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傳 承
師徒相承,薪火相傳,是餐飲文化最主要的傳承方式。當然,現代的教育模式,使得這種傳承的方式有了巨大改變。不論哪種方式,究其根源,都是烹飪技藝和餐飲文化的傳承。在歷史上,一批批的傳承者們,恪守傳統,甘心于貧困寂寞,不為榮辱貴賤所動,為發揚技藝窮畢生之精力,令人尊重。
每位廚師在學徒時,都受過到師傅這樣的告誡:“先學廚德再學廚藝”。這個告誡的另一層含義是,不要“重利輕藝”、“托名自炫”。師徒傳承不僅是傳承文化、傳承技藝,更是傳承人品。徒弟跟隨老師的學習過程,不僅是學技藝,更是學做人。有人曾這樣描述“師徒傳承”:師傅在下面,肩膀給了徒弟,徒弟依托向上;徒弟又變成老師,再把肩膀伸給自己的徒弟,又一個徒弟依托向上。就這樣,徒弟依托著師傅伸給他的肩膀,技藝傳承,餐飲向上,生生不息。
縱然時代大潮涌動,老一輩餐飲人的身上,總有著一輩子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倔強。他們無聲的餐飲擔當,和發自內心的對餐飲技藝的熱愛轉化成一種聲音,這種聲音與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進行心靈碰撞。如果匠心之藝不被提起,食物再精致也只能歸于平庸。
傳承并不是守舊。餐飲人是手藝人,不僅僅是“守藝人”,更是“創藝人”。在不斷的遷徙和文化交流中,華人的飲食文化不僅僅保留著傳統的“中國味”,還逐漸與當地的食材和烹飪方法相融合,烹飪出新的味道。
中華餐飲文化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繼承,更要在傳承中發展與升華,才能展現它千年沉淀的魅力,以及賦予它新生的生命力,永遠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華夏餐飲人,不僅僅要傳承中華飲食文化,更要為中餐的國際化發展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