生小群體的“師群互動”、學生個體與學生個體的“個個互動”、學生個體與學生群體的“個群互動”和學生群體與學生群體的“群群互動”。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的:“教育的奧秘不在傳授,而在激勵、喚醒和鼓舞。”體育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和實施,是體育教師設計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途徑,是開發和利用學生差異資源的有效舉措,也是最終實現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能夠“在學習共同體中進行高質量和溫暖的學習,在小集體學習中規范自己的體育行為”。
4.設計體育教學活動素養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在課程目標中,提到“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認識身心發展的關系、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等學習領域目標,可見體育教學是體育活動的教學,活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大班額體育課教學中更是如此。大班額的體育課,更需要體育教師重在對教學活動的設計,重在將“教”和“學”融合在活動中,重在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學練技術、體驗樂趣、增強體能、滲透品行。也就是體育教師在大班額體育課教學設計中,更要突出“活動化”,把體育教學過程轉化為一個個體育活動展開的過程,將體育教學環節串聯在游戲、拓展、組合或比賽活動之中,輔以適當的講解、示范和指導,主要突出學生的“動”。同時,體育教師在上大班額體育課之前,更需要投入精力加強教學活動的設計,如設計哪些活動方法可激活學生的動作準備、哪些基本動作可以組合為專項準備活動、為開展教學比賽提前做好學生分析與分組、現有的場地器材條件如何組織、如何充分發揮見習學生在活動中的作用、如何調動不同水平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等,以最大限度地確保課程的實施與實效。
[1]張萬朋,褚馨宇.班額能有個國家標準嗎[N].中國教育報,2014-01-16.
[2]教人[2002]8號文件.http//www.jledu.gov.cn/show/2587.html.
[3]潘建芬,毛振明,陳雁飛.體育教師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4.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小學校設計規范,2010-12-24.
[6]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的通知(教體藝[2002]11號),2002-07-22.
[7]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40號).2016-07-02.
[8]韓進.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06~200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010.
[9]謝煥中.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10~201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015.
[10]毛振明.試論“集體”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和應用——體育教學改革思考之四[J].浙江體育科學,1994(1):1-4.

(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 100009)
G633.96
A
1005-2410(2017)10-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