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紅
黨建研究要突出問題導向
楊新紅
問題導向在黨建研究中意義十分重大。以問題為導向,扎實推進黨建研究創新,是擺在黨建研究者面前的一項重大任務,需要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整體思路上加以把握。
黨建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問題導向
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從嚴治黨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全黨下大力氣研究和解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這就為我們堅持問題導向推進黨建研究指明了方向。
從目前黨建研究的路線看,不管是黨建基礎理論的研究,還是黨建實證研究,研究過程都具有明顯的問題意識,并在此推動下引導黨建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問題導向日益成為黨建研究中的基本范式。所謂問題導向,就是以問題的發現為出發點、以問題的研究為著力點、以問題的積極回應為歸宿點的導向方式。黨的建設研究的價值在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問題導向作為一種方法論,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集中體現,日益凸顯其在黨建研究中的重要意義。
堅持問題導向,源于問題是科學研究的邏輯起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所謂“問題”,就是要具體地找出未知的東西何在,具體地找出未知和已知的關系。可以說,具體是問題的主要特征。只有具體,才使問題有了研究的價值和可能。從研究對象的未知到已知,問題恰恰是具體交界點、聚匯處。因此,問題不僅是黨的建設研究的起點、思維的動力,而且是黨的建設實踐向前發展的重要契機。
堅持問題導向,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創立并不斷煥發生機和活力的源泉。從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正是緊緊圍繞“什么是無產階級政黨、怎樣建設無產階級政黨”、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民在大多數的國度里“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什么是執政黨,怎樣建設執政黨”等基本問題的探索與回答,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才得以前進和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于黨的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重大戰略思想,開創了黨的建設的新境界。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在黨的建設領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歷史。離開對問題的思考和解答,黨的建設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因此,問題導向是黨的建設向前發展的推動力。
堅持問題導向,更有助于增強黨建研究的針對性、現實性、科學性。從黨建研究的現狀看,黨建研究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脫離。理論與實踐之所以相互脫節,就在于缺乏有效的聯系載體和橋梁。而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實際問題的研究,其本質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化。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聚焦黨的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厘清問題的本質,找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從而增強黨建研究的針對性、現實性、科學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堅持問題導向是黨建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
新形勢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黨的建設面臨的復雜性前所未有。以問題為導向扎實推進黨建研究創新,是擺在黨建研究者面前一項重大的任務,需要從整體上加以把握。按照問題展開的邏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堅持問題導向推進黨建研究,要善于以敏銳的眼光發現問題
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能不能發現問題,是堅持問題導向,開展黨建研究的首要環節。一是要聚焦新問題。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抓黨的建設鮮明特點,是黨的建設的新常態,也是貫徹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的靈魂和主線。新常態下,黨的建設遇到的新問題、新表現層出不窮。黨建研究就是要緊緊地盯住這些問題展開研究。如,在圍繞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方面,要著重研究“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的表現、成因和對策;在思想理論建設方面,要圍繞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著重研究從嚴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黨性教育、道德建設的具體措施;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深入研究完善從嚴管理干部隊伍制度體系等等。
二是要聚焦突出問題。黨的建設遇到的問題,不是孤立的,都是與人民群眾的關注與期待密切相關,在一定的時期、一定的階段總是會表現出一些突出的問題。因此,黨建研究要突出重點、“斷其一指”,在研究突出問題上下功夫。比如,在機關黨的建設方面,要著重研究機關黨建如何落實黨建責任制問題;著重研究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機關黨務干部隊伍建設、提高黨務干部素質能力等等。
三是要聚焦普遍性問題。黨的建設遇到的問題在某一領域往往呈現出共性的、普遍存在的問題,這類問題往往影響黨的形象,影響黨的建設向前推進,群眾反映也比較強烈,如“四風”問題、黨內消極腐敗問題。聚焦這些問題,需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說真話、提意見、找毛病。值得注意是,黨建研究中的新問題、突出問題、普遍性問題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二)堅持問題導向,要善于以辯證思維分析黨建研究中的問題
發現問題是前提,能不能正確分析問題也是黨建研究是否成功的關鍵。黨建研究的問題錯綜復雜,既有黨的自身建設方面的問題,又有黨與國家政權、黨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問題;既有基層領域問題的,又有頂層設計方面的問題;既有歷史上有過的老問題,又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新問題。許多問題盤根錯節,相互連接。這就需要在黨建研究中要科學分析問題,厘清問題性質,找出癥結所在。
一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毛澤東同志指出:“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里就有問題。”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也各不相同。在黨建研究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沿海發達地區出現的黨建問題往往與中西部地區出現的黨建問題有很大的差異,中央國家機關黨組織面臨的黨建問題與地方黨組織面臨的黨建也有很大的不同等等。這些問題的差異性需要我們認真厘清。認真做到有問題就是有問題,是什么問題就是什么問題。要弄清楚哪些是黨建體制機制運行方面的問題,哪些是制度執行存在的問題,哪些是全局性的問題,哪些是局部性的問題,真正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二是要去偽存真抓本質。黨建研究的成果質量不高的一個基本原因就是對問題的分析不夠深刻,抓不住事物的本質。目前在黨建研究中,分析問題有的千篇一律,有的一葉障目,有的隔靴搔癢。要辨別問題的真偽,深挖表象背后的本質問題,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傾向性,從偶然問題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
三是要抓主要矛盾。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的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解決各種復雜問題的重點,才能牽住牛鼻子。習近平同志強調,面對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因此,要善于用抓主要矛盾的思維分析黨的建設研究的問題,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抓住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的緊要問題。
(三)堅持問題導向推進黨建研究,要善于以創新的精神解決問題
一是從實處入手,提高針對性。黨建研究必須針對問題、對癥下藥、開出良方,拿出務實、可行、管用的對策建議,而不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無益空談。以實實在在的方式、方法載體、機制來解決黨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要認真梳理,列出問題清單,擺出表現事例,深刻剖析原因,逐一制定可操作、可監督、可檢查的具體措施,真正增強解決黨建問題的針對性、實效性、科學性。
二是總結實踐經驗,把握規律性。真理來源于實踐。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黨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他還強調,“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黨的歷史上,中央先后作出兩個關于歷史問題的決議,都是通過總結黨的歷史經驗,達到了統一思想認識、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效果。因此,解決黨建問題,就是要求我們要善于總結黨的建設實踐的基本經驗,善于總結基層群眾的首創經驗,深化對黨的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善于運用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舉措。
三是注重比較借鑒,拓寬研究視野。要堅持普遍聯系的觀點,加強比較研究,把黨的建設問題放在國內國際格局去思考,通過比較中外政黨發展歷史和實踐,總結經驗教訓,深入認識把握世界政黨發展一般規律和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在黨建研究的理論支撐上,既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又要善于借鑒政治學、管理學、組織學等學科最新理論研究成果,豐富和拓展黨建研究理論方法,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提升黨建研究的科學化水平。
[1]張建,謝忠平.大興讀書之風 加強黨性修養 堅定理想信念 [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0,(1).
[2]朱國立.論從嚴治黨[J].求是,2007,(2).
[3]抓牢思想教育 推進從嚴治黨[N].貴州日報,2015-06-04.
[4]毛澤東.毛澤東著作選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
楊新紅(1973—),女,寧波市委黨校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執政黨建設理論與實踐。(浙江寧波 315010)
[責任編輯:上官濤]