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智健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國家經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在2012年末期,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出現了阿里小貸等一系列的網絡借貸,催生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多種互聯網貨幣,從而使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入井噴狀態。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數據表明,在2014年后期的時候,中國使用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網民已經達到了61.3%之多,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加速了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的融合,為兩者充分的融合提供了多種新思路。本文主要對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分別從風險管理方面、盈利水平方面以及經營效率這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同時對互聯網金融影響下加強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程度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
在2015年上半年,國家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并制定了相關行動計劃,這表明在國家未來的發展規劃行列中正式的將互聯網金融發展加入。商業銀行作為我國傳統金融領域的重要標志,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牢牢掌握住機遇,使商業銀行和傳統金融實現更高層次的變革和升級。將傳統的商業銀行與互聯網技術互相融合,就催生出了當代的互聯網銀行新模式,與傳統銀行的客戶營銷、發展業務、運營流程、生產技術結合發展的舊模式不一樣,互聯網銀行主要是以信息數據作為核心[1]。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商業銀行風險行為具有一定的影響,下面將展開討論。
1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風險承當的影響分析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業務模式,指的是互聯網企業聯合傳統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通過數據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來進行投資、支付、資金融通以及信息服務等一些的行為。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風險管理
(1)互聯網金融能夠使商業銀行的風險數據源實現擴容。傳統商業銀行的風險數據結構較為單一,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將傳統的風險數據結構進行變革和升級,使數據維度和數據粒度更加豐富和細化,并且能夠使得數據延展面得到進一步的拓寬,從而使客戶的甄別度以及銀行數據的準確性得到大大提升。
(2)互聯網金融鞥狗使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模型實現變革。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能夠使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觀測視角和數據變量得到提高,使得商業銀行的內部模型準確度和評價體系得到優化和升級。
(3)互聯網金融能夠對商業銀行的IT框架進行整頓和檢查。通過IT互聯網金融能夠對銀行數據進行分類、整合、治理和共享,進而為商業銀行打造出簡單快捷、準確性高的平臺,讓風險管控始終處于透明化。
(4)互聯網金融能夠將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流程簡化。傳統的銀行信息一直處于鼓勵的狀態,無法實現互相連通,通過互聯網金融能夠實現銀行信息平臺的前后互通,使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流程更加簡化,有效提升了銀行風險管理效率[2]。在數據源實現擴容的同時,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而是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降低銀行破產風險。
2.盈利水平
在2000年至2014年的這段時間,國內的銀行融資下降了約45%的比重,其中,銀行存款占到了主要原因。由于互聯網金融具備良好的渠道、客服和信息以及資金等優勢,使得嚴重依賴銀行存款的傳統商業銀行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互聯網金融不僅僅將商業銀行壟斷的局面打破,使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大大提高。由于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是靠著貸利差來實現的,在互聯網金融出現之后,人們逐漸開始選擇互聯網金融來進行投資和存款,從而導致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大大降低。一方面,風險越高盈利能力就越高,想要具備高度的盈利水平必須要能夠承擔更高的風險,而傳統的商業銀行由于經營保守,盈利水平較差,因此在風險承當上就比較低;另一方面,由于銀行盈利能力不足而想要提升銀行的盈利水平,有可能會選擇一些高風險的項目,這樣會導致盈利能力越底下的商業銀行,風險承當越大的局面出現。從某種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促進了銀行貸款利率的上升,而貸款利率的上升又會加劇逆向選擇,因此,很多企業家在投資項目的選擇上更傾向于高風險的項目,導致商業銀行的壞賬率大大提高,從而使銀行破產風險增加。
3.經營效率
互聯網金融作為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的新型產品,它擁有的先進技術和高質量服務水平以及服務理念相對對于傳統商業銀行來說,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商業銀行通過學習互聯網金融的多項特點將自身進行改變,對傳統的經營模式進行升級,推陳出新,使商業銀行的技術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3]。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對傳統的商業銀行來說是一次猛烈的沖擊,銀行由于長期處于壟斷地位,自身始終處于安穩發展的狀態,沒有競爭壓力因此故步自封。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有效的刺激了傳統行業銀行,使得商業銀行在技術和服務方面不得不作出升級和改變。通過雙向流動傳統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企業中的員工,能夠有效優化商業銀行的內控機制,作為傳統的商業銀行,可以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線下資金的結算、清算功能,而互聯網金融企業為傳統的商業銀行提供線上客戶和數據流,兩者互惠互利,實現業務的互補與資源共享,從而使商業銀行效率得到有效改善。通過提升商業銀行效率,不僅能夠降低風險嫁接的動機,使商業銀行的風險承當變得更低,還能夠使銀行更加傾向于風險項目的選擇。
2 互聯網金融影響下加強商業銀行風險承當程度的對策分析
1.互聯網金融企業首先自身要積極的進行技術創新,做好自身的風險防控工作[4]。企業可以通過增加計算機安全技術的研發投入,使企業全認證、加密技術得到提升,同時提高安全應用標準進一步的降低企業操作和技術風險;另外,企業可以通過規范金融管理操作流程,通過科學利用大數據來對流動性風險進行評估,將企業審核制度不斷完善,有效規避流動性和信用風險;對于法律風險,企業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做好自我監督工作。
2.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商業銀行應該要積極的采取相關措施。通過發揮自身優勢,有效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相關特點。要積極學習互聯網金融在風險管理方面的而有時,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實現資源共享,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對客戶的信用風險進行準確評估,使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有效減少,同時由于互聯網金融對風險敏感程度較低,可以采取預先設置風險防火墻等方式,以避免銀行出現危機。
3.政府在這一過程中要發揮監管的作用。通過對互聯網金融實行規范監管,進一步的保證互聯網金融變革過程的穩定與安全。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動態分類監管的方式,有效降低監管真空,使互聯網金融的法律風險降低[5]。另外,中國人民銀行要盡早將用戶征信平臺做出來,通過對用戶的數據信息統一采集和監管,保證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之間信息資源的共享安全。
3 結語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不但促進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升級和改革,提升了銀行的經營效率。雖然降低了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和風險承擔,但是使商業銀行的破產效率有效降低,進一步的保證了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
參考文獻
[1]郭品,沈悅.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理論解讀與實證檢驗[J].財貿經濟,2015(10):102-116.
[2]楊芬.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及風險影響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6(28):93-95.
[3]楊肅昌,姚宜之.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影響的實證研究[J].時代金融,2016(20):106-107.
[4]曹偉.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及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5(26)241-243..
[5]邢竣博.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7(9)105-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