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嬋娟
摘 要:為了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新目標和新要求,必須對當前的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改革,盡快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轉型和升級,培養具有數學思維和實踐應用能力、創新與研究能力的人才。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數學教育;課堂教學;教學改革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課堂教學缺少創新性,課堂氛圍沉悶
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孜孜不倦地闡述課本知識,在黑板上進行數學公式的演示和相關題目的解答,相對于現代小學生追求新生事物的心理特點,這樣的教學方式是非常沉悶的,也扼殺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甚至使他們反感數學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較少,老師始終占據教學的主導和控制地位,對學生呈壓制狀態,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長期埋沒,使得課堂教學呈現出一片陰郁的氣氛,學生完全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新鮮感。
(二)課堂參與程度低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是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則應當是參與者、諫言者的身份。但是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并沒有達到這一角色設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程度非常低,發言率也不夠高,而老師能給予的發言機會和自主討論時間也非常少。一些老師雖然給了學生自主討論的時間,但是卻沒有有效地引導討論話題,維持討論秩序,使得很多學生以討論數學問題為由,實際討論的卻是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話題,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策略分析
(一)設計具有創新性的教案
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文本資料,是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在實踐中,具有創新性的教案設計能夠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進行增加不少分數。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更加重視教案的創新性設計。在設計教案時,教師應明確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一個好的教案設計,是一節課的重要規劃之一,它不僅需要確立一個可行的教學目標,也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難點,同時進行教學方法的設計,細分教學的各個環節。老師在設計教案時,要經過周密的考慮,從建立一個高效的課堂出發,增強教案設計的創新性。具有創新性的教案設計可以讓教學過程更加具有吸引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教案時,對于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對于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師需要把控教學進程,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某一知識點的講授;同時,需要增加自由討論環節,在完成所有知識點的講授之后,給學生預留足夠的討論時間,讓他們對這堂課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并對學習疑問進行自主探究和解決。
(二)加快對教學理念的轉變,加強對先進教學方式的使用
先進教學方式的使用必須配合教學理念的轉變。因此,當前小學數學教師要完成的第一任務就是不斷地進行知識學習,了解并掌握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和要求,盡快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看,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具備以下教學理念: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第一要素,重新組織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習慣為目標,開展高效化的課堂教學。
在完成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之后,教師需要吸納各種新的教學方式,并對其進行調整,使之能夠適應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以現代的生活化教學方式為例,在知識點的講授過程中,教師要盡量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將實際生活融入課堂教學中,使得課堂教學更加親民化,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會使得其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容易,這也符合提升教學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對知識點的實踐應用能力的要求。
(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教學更具開放性特點
在新課程背景下,一直強調盡快轉變師生角色,要在課堂教學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的教學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保持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再對其進行指導,使之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要體現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建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教師首先要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活動的進行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第一發言人,而要給予學生更多的發言機會,讓他們展現自我。另外,老師必須對自己的課堂語言進行改變,使用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讓課堂教學更加具有活力,開發課堂的積極性,帶動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的思維,牽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應當從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改變、目標的設定等幾個方面出發,全面滿足新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王衛國.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基本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83-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