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敏
【摘要】本文介紹了英文在印尼越來越普及的原因,并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印尼國際學校中小學英語教育的特色,即多元文化相融的校園環境、輕松愉快的口語交流環境、優質的師資結構和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課程設置,以希望對我省中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印尼 英語教育 英語口語教學
2016年底,筆者有幸成為一名開展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被派往印尼雅加達的Pelita Bansa國際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教學工作。作為一名國內從事多年英語教學的教師,筆者通過觀摩當地中小學生英語課堂,與教師、學生交流,發現印尼國際學校中小學生英文水平普遍較我省同齡學生高。現將印尼國際學校成功的英語教學經驗總結一二,希冀對我省的中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一些有益借鑒。
一、英文在印尼越來越普及的原因
總體而言,印尼人對英文非常崇尚。在響應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印尼政府為實現教育的民主化,自1999開始逐步將教育權利下放,強調學校本位管理。因此一大批的國際學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國際學校的大批涌現,必定少不了英語這門國際化的語言。很多家長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國際學校讀書為榮。在印尼,除了印尼本土人,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的印尼籍華人,馬來人,阿拉伯人和菲律賓人。這樣一個多民族多國籍人口群居的地方,需要有一門語言成為彼此相互溝通的工具,當然英語這門語言就會首當其沖。
二、印尼中小學英語教育特色
1.多元文化相融,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激發了學生學習英文的動力。自1967年8月,印尼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成立東南亞國家聯盟。無論是官方的政治、經濟等高層往來,還是民間的旅游、文化交流往來都非常的平凡。作為東盟的成員國,印尼人民前往以上國家是不需要辦理任何簽證的。以我所任教的Pelita Bangsa國際學校高中二年級(1)班為例,當中就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到過上述國家中的一個或多個國家旅游。這些經驗,無疑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國際視野。
此外,由于受歷史原因的影響,國際學校的學生們大多數來自多元文化的家庭。比如父親是馬來人,母親是印尼人;還有的父親是印尼人,母親是中國人,或者還有的孩子母親是菲律賓人,父親是印尼人。多元化的家庭背景為孩子們創造了多語言的交流環境。所以這個學校的孩子們80%以上的都可以比較熟練地用兩國語言進行交流。有的是用英文和印尼語,有的是用印尼語和漢語,有的是用英文和漢語進行交流。
2.輕松愉快的校園和課堂環境降低學生開口講英語的焦慮感。在Pelita Bangsa國際學校任教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們輕松愉快的校園氛圍和課堂環境。每天早上,學校都會安排兩到三名教師輪流站在學校大門口歡迎學生的到來。學生們也會非常熱情主動地上前向老師們問好并和老師們一一握手。在校園里,其他的老師和學生也會相互問候,握手,不論老師是否教他們。校園過道的墻上,隨處可以看見張貼著“Speak in English!”的標語。所以,無論學生們在家講的是何種語言,到了校園里一律講英語。這為學生們開口講英語創造了比較輕松,愉快的校園環境。
此外,每間教室的四面墻上,隨處也可見學生和老師們分版塊制作的學習活動園地。比如在Primary one的教室里。就有老師們為學生們制作的從1到20的英文數字卡片版塊,還有標題為“What do I have for my breakfast?”討論區,每個學生會用一張小卡片畫出他(她)吃的一種食物并在食物下面標出它的英文單詞。然后老師再幫助學生把他們吃的食物匯總做成食物金字塔,告訴他們人體每天應該吃的食物的營養結構。
3.優質的師資結構為國際學校的英語課程教學提供了保障。印尼政府自1999年將教育權利下放以來,各級各類國際學校有更多招聘教師的自主權。以我所任教的Pelita Bangsa 學校為例,教師的國別呈現多樣化。其中美國籍教師兩名,英國籍教師一名,新西蘭教師一名,菲律賓教師三名,摩洛哥籍教師兩名,中國籍教師兩名。外籍教師主要擔任學生英語綜合課和口語課的教學。所有的外籍教師赴印尼任教之前,在本國都接受過正規師范專業課程的學習,并且都有五年以上的教學經驗。優質的師資為高質量的課程教學提供了保障。
4.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課程設置內容豐富。Pelita Bangsa學校的學生從幼兒園入學開始,就被鼓勵用英文交流。學校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豐富的英文分級卡通讀本,供學生們課余時間閱讀。帶班教師每日也會用英文和學生們進行簡單的交流。此外該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都開設有英文,數學,自然科學,電腦等課程,這些課程都要求教師用英文進行授課。以Primary Four 的課程設計為例,從周一到周五,五天的日常教學中,除了周一沒有英語課,周二到周五每天都有。周二和周三是每天三節課,每節課45分鐘,其中第三節課是由外籍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英文口語交流活動。周四和周五是每天兩節,每節45分鐘。除了正規的英文語言課,學生們的數學,自然科學,還有電腦等課程也都是用英文來授課。這樣學生們每天在學校都有不少于兩個小時的英語學習時間。這為同學們大量的英文輸入量做了充分的保障。
印尼的整體經濟比不上中國,但其開放的語言環境,使更多的年輕一代想要通過英語的學習,加強與世界聯系。印尼國際學校的一些成功的英語教學經驗充分體現了語言是在用中學的道理。對中國而言,我們的文化要走出去,我們也迫切需要與世界接軌。學好英語這門國際性語言,尤其是提升口語交際水平,就顯得尤其重要。
參考文獻:
[1]彭運鋒.印度尼西亞教育一瞥[J].基礎教育研究,2008(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