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雯婧
【摘 要】互聯網+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辟了新的路徑,同時也為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是時代要求,更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本文以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思路為研究對象,從高職院校和大學生兩個視角對在互聯網+時代中創新創業的思路和措施進行了探討。旨在優化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開拓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路徑,推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0-0171-02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化,大數據、云計算等突破性的互聯網應用和技術推動著社會跨越式發展。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不再是空談,結合高職院校自身定位和特點,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有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多的機遇,也使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思路探索和育人模式上有了更豐富的途徑和措施。將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與互聯網+時代深度融合,堅持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育人原則,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共享、資源互通的特點,建構新時期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新思路與新模式,提高高職大學生就業能力,探索出一條適合高職院校和高職大學生的就業新路。
一、互聯網+時代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必要性
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只注重大學生技能培養的模式亟需革新。順應時代變革與發展趨勢,提高大學生復合能力,使其能夠利用互聯網+時代的改革紅利,為自身發展產生動力,為創新創業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
一方面,互聯網+時代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是時代之需、高職院??沙掷m發展之需。我國高等教育經過幾十年發展,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多格局的教育體系,其中對高職教育的重視程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即插即用”型、實踐型人才,這類人才不是按部就班的機器,而是具備獨立思想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互聯網+社會,信息爆炸、機會轉瞬即逝,擁有專業技能的大學生能否通過互聯網敏銳捕捉信息,合理處理、應用,進而創新社會之所需,進行自主創業,實現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最高體現。
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中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就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向和高職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而言,實踐能力、就業能力是傳統必備能力。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善于發現問題、創新性解決問題,并推銷自身、技能和產品,具備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才是高職大學生提升自身能力的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所以說,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集社會性和自主性為一體,對社會、高職院校和大學生自身都產生了積極影響,創新創業不再是一紙文件,而是實實在在的根本需求。
二、高職院校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前提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中對創新創業思路的重新構建和梳理。從教學、互聯網思維、創新創業平臺搭建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從教學方面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社會需求與教學目標結合的雙向教學模式,引入互聯網概念和互聯網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方面,以傳統教學內容為基礎,將互聯網+時代產業發展趨勢、創新創業內容和網絡時代的商業模式等新的互聯網+內容融入教學,形成三位一體的教學內容。避免生搬硬套把互聯網條件下的創新創業灌輸給學生,而要多用互聯網環境中如何利用、如何思考、如何實踐等內容采取實踐型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例如融資、C2C模式、O2O模式等互聯網新事物,包括通過對網絡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形成的行業狀況、項目大數據分析等內容模塊的教學。
其次,教學手段方面。在高職項目化教學的基礎上,利用MOOC、微課、云課堂等教學新形式為學生營造互聯網環境,以開放式、互動式、互聯網思維作為教學主要方式,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
再次,互聯網思維的建立。所謂互聯網思維,不是以產品和技能為中心,而是以客戶、受體為中心的思維方式。以開放性思維替代保守型思維,實現用戶思維的建立。具體路徑如下:一是舉辦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思維和工具開展創新創業項目的選擇、市場背景的分析、數據的分析與處理等活動,培養高職大學生的互聯網思維;二是開展各類互聯網+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從創業團隊的組建、創業項目的選取、網絡銷售模式的模擬,直至產品的推廣和數據的分析處理,凸顯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的能力,讓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充分釋放。
最后,創新創業平臺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搭建是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舉措。高職院??梢韵蛐姓鞴懿块T要政策,從政策上對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提供政策傾斜和幫助。還可以協同實體企業、風投機構、互聯網企業等聯手為學生設立提供互聯網創新創業基金,鼓勵學生創新思維、進行創業實踐。高職院校還可以結合自身特點,借助專業優勢和區位優勢,與地方創業街區、創投項目、互聯網企業共建互聯網+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創客空間,為高職大學生提供實踐場所和企業環境,推動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發展。
三、高職大學生視角下創新創業路徑
首先,高職大學生要有創新創業熱情。創新創業已然成為社會主流,高職大學生對新事物興趣強,加以引導,熱情高漲。例如義烏學院地處我國最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經商氛圍濃厚。以網絡銷售、淘寶、O2O等模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嘗試,形成班級產業化管理、院系互聯網產業管理模式,進一步激發其創新創業熱情。
其次,高職大學生在自身專業技能扎實的基礎上要善于把握互聯網思維特征加以致用。將粉絲思維、流量思維、用戶思維和數據思維貫徹于自身思維體系中。把自己當做互聯網中的一份子,而不是游離之外的看客。
最后,互聯網創新創業實踐與方向選擇。從大學生日常接觸到的微博、微信、淘寶、QQ、陌陌等互聯網社交軟件開始,進行營銷活動,探索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產業的異同。創新創業并不是進行重大發明和創造,而是對現有模式的新認識和新理解。就目前而言,有幾個創新創業發展方向:第一,傳統與互聯網的融合。例如O2O模式的各類應用。第二,互聯網模式的獨有方向。將互聯網中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進行解構,再次開發,實現二度創新。從而也實現了創業。第三,基礎服務業的升級?;ヂ摼W能夠將社會生活進行極簡化編排,許多政務電子平臺、商務電子平臺的應用免去了人與人當面交流的機會。但基礎服務業并不能省略,這也與高職大學生基礎技能型人才建設方向不謀而合,社區服務、工廠制造、各類設計等離不開人的實地參與,那么互聯網成為橋梁和媒介,服務更精細更有針對性。這個方向也是當下我國互聯網+時代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主要方向。
四、結語
互聯網+時代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思路仍然處于探索階段,但清楚的是創新創業并非把互聯網技術與高職大學生培養孤立做加法,而是應加強信息技術與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契合度,將互聯網思維以及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每一條脈絡之中,實現高校、大學生的雙贏。
參考文獻:
[1]郭一,馬仁秒,陳昕苗.“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創新素養培育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7(5):54-56.
[2]陳詩慧,張連緒.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囿與推進路徑[J].職教論壇,2017(4):71-77.
[3]陳愛雪.“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模式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4):142-144.
[4]衛曉京.對“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若干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6,28(11):79-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