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遠距離照護模式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120例符合納入標準的高血壓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高血壓健康教育,試驗組在常規健康教育基礎上給予遠距離照護。于干預前、干預后6個月采用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現狀。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血壓水平與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6個月后,試驗組患者血壓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除獨立性維度外,生活質量的其余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遠距離照護模式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壓,增加患者健康管理依從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高血壓; 遠距離照護; 生活質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4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4-0087-02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研究顯示:我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29.6%[1],已成為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2]。高血壓病起病緩慢,病程長,并發癥多,需長期治療和自身管理,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相關文獻[3]研究表明,非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高于高血壓患者。因此,如何提高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是當今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課題。本研究將遠距離照護運用于門診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中,探討其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筆者所在科就診出院的高血壓患者120例,其中男69例,女51例。納入標準:符合WHO/ISH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年齡>18歲;無認知功能障礙,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嚴重心、腦、腎功能障礙者;有精神疾病史者。將研究對象按入院先后順序編號,根據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試驗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齡(51.29±12.57)歲,平均病程(7.53±4.87)年;對照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齡(48.76±11.38)歲,平均病程(6.82±5.43)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學歷、經濟收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住院期間常規護理與出院健康指導,每月電話隨訪1次。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遠距離照護模式。具體方法如下:(1)成立遠距離照護團隊。小組成員由1名護士長,1名主管醫師,1名責任組長,3名責任護士組成。干預前對小組成員進行相關專業培訓,保證干預過程一致性。(2)建立患者電子檔案。完善患者個體資料。(3)建立“高血壓生活之家”微信群,并添加試驗組成員。每周一、三發布高血壓相關醫學前沿知識與健康教育資料;每周二、四晚上8-10點集中解答患者疑惑,并分享成功經驗;每周五患者將自我監測的生理指標上傳到醫院,醫護團隊根據患者的生理指標進行用藥護理、飲食護理、運動護理、并發癥監測等健康方案完善,并一對一指導,對異常情況嚴重者,建議就醫指導。(4)每周電話隨訪1次,每月舉行1次健康講座。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血壓水平和生活質量。生活質量量表采用郝元濤等[4]修訂的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問卷(WHOQOL-100),該量表包括6個維度100個條目,采用Likert 5分計分法,經轉換標準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該量表Cronbachα維度系數為0.417~0.932,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可用于臨床科學研究。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壓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血壓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6個月后,試驗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6個月后,除獨立性維度外,試驗組生活質量的其余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遠距離照護模式的優勢及可行性
遠距離照護模式是緩解醫療資源不足,解決慢性病患者長期居家照護而提出的,在發達國家應用廣泛[5]。其以專業的醫護團隊為支撐,以現代通訊工具為媒介,通過實時監測患者生理指標變化并為患者提供持續健康照護的一種照護模式。既可以緩解醫務人員與醫療資源不足,又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從而達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質量。王芳等[6]對168例門診糖尿病患者實施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遠距離照護模式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陳秋紅等[7]研究也顯示遠距離照護可提高冠狀動脈搭橋術患者生活質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民知識水平的提高,遠程照護將為長期居家照護提供可行性與便利。
3.2 遠距離照護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壓
控制血壓是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關鍵[8],有效控制患者血壓不僅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增強患者自我管理的信心。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遠距離照護后試驗組患者血壓控制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遠距離照護模式通過提高患者疾病認知能力,實時的健康知識指導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定期電話隨訪增加患者被關心感與治療信心,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壓。endprint
3.3 遠距離照護有利于提高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
高血壓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一旦患病需長期服藥和自我管理,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9]。相關文獻[10-11]研究顯示:通過健康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遠距離照護6個月后,試驗組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生活信念維度及生活質量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獨立性維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與以下因素相關:專業的醫護團隊為患者實時提供健康資料,提高了患者的疾病認知與管理能力;以患者為中心,增加了患者被尊重感;血壓的穩定,并發癥的降低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定期的隨訪滿足了患者的安全需求與愛的需求。
綜上所述,遠距離照護模式是順應信息化發展,緩解醫務人員及醫療資源不足發展的必然產物,可實時解決患者健康需求,并給予健康指導,降低了患者并發癥發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慢性病管理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Wang J,Zhang I,Wang F,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J].Am J Hypertens,2014,27(11):1335-1361.
[2] He J,Gu D,Wu X,et al.Major causes of death 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05,353(11):1124-1134.
[3] Trevisol D J,Moreira L B,Kerkholf A,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hypertens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J Hypertens,2011,29(2):179-188.
[4]郝元濤,方積乾.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介紹及其使用說明[J].現代康復,2000,4(8):1127-1129.
[5]鄭君.美國遠程醫療迎來投入高潮[J].中國醫院院長,2009,5(16):20-21.
[6]王芳,張蝶,張敏,等.“遠距離照護”模式對門診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1):48-51.
[7]陳秋紅,陳艷瓊,熊小利.遠距離照護模式對冠狀動脈搭橋術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療養醫學,2016,25(12):1260-1262.
[8]吳際軍,張先庚,王紅艷,等.認知行為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負性情緒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19):3264-3267.
[9]張瑞芹,朱麗麗,張會敏,等.個性化積極心理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6,37(11):1741-1744.
[10]楊翔宇,高靜.改善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干預措施[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8):1885-1889.
[11]謝納新,孫琿.高血壓生活日記對患者依從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7):1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