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禹菲
摘要:保護性耕作技術已成為我國農業的主推耕作技術,免耕播種是保護性耕作技術中一個重要內容。本文對免耕播種機推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做好這項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保護性耕作;免耕播種機;推廣
中圖分類號:S345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11.066
多年來,高負荷機械化耕作破壞了地面的保護層, 導致土壤風蝕、河流泛濫、沙塵暴猖撅,土地耕層厚度逐年下降。為了遏制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國家提出了保護性耕作。保護性耕作是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將耕作減少到只要能保證種子發芽即可,用農作物秸稈及殘茬覆蓋地表,在保留地表覆蓋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種,以保留土壤自我保護機能和營造機能。
目前,保護性耕作技術已成為我國農業的主推耕作技術。撫順市可耕作的土地多為丘陵和半丘陵地,且耕層薄、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玉米種植面積112.3萬畝,種植模式均為壟作。春季多風,夏季多雨,耕地的風蝕、水蝕嚴重。春旱和小型山洪頻繁發生,水土流失嚴重。因此,實施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是撫順市旱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保護性耕作推廣實施的關鍵環節之一,是需要性能完善、質量可靠的專用配套機具,免耕播種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配套機具。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是東北區域保護性耕作最為關鍵、需求量最大的機具。在推廣過程中也暴露一些問題,影響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開展,急需有關部門重視。
1免耕播種機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播種方式與采用新技術措施的矛盾。我國幾千年來傳統的種植觀念是“精耕細作”,“深耕淺種苗來旺”,“寧種三犁,不種地皮”,這已形成一種模式。現在,一下子要推廣免耕播種技術,不能不給以種地為主業而又不易接受新技術的農民帶來困惑。
(2)先進的生產工具與使用者落后的操作技術的矛盾。免耕條播機是播種史上先進的技術裝備,作業工序復式化,對操作者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事實上,部分機手由于不會正確操作,造成播種機故障多,播種質量差,嚴重的甚至還要深翻重播。這樣,既誤了農時,又浪費了工時,因此,再好的機械,再先進的技術,由于不懂其技術知識,不掌握它的操作要領,也發揮不了它的優越性。
(3)一次性投資大與資金回收周期長的矛盾。免耕播種機售價高,而使用時間又短,一年只能用10天左右,最多半個月,購買者往往感到不合算,購機的積極性自然不高。
(4)免耕播種機作業條件與農藝要求的矛盾。免耕條播機作業要求田塊平坦連片,割茬低、含水量適中,品種單一。但是,目前田塊面積小,不連片,田埂多,品種不統一,種植規格不統一,給播種機播種帶來困難。
(5)機具質量問題突出。秸稈擁堵現象普遍存在,一位農機大戶反應,如果免耕播種機使用的是進口排種器,質量還可以,如果使用的是自己制造的排種器,就會故障頻出。圓盤質量也是農民反映的突出問題。進口圓盤切刀一般可用2年,刃部鋒利切割秸稈效果好;更換國產部件后,磨損很快,基本只能使用1季,切割效果明顯變差,容易導致拖堆現象。開溝器不能很好地入土,不能保證開溝深度的一致性,導致施肥深度和播種深度不一致,種子著床不實,影響出苗時間和出苗率。部分免耕播種機仿形功能相對較差,仿形適應能力差,不能保證在未經翻耕的不平整地面上施肥深度的一致性,影響施肥均勻性。
2做好推廣工作建議
(1)練兵上崗與服務下鄉結合。做好機手上崗前的技術培訓工作,是推廣免耕播種機的關鍵。在農機具進入千家萬戶的今天,必須采取行政手段,由各鄉政府協助組織機手參加技術培訓,主要提高操作技能。此外,在抓好機手技術培訓的同時,組織技術骨干分片包干,以點帶面,巡回輔導,及時解決免耕播種機作業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
(2)搞好組織協調,提高機具利用率。統一品種,連片作業,是提高作業效率、保證作業質量的關鍵;搞好機具的組織協調,是提高機具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對農戶自購的條播機,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以村為單位,將其組成農機服務隊,實行統一調度,連片安排作業,用合同形式落實臺機作業量,保證機有田種,田有機播。
(3)農機與農藝結合,促進免耕栽培技術的普及。農藝上,要充分考慮農機產品研制、推廣、應用周期長的特點,栽培技術應保持相對的穩定。秸稈還田技術的推廣,要利于機播作業。其次,在穩定種植模式的情況下,加強統一管理,統一種植規格,統一作物品種布局,統一供應良種,以保證籽種清潔、均勻。
(4)加強機具的研發力度,提高機具質量。針對目前我國免耕播種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應該充分考慮我國農業生產環境特點,結合我國農業生產實際,研制并推廣適合我國小型地塊的、功能相對完善的、安全性可靠性較高的免耕播種機械。提高機具的仿形功能,準確控制播種開溝深度,誤差不大于0.5 cm,保證出苗整齊,長勢一致;要具有單體獨立仿形、同步仿形功能。提高覆土鎮壓功能,采用輪式擠壓覆土與鎮壓,覆土厚度均勻,壓強適中、一致,即有利于保墑,又有利于出苗。要有報警功能,對各部件作業效果進行監控,功能先進,監控可靠,節省人力資源,提高效率。不僅對下種進行監測,對下肥進行監測,還要對速度、下種粒數、作業面積、口肥等進行監控。
3結束語
保護性耕作技術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技術。近些年來,隨著保護性耕作技術在我國的進一步推廣,免耕播種技術與機具的推廣工作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作為農機推廣工作者要重視這項工作,推動免耕播種技術的開展,為調整種植方式、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作出貢獻。
(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